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三国演义》角色众多,全本共计1798个角色,有名有姓的也有1200人以上,是全世界角色最多的古代小说。在这大量的角色中,有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关羽、张飞……等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有名字只出现一次的历史过客,更有一些深藏不露的配角,悄悄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统一中原大计划的关键。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蜀汉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北伐,近十万兵士从汉中出发,有条不紊地向魏国的陇西推进。赵云、邓芝军团牵制曹真,汉军主力占据陇右,只要守住街亭,挡下魏军的支援部队,即可一统陇西。
谁知街亭守将马谡却一战失利,导致大军溃败,原本势如破竹的战局瞬间逆转。为平复军心,诸葛亮不得不下令将他处死,这一段,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故事。
但事实上,这可能并不是历史的真相。马谡也许并未被斩,在这一切背后,潜藏着另一个阴谋……
超级畅销书...
《三国演义》角色众多,全本共计1798个角色,有名有姓的也有1200人以上,是全世界角色最多的古代小说。在这大量的角色中,有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关羽、张飞……等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有名字只出现一次的历史过客,更有一些深藏不露的配角,悄悄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统一中原大计划的关键。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蜀汉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北伐,近十万兵士从汉中出发,有条不紊地向魏国的陇西推进。赵云、邓芝军团牵制曹真,汉军主力占据陇右,只要守住街亭,挡下魏军的支援部队,即可一统陇西。
谁知街亭守将马谡却一战失利,导致大军溃败,原本势如破竹的战局瞬间逆转。为平复军心,诸葛亮不得不下令将他处死,这一段,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故事。
但事实上,这可能并不是历史的真相。马谡也许并未被斩,在这一切背后,潜藏着另一个阴谋……
超级畅销书作家、“文字鬼才”马伯庸潜心研究三国故事二十年,从浩瀚的史料中,发掘出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线索,以悬念迭出的小说笔法,抽丝剥茧,连缀成文,让最深藏不露的三国配角,以及他们隐藏了一千七百多年的秘密阴谋,全都巨细靡遗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翻开本书,看深藏不露的三国配角,如何悄悄改变历史的走向。
作者简介 · · · · · ·
马伯庸,著名作家,公认的“文字鬼才”,功底扎实,文风多变,作品广为流传。曾获朱自清散文奖和2010年人民文学奖散文奖。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许攸在马上淡淡道:“不必谢我,先感谢郭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6页 -
曹操大宴于许都,天子在席。宴酣之时,操持酒樽趣帝前,醉声曰:“陛下可知,设若无孤,天下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天子亦大醉,对曰:“袁本初、孙仲谋、刘玄德,与朕而将四矣!”二人大笑,畅饮竟夜。次日醒觉,皆醺醺然,尽忘前事。左右无敢告之者。 无论孟德玄德,都是偷汉贼 吴主嫁妹于刘豫州,又多赠美人玩好,金玉锦绮,极声色犬马之能事,意以软困挫其志也。刘豫州留吴中凡三月,无不惬意。一日出游,适见江边青石一块,遂祝曰:“倘使吾能离脱东吴,勾返荆州,当一剑裂石。”言讫手起剑落,火光迸溅,青石两断,众皆称奇。豫州观之再三,乃曰:“或误中,何妨再试之。” 《古今名物通考·石篇》载:金陵有十字纹“恨石”,其上剑痕两条,传为三国时蜀先主所断。 芒砀山中产异蛇,尖头扁腹,通体鳞青,土人皆呼之为陈思王。世有未解,有熟知风土者曰:“此蛇毒甚,每噬人,七步即毙,倒伏成尸,是以子建名之。” 明人《玉堂漫笔》载:正德朝有学子,仪姿雄正,貌颇堂皇,俨然文曲之相。及乡试,主考望之甚奇,遽取其卷读之,笑而批曰:“真河北名将也。” 初,绍欲伐曹,田丰阻谏,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械系之。绍军既有官渡之败,绍谓逢纪曰:“田别驾前谏止吾,吾惭见之。”纪曰:“丰闻将军之退,拊手大笑,言‘袁公若胜,吾姓颠倒写’。”绍于是有害丰之意。 孔明隐于草庐,先主枉驾顾之。一顾不在,曰云游未归;二顾不在,曰访友未回。先主颇怅然,乃留书云:“仆有重耳志,君是介子推。”三顾乃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附录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三国配角演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三国配角演义"的人也喜欢 · · · · · ·
三国配角演义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三国配角演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推迷鉴书团】三国,配角的时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三国,一个风起云涌,波谲云诡的时代。自元末明初罗贯中挥笔写就《三国演义》以来,便在普罗大众间掀起了一股英雄豪杰的崇拜热潮:忠义耿直的关羽、威武有力的张飞、奸诈多疑的曹操、勇猛暴躁的典韦……直至现在,三国依旧是一个耳熟能详、经久不衰、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是,与... (展开)
关于历史的真相,认真你就输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神秘、热血,甚至还有一点点遗憾。这便是人们喜欢历史,研究历史的本源所在。 在浩如烟海的典籍和史料中,人们抽丝剥茧,一点点去寻找迷雾背后的真相。本以为这只不过是个体力活再一点儿脑力活,只要努力终究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可有些时候,当你掀开最后一块历史遮羞布时,却... (展开)> 更多书评 49篇
-
归鸿逸士 (时光,有时,令人爱恨交织。)
【之三十六】 孔明隐于草庐,先主枉驾顾之。一顾不在,曰云游未归;二顾不在,曰访友未回。先主颇怅然,乃留书云:“仆有重耳志,君是介子推。”三顾乃见,相谈甚欢。 三国志尝曰:“……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刘备与诸葛亮本是古来君臣之典范,孔明感於刘玄德三顾茅庐而驱驰效命。马亲王之新语,令人解颐之余,深思良久,方知这是讽喻天朝古今通例,己... (1回应)2014-04-13 13:00
【之三十六】 孔明隐于草庐,先主枉驾顾之。一顾不在,曰云游未归;二顾不在,曰访友未回。先主颇怅然,乃留书云:“仆有重耳志,君是介子推。”三顾乃见,相谈甚欢。 三国志尝曰:“……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刘备与诸葛亮本是古来君臣之典范,孔明感於刘玄德三顾茅庐而驱驰效命。马亲王之新语,令人解颐之余,深思良久,方知这是讽喻天朝古今通例,己所不欲,偏施於人;良禽如不择木而栖,宁愿焚之以作秀(介子推携母隐於介山,不出,重耳纵火焚之,后世乃有寒食节以祭介子推。)如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开门揖盗、馈於敌国……机心诡谲以至於斯,令人怅然若失……
1回应 2014-04-13 13:00
-
历史呈现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些不完全的片段与表象,而在这些片段的背后和间隙究竟存在着什么,却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人的志向未能实现,再高的官位和爵禄又有什么意义呢? 史实的事件是固定的,但是事件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却存在着诸多的可能。 极端小心之人,意味着极端注重安全。 有时候,整个历史就取决于一个人在短短一瞬间的举动,这可是董狐、司马迁和班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的。 人的心理是很奇怪的,有的时候会...
2019-11-13 00:14
历史呈现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些不完全的片段与表象,而在这些片段的背后和间隙究竟存在着什么,却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人的志向未能实现,再高的官位和爵禄又有什么意义呢?
史实的事件是固定的,但是事件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却存在着诸多的可能。
极端小心之人,意味着极端注重安全。
有时候,整个历史就取决于一个人在短短一瞬间的举动,这可是董狐、司马迁和班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的。
人的心理是很奇怪的,有的时候会非常容易接受暗示,甚至他们自己都不会觉察到这种暗示的存在,把它当成是自己独立做出的决定,并确信无疑。
夺嗣,本来就是历史中最为丑恶的事情之一。在权力面前,亲情道德什么的全都要退居二线。即使用最大的恶意去猜测,有时候都无法触及它的极限。
于是,在揭开政治阴谋的盖头时,我们发现里面另外裹着一层宫闱斗争的面纱。如此绵密细腻的谋划,大概只有天生对感情敏锐的女性才能有如此手笔吧。
回应 2019-11-13 00:14 -
普罗戈泰拉 (无)
于是,通过对《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两首诗结合历史上若干疑点与矛盾的分析,我们大概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真相。 建安年前,孙策攻破庐江,太守陆康因此病死。忠心耿耿的府吏焦仲卿决意为陆康报仇,却一直有心无力,只得隐忍不发。在这期间,他娶到了新婚妻子刘兰芝,两人相敬如宾。只是焦仲卿偶尔会向妻子透露自己的心愿,感叹不能酬志。 建安四年,孙策二度攻破庐江,任命李术为庐江太守。这时候,孙策或者周瑜见到了桥家的两位女儿,大张...2018-05-21 12:15
于是,通过对《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两首诗结合历史上若干疑点与矛盾的分析,我们大概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真相。 建安年前,孙策攻破庐江,太守陆康因此病死。忠心耿耿的府吏焦仲卿决意为陆康报仇,却一直有心无力,只得隐忍不发。在这期间,他娶到了新婚妻子刘兰芝,两人相敬如宾。只是焦仲卿偶尔会向妻子透露自己的心愿,感叹不能酬志。 建安四年,孙策二度攻破庐江,任命李术为庐江太守。这时候,孙策或者周瑜见到了桥家的两位女儿,大张旗鼓地娶走了她们,然后又偷偷送回到庐江,以“秦罗敷”的身份隐居下来,两人共饰一角,以便可以随时外出联络。 在许都,曹操的势力和汉献帝的势力都为江东突然崛起的孙策而感到惊讶。汉献帝阵营认为这是制衡曹操的好机会,而曹操以郭嘉为首的幕僚们则认为孙策将会是个潜在的巨大威胁。在这两方面的努力下,扬州太守严象前往庐江,而为两家结亲的报聘使者也络绎不绝。 很快严象来到庐江,他表面属曹党,却忠心汉室。他与“秦罗敷”建立了联系,并商定出了袭许刺曹的计划雏形。很快李术发现严象的真实企图,心怀野心的他将严象杀掉,而“秦罗敷”则幸运地逃脱了,并与长水校尉种辑重新设立了管道。 与此同时,曹操派来江东报聘的使者团也路过庐江。其中一个人是郭嘉暗藏的密使,他成功地联络上了一心想为陆康报仇的焦仲卿。 “秦罗教”应种辑的要求,以采桑为名,与李术做了第一次接触。李术身份敏感,没有亲自前往,而是派出了焦仲卿与之联络。“秦罗敷”向焦仲卿和盘托出了董承、种辑的计划,希望他能联系孙策,与董承配合反曹。可她(们)没想到的是,焦仲卿一听到孙策这个名字,复仇的火焰熊熊地燃烧起来。 在李术的默许下,焦仲卿一面与“秦罗敷”虚与委蛇,为孙策和董承的配合穿针引线,一面与许都联系,向郭嘉汇报了这件事。郭嘉将计就计,委托焦仲卿联络江东豪族,准备刺杀孙策。焦仲卿还从“秦罗敷”那里得到许都密谋的详细情报,他把这些都传给了郭嘉。 到了建安五年初,曹操根据郭嘉的情报,先发制人,董承等人被杀,刺曹计划天折。这个消息传到江东,让太守李术有些惊慌,他唯恐孙策知道自己暗中的勾当,就故意唆使焦仲卿的母亲挑拨焦仲卿和爱妻刘兰芝的关系。不明真相的焦母这时还想为“秦罗敷”和焦仲卿说亲,反被焦仲卿一口拒绝。“秦罗敷”意识到,形势已经恶化到了一定程度。可她们还没意识到焦仲卿的异心已经对孙策产生了威胁。 李术故意为自己的第五个儿子求亲,并定了婚礼的日期,三月三十日。李术通过这种方式,暗示焦仲卿要尽快杀掉孙策,否则妻子难保。李术并不了解,即使他不胁迫刘兰芝,焦仲卿要为故主报仇,也会全力以赴。 到了三月三十日,焦仲卿获得了孙策前往丹徒的确切情报,他让许贡门客埋伏在指定地点,然后心急如焚地赶回庐江,希望能赶上婚礼,向李术讨回爱妻刘兰芝。 李术见暗杀计划已经发动,焦仲卿再无用处,便先伪造了刘兰芝自杀现场,然后让焦仲卿“自挂东南枝”,以此掩盖自己在这起谋杀中的作用。他甚至有意识地在皖城开始传播焦、刘二人坚贞地爱情故事。 皖城百姓,听到这故事无不潸然泪下。而深悉内情的“秦罗敷”听到这个故事时,立刻意识到大局已败。此时无论她们做什么,都无法挽回孙策的危机了。 建安五年四月初,孙策在丹徒遇刺身亡,至此江东威胁曹操的计划彻底破产。而李术则借孙策之死举兵自立,“秦罗敷”或凭借自己的才智,或出于周瑜的接应,顺利地逃出了皖城。 皖城旋即为孙权所攻破,城内军民或屠或徙,星流云散,再没有人注意到“秦罗敷”的消失,也没有人能够回想起焦仲卿这几年的异常举动。 “秦罗敷”回到江东,恢复了大桥、小桥的身份。可她们的经历实在太过敏感,孙权湮灭了几乎全部的证据,大桥被安置在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不见于任何史书,而随周瑜的小桥也被警告要三缄其口。 等到周瑜病死之后,小桥携遗孤回到庐江这个伤心地,并安静地死在了故乡。至今庐江县城西郊尚有小乔墓,旧称乔夫人墓,俗名瑜婆墩,与城东周瑜墓遥遥相望。 而《孔雀东南飞》与《陌上桑》,未尝不是这两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在被人遗忘前所创作的诗篇,试图通过这种隐晦的方式,向后世之人传达着自己曾经存在的证据。 谁能想到这一个伪造的爱情故事背后,还隐藏着如此波谲诡诈的政治纷争呢? 认真你就输了。
回应 2018-05-21 12:15 -
普罗戈泰拉 (无)
“杨从事,您觉得我该入宫吗?”在杨洪转身要走之前,刘永忽然问。 杨洪道:“以臣之见,还是暂时不要的好。”他现在不清楚宫城内会发生什么,刘永还是个孩子,保险起见还是先不要去比较好。 “嗯,明白了,替我向家人问好。”刘永道,眼神闪闪,没有坚持。他自始至终都很淡定,稳重得不像是个小孩子。2018-05-19 23:16
论坛 · · · · · ·
第三个故事里贾诩找的替死鬼是谁呐? | 来自Yellow | 5 回应 | 2019-11-28 |
官渡杀人事件和三国机密对不上了 | 来自斌斌 | 1 回应 | 2014-05-29 |
作者是文字鬼才吗? | 来自仲四爷 | 22 回应 | 2014-01-14 |
终于三国也有了幕后故事了 -_- | 来自骗子 猪 | 5 回应 | 2013-07-10 |
小人物的舞台 | 来自Albert | 2013-03-2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8.0分 366人读过
-
全场一本包邮
-
暂时无货, 3天前曾上架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读客封面鉴赏! (沙加1110)
- 三国就是我的命 (臣亮言)
- 藏书阁【共享图书馆】 (藏书阁)
- 略读纪要 (西门柳上)
- 2013书架(B) (苇间疯)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三国配角演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15 有用 膘 2013-08-11
真奇怪,读完之后全书印象最深的竟然是曹操临终惦记着无颜见丁夫人和曹昂,当真字字血泪,一念一叹。一世枭雄,敢叫江山变色,最终还是有过不去的坎……
3 有用 你知道的太多了 2017-05-21
前三个小说特别好,后面就真是认真就输了系列。。
2 有用 京客隆小丸子 2014-04-12
亲王虽然正经写东西,但是还是脑洞太大啊!
0 有用 MILK 2020-10-13
半本好书吧。
1 有用 黑暗之刺 2015-05-27
呵呵
0 有用 慕与颜良 2021-01-21
因在网络看到的风雨洛神赋读了全本。当我们后来之人翻开那布满灰尘的竹简,透过里面的只言片语,如同一把古旧的钥匙,打开一座未知的大门,大门的背后:充满着阴谋。
0 有用 wilsonjian 2021-01-17
马亲王真是厉害,博览群书,然后从中找出关联,随手就是一部悬疑改装历史大剧。虽然我没看长安十二时辰,但我想肯定类似三国配角演义的风格,那就是人物都是那些人物,历史书上没记录的,就是小说家的自由发挥空间。比如宛城之战曹操损失惨重,被张秀反叛是真,但提建议的贾诩却是和丁夫人合谋,想不到吧。还有,白帝城刘备驾崩,三国志等正史肯定就几个字,但马伯庸会说,刘禅派人从成都过去打探消息,碰到孙吴方使者从中煽动另立... 马亲王真是厉害,博览群书,然后从中找出关联,随手就是一部悬疑改装历史大剧。虽然我没看长安十二时辰,但我想肯定类似三国配角演义的风格,那就是人物都是那些人物,历史书上没记录的,就是小说家的自由发挥空间。比如宛城之战曹操损失惨重,被张秀反叛是真,但提建议的贾诩却是和丁夫人合谋,想不到吧。还有,白帝城刘备驾崩,三国志等正史肯定就几个字,但马伯庸会说,刘禅派人从成都过去打探消息,碰到孙吴方使者从中煽动另立新君,而简雍作为荆州派老人也想换储君,最后的结果是诸葛亮授意马超之子击杀简雍,保存了刘禅的储君地位,反正正史没有记简雍怎么死的…还有好几个类似的故事,妙~~~ (展开)
0 有用 温杰 2021-01-16
不能说马亲王文笔有多好,街亭一章从头到尾都没有带进去,但是脑洞够大,《官渡》一篇挺好。最后模仿世说写的《三国新语》很好玩。
0 有用 雳子 2021-01-14
其实有几个故事是可以到4星的。
0 有用 海子 2021-01-13
把众多事件的众多可能性之一一一强势串连,历史之放飞自我之个性解读的发明者,貌似有理有据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