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看到很多人说没到诺贝尔奖水准…但是…以作者的身份来说,这是一种后来难有的视角和感受,也许后来也有人去写过类似的故事但于是那个年代过去也就过去了……再也不会有那个年代一个那样的美国女作者这样写一个中国农民生存史的故事了.而读这本书时候的我也是好像仿佛见到了一个从未理解的世界呢……
取个中文名像妓女,得了诺奖也被贬为二流。其实不多逊于汉姆生《大地硕果》,余华些许文字感大概也源出于此
赛珍珠
一位生於斯長於斯的美國人看民國農民與社會,其真實性客觀性社会性深刻性史诗性贏得了諾貝爾獎評選委員們的心,也深深吸引著我的一顆敏感的憂心。。。突然感覺:《白鹿原》是抄的吧???
1988年出版的这本,偶然读到的这本
不是Beyond的大地,是赛珍珠的大地。写中国地主阶级变迁的故事!
仅读第一部。
很好的故事。每一代都在迷茫中浑浑噩噩的向前,每一代人生的走向都是死胡同,都是绝望。
后来,在欢娱中,甚至在歌舞升平中,也会怀着极大的恐惧想到,必须走过灰暗的一段路,瞧见那些瑟缩着的穷人和他们的饥渴的脸。有时,这些人中的一个会向那些熟视无睹的、快乐的富人绝望地伸出手去,扯住娇贵的缎子旗袍。可是,需要的是富饶,留下记忆却是苦难。不愿意去承认真实的民族,大概也只能去追着所谓科学的尾巴后面当条狗。
长河小说,翻了几页不对胃口,讨厌这种连续对话的文本。看了看后面赛珍珠谈中国文学的部分,她说到中国小说的根基在民间,在民国那时留洋回来的学者、文人普遍不读古典小说被她认为是个误区,因为他们经常会感到其所学对中国的处境没有什么帮助,会搞到不适、焦虑,这不也是当下的一种情况么?域外理论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往往会昙花一现,西方现代的东西来到东土之后往往水土不服,最后还是土洋结合。
1938
虽然某些小部分有些出戏,但这依然是很好看的小说,农民对土地的依恋,阿兰的隐忍和坚强,刻画的都不错,当然似乎还可以更细致些
好棒。看完了感慨是不是如今很多现实还和那时一样。马克思爷爷说要革命,可事实人民就是有几口饭吃就招安了,还可以把川普选出来。每一个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比说一万个理论还意蕴深长。看得到历史,也看得到现代性之下的矛盾。
一部农民史诗。王龙对土地的虔诚依附,儿子们对土地的背弃,孙子与土地和解。但西方的良种无法在黑黏土中发芽,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年轻一代,在东与西、新与旧的冲突中无根无基地生活。 【沉默是源于一种在严峻的生活课堂里学到的人生哲学】如大地一般坦诚,如泥土一般沉默。
没怎么变
浓浓的翻译腔,不知道是外国人用中文写的还是外国人英文写的再翻译过来的
适合人类学分析的文本
读这本书时感觉非常压抑,一方面是对人无法自主自己的命运,只能任由生活的揉搓而感到悲哀。另一方面是非常厌恶那些像吸血虫一样的人,他们势利、机巧、谄媚,像蚂蟥一样吸在身上,无论怎样甩都无法挣脱。其次是小说的结构,整个小说主人公不断生活中产生的一个又一个困境,当一个困境刚刚被解除,生活安定下来,主人公开始感到幸福但又忧虑好景不长,而下一个困难也随之发生,经历过这些磨难主人公最终在土地中找到安慰和寄托。模式重复使用让人审美疲劳。最后是人物塑造,人物的性格都很单一干瘪,甚至是主人公王龙,总给我一种隔膜感。
真是大地的感觉,那个时代的描写就是很在我的欣赏点上。
非常好看
> 大地
6 有用 Vash 2016-03-10 04:56:04
看到很多人说没到诺贝尔奖水准…但是…以作者的身份来说,这是一种后来难有的视角和感受,也许后来也有人去写过类似的故事但于是那个年代过去也就过去了……再也不会有那个年代一个那样的美国女作者这样写一个中国农民生存史的故事了.而读这本书时候的我也是好像仿佛见到了一个从未理解的世界呢……
2 有用 丁一 2017-03-19 13:28:27
取个中文名像妓女,得了诺奖也被贬为二流。其实不多逊于汉姆生《大地硕果》,余华些许文字感大概也源出于此
1 有用 二〇二二 2015-09-29 01:25:56
赛珍珠
2 有用 梧桐 2019-08-20 17:19:20
一位生於斯長於斯的美國人看民國農民與社會,其真實性客觀性社会性深刻性史诗性贏得了諾貝爾獎評選委員們的心,也深深吸引著我的一顆敏感的憂心。。。突然感覺:《白鹿原》是抄的吧???
0 有用 红豆包 2012-03-03 00:47:23
1988年出版的这本,偶然读到的这本
0 有用 JOJOGH 2008-09-05 22:37:43
不是Beyond的大地,是赛珍珠的大地。写中国地主阶级变迁的故事!
0 有用 少年老王 2009-07-20 10:02:26
仅读第一部。
0 有用 心有猛虎 2022-11-30 19:45:36 江苏
很好的故事。每一代都在迷茫中浑浑噩噩的向前,每一代人生的走向都是死胡同,都是绝望。
0 有用 十一 2025-02-23 10:13:17 北京
后来,在欢娱中,甚至在歌舞升平中,也会怀着极大的恐惧想到,必须走过灰暗的一段路,瞧见那些瑟缩着的穷人和他们的饥渴的脸。有时,这些人中的一个会向那些熟视无睹的、快乐的富人绝望地伸出手去,扯住娇贵的缎子旗袍。可是,需要的是富饶,留下记忆却是苦难。不愿意去承认真实的民族,大概也只能去追着所谓科学的尾巴后面当条狗。
0 有用 艾吉奥 2019-03-20 14:43:18
长河小说,翻了几页不对胃口,讨厌这种连续对话的文本。看了看后面赛珍珠谈中国文学的部分,她说到中国小说的根基在民间,在民国那时留洋回来的学者、文人普遍不读古典小说被她认为是个误区,因为他们经常会感到其所学对中国的处境没有什么帮助,会搞到不适、焦虑,这不也是当下的一种情况么?域外理论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往往会昙花一现,西方现代的东西来到东土之后往往水土不服,最后还是土洋结合。
0 有用 Joy 2015-04-27 22:23:06
1938
0 有用 山顶洞人 2015-12-20 16:20:14
虽然某些小部分有些出戏,但这依然是很好看的小说,农民对土地的依恋,阿兰的隐忍和坚强,刻画的都不错,当然似乎还可以更细致些
0 有用 自诚 2017-11-02 13:57:21
好棒。看完了感慨是不是如今很多现实还和那时一样。马克思爷爷说要革命,可事实人民就是有几口饭吃就招安了,还可以把川普选出来。每一个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比说一万个理论还意蕴深长。看得到历史,也看得到现代性之下的矛盾。
0 有用 KnowNothing 2018-08-27 09:55:29
一部农民史诗。王龙对土地的虔诚依附,儿子们对土地的背弃,孙子与土地和解。但西方的良种无法在黑黏土中发芽,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年轻一代,在东与西、新与旧的冲突中无根无基地生活。 【沉默是源于一种在严峻的生活课堂里学到的人生哲学】如大地一般坦诚,如泥土一般沉默。
0 有用 The 星星 2021-02-24 22:47:53
没怎么变
0 有用 惨淡年华' 2021-05-17 06:10:35
浓浓的翻译腔,不知道是外国人用中文写的还是外国人英文写的再翻译过来的
0 有用 子不语 2019-10-08 23:07:07
适合人类学分析的文本
0 有用 Anonymous fish 2020-06-07 09:54:38
读这本书时感觉非常压抑,一方面是对人无法自主自己的命运,只能任由生活的揉搓而感到悲哀。另一方面是非常厌恶那些像吸血虫一样的人,他们势利、机巧、谄媚,像蚂蟥一样吸在身上,无论怎样甩都无法挣脱。其次是小说的结构,整个小说主人公不断生活中产生的一个又一个困境,当一个困境刚刚被解除,生活安定下来,主人公开始感到幸福但又忧虑好景不长,而下一个困难也随之发生,经历过这些磨难主人公最终在土地中找到安慰和寄托。模式重复使用让人审美疲劳。最后是人物塑造,人物的性格都很单一干瘪,甚至是主人公王龙,总给我一种隔膜感。
0 有用 neumann 2021-07-24 01:22:40
真是大地的感觉,那个时代的描写就是很在我的欣赏点上。
0 有用 小吴 2024-07-23 01:51:53 江苏
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