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别说,还挺像文学的
爱极了《极端岁月》,讲述屈辱不堪被生活背弃的卑微的人们如何怀着必死的决心走向杀戮,讲述“转化为对工具和爆破的迷恋”的“弱者的不安心态”,讲一个小城警察的失败而绝望的爱恋。阿乙原就是一个警察,故事也多为警察故事,但相较案件本身,更为动人的还是他对微小个体的隐秘内心的窥探。不是一流的写作技巧,甚至有些笨拙,但却是百分百的赤诚,如青少年的爱恋。
在阿乙的文字里总能看到一些诡异但贴切的的比喻,能看到模仿余华的痕迹。挺好看的!最后一篇不喜欢,就没看。
早年的中短篇反而比他的长篇好看,就算用力过猛,也像雪地里打赤膊的小伙儿一样突突冒着热气。
没两页就要提提“阳具”,是不是“缺什么补什么”的补偿心理在作祟啊😅
灰色的故事不需要彩色的梦。
平静,平淡。不想再读。
阿乙的作品提醒我们,中国还有另一个面的存在,这个面蛮荒野蛮,常常被人遗忘却又坚韧刚烈。在作品上,我认为那个作为乡镇派出所小警察的阿乙是文学的,他极具爆裂感的文字与他虚无的情感是相容的。而其他的阿乙则匠气十足,把欧·亨利式结尾甩得满地都是。
好看。但是有错字
怎么说呢,某些比喻描写不错,然而这种“不错”和其他文字脱节了。
太重的模仿痕迹。
看得人从头到脚地灰。我们时常在生活的缝隙间出了神,游走在身体之外,阿乙特别擅长描述这种不受时间约束的、恍惚的、颠倒的、无依的、情感格外丰富和形而上的时刻。阿乙说这是一部模仿集,但我觉得他非常有自己的风格~
模仿的痕迹很重,但是无碍于是篇好文章,个人认为阿乙的作品有过渡性,这种特质其实可以启发一大批以文学青年自居的朋友们。
以第一个故事和上帝不要的人 为佳。那些最为深切的悲伤——这个几乎是上帝视角了。
你想知道长江大桥2.14爆炸案的答案吗?读它吧
其实并不是喜欢的类型,但渐进的方式还是迷人的。
纷乱的梦像冷风,刀刀刻骨。
ShH。错别字超量。
感觉男作家风格化的特征总是会比女作家明显一点,而且的确,男作家对自己的文字掌控力都有着惊人的自信,很少出现不定修饰语,句子都直凛凛的,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生猛气,不过阿乙的文字除了以上特征外时不时会有一种阴湿的(软媚?)气出现,书中都是灰扑扑的第二人生,《极端年月》和《葬礼照常举行》印象最深。
在用力过猛与苍凉无奈之间。谁不是冷眼旁观者?
> 灰故事
10 有用 印奥采 2013-07-21 15:11:10
别说,还挺像文学的
7 有用 凉水 2013-06-20 22:16:06
爱极了《极端岁月》,讲述屈辱不堪被生活背弃的卑微的人们如何怀着必死的决心走向杀戮,讲述“转化为对工具和爆破的迷恋”的“弱者的不安心态”,讲一个小城警察的失败而绝望的爱恋。阿乙原就是一个警察,故事也多为警察故事,但相较案件本身,更为动人的还是他对微小个体的隐秘内心的窥探。不是一流的写作技巧,甚至有些笨拙,但却是百分百的赤诚,如青少年的爱恋。
4 有用 小小小小小美靠 2013-08-31 09:54:32
在阿乙的文字里总能看到一些诡异但贴切的的比喻,能看到模仿余华的痕迹。挺好看的!最后一篇不喜欢,就没看。
2 有用 SydneyCarton 2019-01-04 01:21:05
早年的中短篇反而比他的长篇好看,就算用力过猛,也像雪地里打赤膊的小伙儿一样突突冒着热气。
6 有用 Y 2021-04-05 14:59:36
没两页就要提提“阳具”,是不是“缺什么补什么”的补偿心理在作祟啊😅
1 有用 波塔斯基 2015-11-24 00:02:03
灰色的故事不需要彩色的梦。
1 有用 cheesefly 2018-04-19 23:40:12
平静,平淡。不想再读。
1 有用 张眼 2015-03-13 10:20:27
阿乙的作品提醒我们,中国还有另一个面的存在,这个面蛮荒野蛮,常常被人遗忘却又坚韧刚烈。在作品上,我认为那个作为乡镇派出所小警察的阿乙是文学的,他极具爆裂感的文字与他虚无的情感是相容的。而其他的阿乙则匠气十足,把欧·亨利式结尾甩得满地都是。
1 有用 王晓小 2017-09-12 14:07:40
好看。但是有错字
1 有用 小细 2017-12-31 00:48:01
怎么说呢,某些比喻描写不错,然而这种“不错”和其他文字脱节了。
0 有用 我不是盆栽啊 2014-05-13 23:24:32
太重的模仿痕迹。
1 有用 junepig 2015-11-19 00:06:09
看得人从头到脚地灰。我们时常在生活的缝隙间出了神,游走在身体之外,阿乙特别擅长描述这种不受时间约束的、恍惚的、颠倒的、无依的、情感格外丰富和形而上的时刻。阿乙说这是一部模仿集,但我觉得他非常有自己的风格~
1 有用 药师人乙 2017-08-23 21:49:58
模仿的痕迹很重,但是无碍于是篇好文章,个人认为阿乙的作品有过渡性,这种特质其实可以启发一大批以文学青年自居的朋友们。
0 有用 小刀周遠 2013-11-30 19:18:41
以第一个故事和上帝不要的人 为佳。那些最为深切的悲伤——这个几乎是上帝视角了。
0 有用 xx@百年孤独 2015-05-05 01:02:25
你想知道长江大桥2.14爆炸案的答案吗?读它吧
0 有用 老佛大爷爷 2013-03-30 21:27:25
其实并不是喜欢的类型,但渐进的方式还是迷人的。
0 有用 吳懷一 2014-03-15 23:20:49
纷乱的梦像冷风,刀刀刻骨。
0 有用 皮特4 2012-12-31 13:01:31
ShH。错别字超量。
0 有用 倉鼠 2013-03-21 22:03:01
感觉男作家风格化的特征总是会比女作家明显一点,而且的确,男作家对自己的文字掌控力都有着惊人的自信,很少出现不定修饰语,句子都直凛凛的,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生猛气,不过阿乙的文字除了以上特征外时不时会有一种阴湿的(软媚?)气出现,书中都是灰扑扑的第二人生,《极端年月》和《葬礼照常举行》印象最深。
0 有用 已zhuxiao 2013-08-16 23:53:58
在用力过猛与苍凉无奈之间。谁不是冷眼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