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少年杨典的“恶德”生涯,恣意放诞任性荒唐,这是民风彪悍的山城重庆,然读起来有都梁小说《血色浪漫》的北京大院子弟味儿。当然,不止重庆和北京,杨典骨子里应该是个浪人,走很多的地儿,说很多的事儿,写很多的人……
读他人自传、追忆,总是找一些自己成长相契合的地方去读,《说吧记忆》如此,杨典《打坐》亦是如此。写得最有意思的还是重庆那段,《纸月亮》中的情愫我自是有之,只是有时按捺不住性子里的那些干燥气息。之后北京海南里的哪些人那些事,习以为常之也就理所当然了。精致没有了,慢也没有了,有趣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生于急躁,死于懒惰”,真乃时代特色。
比杨先生以前的书,略微有些浮躁,但还是值得一看再看
休憩26th,当杨典描述客观,且不加入自己水准票友偏上一点的诗作的时候,他的文章非常耐读,所以孤绝花是他最精彩的一部作品,他的成长故事,他对春夏之交恋恋不忘的回忆,都没什么意思,这本书依然可读,依然一般稍好
挚爱
奇人奇书
《纸月亮》《南渡——对两个姜夔之隐秘阅读》《恶的许诺》《99岁半》《滚刀肉——被文献、演义与误读妖魔化的玄奘心史》
喜欢杨典多年,终于下决心读完第一本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的观念,总觉得前面几篇是最好的。写自己的生活,写舅舅、写亲友等人物志,可能也是叙事性更强的缘故,是自己的口味偏好。后面几篇,就某一话题展开,是兼具议论、旁征博引的散文,情感的力量稍弱一些,但理性思考也更多了。见仁见智。喜欢杨典这本书,是因为杨典对现实的理解总是诗意的。诗意是高度概括性的,有洞察力的。虽然不是事物的全貌,但最见事物的灵性。这种诗意,才是真正的文学——而非哲学、伦理学、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文学意味着论断尽管可能有武断之处,但艺术总带来新的感受。总之,总算读完这本十年前就该读完的书了。
《纸月亮》系列简直比电影还好看!续二那篇,尼玛把我看哭了,诺大的办公室突然掉下眼泪,也是被自己惊到了!好久没有看文字看哭了……“这便是他们最后的一面,是为了告别的聚会。战后的历史、禁忌、恐惧、家庭与生活的繁杂,人性与迁居的无常等,把两个人都定在了火车与挥手交错的瞬间,再也不曾相逢。”
…
我们都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流浪”,时不时的都会在情感,生活,工作等等中碰壁,这时的我们坐下来回忆,思考,纠结,慢慢的就会有自己的领悟,而那种自然的升华是需要不断的沉淀才能有所得的,所以不要着急,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明白“世界是什么,原来世界就是这样的。”
我也是感情的猛犸
作者回忆父辈与师友的文章如《第一个诗人》、《纸月亮》、《夔》、《南渡》尚佳。文风有八十年代驳杂凌乱的气质,还带着股狂野邪魅之气。真心建议作者不要在文中插入自己写的诗了。
古琴、重庆、70年代~
关于重庆的童年回忆是最能引发我共鸣的部分。“有一座老屋,当年住时并不觉好,一旦拆毁,又伤感无比。有一条老路,你走上去时又是另外一个人。”
这是一条黑色的洪流,但在水波之下深藏着闪闪发光。
> 打坐
1 有用 ly的读享生活 2015-10-22 16:49:18
少年杨典的“恶德”生涯,恣意放诞任性荒唐,这是民风彪悍的山城重庆,然读起来有都梁小说《血色浪漫》的北京大院子弟味儿。当然,不止重庆和北京,杨典骨子里应该是个浪人,走很多的地儿,说很多的事儿,写很多的人……
0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18-06-16 14:26:47
读他人自传、追忆,总是找一些自己成长相契合的地方去读,《说吧记忆》如此,杨典《打坐》亦是如此。写得最有意思的还是重庆那段,《纸月亮》中的情愫我自是有之,只是有时按捺不住性子里的那些干燥气息。之后北京海南里的哪些人那些事,习以为常之也就理所当然了。精致没有了,慢也没有了,有趣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生于急躁,死于懒惰”,真乃时代特色。
0 有用 扭腰客 2016-12-29 09:49:29
比杨先生以前的书,略微有些浮躁,但还是值得一看再看
0 有用 神威 2016-03-21 13:43:13
休憩26th,当杨典描述客观,且不加入自己水准票友偏上一点的诗作的时候,他的文章非常耐读,所以孤绝花是他最精彩的一部作品,他的成长故事,他对春夏之交恋恋不忘的回忆,都没什么意思,这本书依然可读,依然一般稍好
0 有用 潮汐花园 2013-03-28 16:19:22
挚爱
0 有用 春雪 2015-11-08 11:49:18
奇人奇书
0 有用 诺氏门徒 2022-06-05 15:51:46
《纸月亮》《南渡——对两个姜夔之隐秘阅读》《恶的许诺》《99岁半》《滚刀肉——被文献、演义与误读妖魔化的玄奘心史》
0 有用 Ssuming 2024-01-13 23:29:14 北京
喜欢杨典多年,终于下决心读完第一本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的观念,总觉得前面几篇是最好的。写自己的生活,写舅舅、写亲友等人物志,可能也是叙事性更强的缘故,是自己的口味偏好。后面几篇,就某一话题展开,是兼具议论、旁征博引的散文,情感的力量稍弱一些,但理性思考也更多了。见仁见智。喜欢杨典这本书,是因为杨典对现实的理解总是诗意的。诗意是高度概括性的,有洞察力的。虽然不是事物的全貌,但最见事物的灵性。这种诗意,才是真正的文学——而非哲学、伦理学、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文学意味着论断尽管可能有武断之处,但艺术总带来新的感受。总之,总算读完这本十年前就该读完的书了。
0 有用 冉遺魚 2019-04-17 16:27:37
《纸月亮》系列简直比电影还好看!续二那篇,尼玛把我看哭了,诺大的办公室突然掉下眼泪,也是被自己惊到了!好久没有看文字看哭了……“这便是他们最后的一面,是为了告别的聚会。战后的历史、禁忌、恐惧、家庭与生活的繁杂,人性与迁居的无常等,把两个人都定在了火车与挥手交错的瞬间,再也不曾相逢。”
0 有用 鱼师府 2019-11-04 09:26:19
…
0 有用 那时B哥 2016-01-22 14:29:09
我们都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流浪”,时不时的都会在情感,生活,工作等等中碰壁,这时的我们坐下来回忆,思考,纠结,慢慢的就会有自己的领悟,而那种自然的升华是需要不断的沉淀才能有所得的,所以不要着急,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明白“世界是什么,原来世界就是这样的。”
0 有用 Flaneur 2020-06-28 12:24:04
我也是感情的猛犸
0 有用 Sternnacht 2022-05-19 23:43:06
作者回忆父辈与师友的文章如《第一个诗人》、《纸月亮》、《夔》、《南渡》尚佳。文风有八十年代驳杂凌乱的气质,还带着股狂野邪魅之气。真心建议作者不要在文中插入自己写的诗了。
0 有用 好小哉 2017-07-21 22:03:36
古琴、重庆、70年代~
0 有用 老皮尔斯 2015-10-17 21:24:59
关于重庆的童年回忆是最能引发我共鸣的部分。“有一座老屋,当年住时并不觉好,一旦拆毁,又伤感无比。有一条老路,你走上去时又是另外一个人。”
0 有用 诗云晚晴 2016-07-12 16:18:18
这是一条黑色的洪流,但在水波之下深藏着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