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史料。林洙意图昭然,公开大尺度的信件不是跟林徽因争地位是干什么?恶心。另外这本书每一页40%的位置都留白非常令人不解…
书里大部分的内容在《大拙至美》里边已经有了,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出版?还有书的最后有必要登那些私信吗?
你搂着他的模样,笑的像个居委会大娘,林洙麻烦你自觉,不要打着已去斯人的旗号,当了作家又立牌坊
晒信部分可免
1,书名很赞,虽然只有一个字,却可以有多种解读。装帧也漂亮,适合收藏;2,多讲古代中式建筑,尤其塔类建筑;3,“梁陈方案”无疑是本书最有价值的内容,值得细读;4,私人信件,尤其爱人之间的信件,作为对死者的尊重,还是不要公开为好。
装帧不错,编的一般
讨厌林洙,非常讨厌!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恶心
印刷装帧质量很好,建筑线图有不少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说建筑里出现过的内容。林徽因发现宁公遇的图片解说有错字。p.s.最后加的跟全书内容关系不大的私人信件,梁“林”相敬,从标题到内容都能看出林洙老太太的私心之重…再返回头看前文配图的文字,着重表现了林徽因晚年的病弱…这是很努力地给前人刮大白呢?
或者时代阻碍了大师发展为巨擎的空间,将人挤压到卑微的亭子间。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文章写作却都是大师风范。书中对梁陈方案和后续甲乙方案做了全景回顾。正是:不要非黑即白、因循守旧的解读了吧。
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装帧,封皮去掉后,大大的“梁”字写在木色纸上,古朴厚重。昨晚上非常困的状态下,竟然看了一个多小时都不觉累。梁在宾夕法尼亚的作业、梁林的爱情和婚姻、梁陈方案、与眉的信……一个严谨、包容,又人情味实足的建筑学家跃然纸上。后续准备再读一读林的其他关于梁的书。 --15年,过去些日子,书里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应县木塔的故事,也许是曾经亲赴塔内听他们的故事,才如此记忆深刻。
建筑样式的测度,传统存废的争议,风格流变的界定,版式装帧的设计,书前书后的戏份……曲折生境,无常有常。
如果沖著文章就完全不必買了,但是作為收藏倒也不錯。以及要買《梁陳方案》單本書的還不如買這本。
一个下午的时间,看一个著名建筑师的文章。清晰,自然,特别是那些专业外的建筑文章,也通俗易懂。
这种买来就是为了它一个图章的书……没读过就当它读过吧-_-|
若换作我,也更愛梁。梁先生真正是谦谦君子治学严谨又颇为风趣的。
喜欢封面,还原一个寻常人。
装帧有点过于繁复!内容很好!
建筑和产品设计有很多相似点,不过天生更去中心化,生命周期也更持久。有机会能再读个建筑就好了
毛边
多半是爲收藏,就不對可讀性做評論了。
> 梁
55 有用 大锅小蝈落地盘 2014-12-05 20:08:52
史料。林洙意图昭然,公开大尺度的信件不是跟林徽因争地位是干什么?恶心。另外这本书每一页40%的位置都留白非常令人不解…
29 有用 Dreamxy 2014-05-19 14:01:12
书里大部分的内容在《大拙至美》里边已经有了,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出版?还有书的最后有必要登那些私信吗?
29 有用 Alex sured 2013-04-19 10:07:50
你搂着他的模样,笑的像个居委会大娘,林洙麻烦你自觉,不要打着已去斯人的旗号,当了作家又立牌坊
10 有用 @Zhou 2014-11-15 20:07:47
晒信部分可免
6 有用 苏南 2013-08-25 14:20:26
1,书名很赞,虽然只有一个字,却可以有多种解读。装帧也漂亮,适合收藏;2,多讲古代中式建筑,尤其塔类建筑;3,“梁陈方案”无疑是本书最有价值的内容,值得细读;4,私人信件,尤其爱人之间的信件,作为对死者的尊重,还是不要公开为好。
3 有用 黄薄码 2013-04-14 23:15:59
装帧不错,编的一般
2 有用 青豆 2019-04-04 21:18:32
讨厌林洙,非常讨厌!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恶心
3 有用 わたしはLuka 2020-02-18 18:07:07
印刷装帧质量很好,建筑线图有不少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说建筑里出现过的内容。林徽因发现宁公遇的图片解说有错字。p.s.最后加的跟全书内容关系不大的私人信件,梁“林”相敬,从标题到内容都能看出林洙老太太的私心之重…再返回头看前文配图的文字,着重表现了林徽因晚年的病弱…这是很努力地给前人刮大白呢?
1 有用 乱弹 2013-04-13 10:10:11
或者时代阻碍了大师发展为巨擎的空间,将人挤压到卑微的亭子间。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文章写作却都是大师风范。书中对梁陈方案和后续甲乙方案做了全景回顾。正是:不要非黑即白、因循守旧的解读了吧。
1 有用 Kris™在路上 2015-02-26 14:45:55
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装帧,封皮去掉后,大大的“梁”字写在木色纸上,古朴厚重。昨晚上非常困的状态下,竟然看了一个多小时都不觉累。梁在宾夕法尼亚的作业、梁林的爱情和婚姻、梁陈方案、与眉的信……一个严谨、包容,又人情味实足的建筑学家跃然纸上。后续准备再读一读林的其他关于梁的书。 --15年,过去些日子,书里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应县木塔的故事,也许是曾经亲赴塔内听他们的故事,才如此记忆深刻。
0 有用 Sarcophagus 2014-09-21 21:57:15
建筑样式的测度,传统存废的争议,风格流变的界定,版式装帧的设计,书前书后的戏份……曲折生境,无常有常。
0 有用 无端 2013-03-06 21:59:59
如果沖著文章就完全不必買了,但是作為收藏倒也不錯。以及要買《梁陳方案》單本書的還不如買這本。
0 有用 丁小丁 2013-03-17 17:31:43
一个下午的时间,看一个著名建筑师的文章。清晰,自然,特别是那些专业外的建筑文章,也通俗易懂。
0 有用 喵巫 2013-02-10 22:57:18
这种买来就是为了它一个图章的书……没读过就当它读过吧-_-|
1 有用 deerdreamer 2013-04-28 15:33:16
若换作我,也更愛梁。梁先生真正是谦谦君子治学严谨又颇为风趣的。
0 有用 熊罴精的奥德赛 2013-04-29 17:33:14
喜欢封面,还原一个寻常人。
0 有用 陈燕飞 2013-03-27 22:00:48
装帧有点过于繁复!内容很好!
0 有用 Di 2015-07-05 19:44:55
建筑和产品设计有很多相似点,不过天生更去中心化,生命周期也更持久。有机会能再读个建筑就好了
0 有用 非常书店 2013-12-17 19:55:07
毛边
2 有用 慕卿 2013-05-03 16:06:08
多半是爲收藏,就不對可讀性做評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