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三国演义》角色众多,全本共计1798个角色,有名有姓的也有1200人以上,是全世界角色最多的古代小说。在这大量的角色中,有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关羽、张飞……等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有名字只出现一次的历史过客,更有一些深藏不露的配角,悄悄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统一中原大计划的关键。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蜀汉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北伐,近十万兵士从汉中出发,有条不紊地向魏国的陇西推进。赵云、邓芝军团牵制曹真,汉军主力占据陇右,只要守住街亭,挡下魏军的支援部队,即可一统陇西。
谁知街亭守将马谡却一战失利,导致大军溃败,原本势如破竹的战局瞬间逆转。为平复军心,诸葛亮不得不下令将他处死,这一段,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故事。
但事实上,这可能并不是历史的真相。马谡也许并未被斩,在这一切背后,潜藏着另一个阴谋……
超级畅销书...
《三国演义》角色众多,全本共计1798个角色,有名有姓的也有1200人以上,是全世界角色最多的古代小说。在这大量的角色中,有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关羽、张飞……等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有名字只出现一次的历史过客,更有一些深藏不露的配角,悄悄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统一中原大计划的关键。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蜀汉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北伐,近十万兵士从汉中出发,有条不紊地向魏国的陇西推进。赵云、邓芝军团牵制曹真,汉军主力占据陇右,只要守住街亭,挡下魏军的支援部队,即可一统陇西。
谁知街亭守将马谡却一战失利,导致大军溃败,原本势如破竹的战局瞬间逆转。为平复军心,诸葛亮不得不下令将他处死,这一段,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故事。
但事实上,这可能并不是历史的真相。马谡也许并未被斩,在这一切背后,潜藏着另一个阴谋……
超级畅销书作家、“文字鬼才”马伯庸潜心研究三国故事二十年,从浩瀚的史料中,发掘出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线索,以悬念迭出的小说笔法,抽丝剥茧,连缀成文,让最深藏不露的三国配角,以及他们隐藏了一千七百多年的秘密阴谋,全都巨细靡遗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翻开本书,看深藏不露的三国配角,如何悄悄改变历史的走向。
作者简介 · · · · · ·
马伯庸,著名作家,公认的“文字鬼才”,功底扎实,文风多变,作品广为流传。曾获朱自清散文奖和2010年人民文学奖散文奖。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许攸在马上淡淡道:“不必谢我,先感谢郭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6页 -
曹操大宴于许都,天子在席。宴酣之时,操持酒樽趣帝前,醉声曰:“陛下可知,设若无孤,天下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天子亦大醉,对曰:“袁本初、孙仲谋、刘玄德,与朕而将四矣!”二人大笑,畅饮竟夜。次日醒觉,皆醺醺然,尽忘前事。左右无敢告之者。 无论孟德玄德,都是偷汉贼 吴主嫁妹于刘豫州,又多赠美人玩好,金玉锦绮,极声色犬马之能事,意以软困挫其志也。刘豫州留吴中凡三月,无不惬意。一日出游,适见江边青石一块,遂祝曰:“倘使吾能离脱东吴,勾返荆州,当一剑裂石。”言讫手起剑落,火光迸溅,青石两断,众皆称奇。豫州观之再三,乃曰:“或误中,何妨再试之。” 《古今名物通考·石篇》载:金陵有十字纹“恨石”,其上剑痕两条,传为三国时蜀先主所断。 芒砀山中产异蛇,尖头扁腹,通体鳞青,土人皆呼之为陈思王。世有未解,有熟知风土者曰:“此蛇毒甚,每噬人,七步即毙,倒伏成尸,是以子建名之。” 明人《玉堂漫笔》载:正德朝有学子,仪姿雄正,貌颇堂皇,俨然文曲之相。及乡试,主考望之甚奇,遽取其卷读之,笑而批曰:“真河北名将也。” 初,绍欲伐曹,田丰阻谏,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械系之。绍军既有官渡之败,绍谓逢纪曰:“田别驾前谏止吾,吾惭见之。”纪曰:“丰闻将军之退,拊手大笑,言‘袁公若胜,吾姓颠倒写’。”绍于是有害丰之意。 孔明隐于草庐,先主枉驾顾之。一顾不在,曰云游未归;二顾不在,曰访友未回。先主颇怅然,乃留书云:“仆有重耳志,君是介子推。”三顾乃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附录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三国配角演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三国配角演义"的人也喜欢 · · · · · ·
三国配角演义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三国配角演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3 条 )

【推迷鉴书团】三国,配角的时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三国,一个风起云涌,波谲云诡的时代。自元末明初罗贯中挥笔写就《三国演义》以来,便在普罗大众间掀起了一股英雄豪杰的崇拜热潮:忠义耿直的关羽、威武有力的张飞、奸诈多疑的曹操、勇猛暴躁的典韦……直至现在,三国依旧是一个耳熟能详、经久不衰、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是,与... (展开)
关于历史的真相,认真你就输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神秘、热血,甚至还有一点点遗憾。这便是人们喜欢历史,研究历史的本源所在。 在浩如烟海的典籍和史料中,人们抽丝剥茧,一点点去寻找迷雾背后的真相。本以为这只不过是个体力活再一点儿脑力活,只要努力终究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可有些时候,当你掀开最后一块历史遮羞布时,却... (展开)> 更多书评 53篇
-
归鸿逸士 (时光,有时,令人爱恨交织。)
【之三十六】 孔明隐于草庐,先主枉驾顾之。一顾不在,曰云游未归;二顾不在,曰访友未回。先主颇怅然,乃留书云:“仆有重耳志,君是介子推。”三顾乃见,相谈甚欢。 三国志尝曰:“……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刘备与诸葛亮本是古来君臣之典范,孔明感於刘玄德三顾茅庐而驱驰效命。马亲王之新语,令人解颐之余,深思良久,方知这是讽喻天朝古今通例,己... (1回应)2014-04-13 13:00
【之三十六】 孔明隐于草庐,先主枉驾顾之。一顾不在,曰云游未归;二顾不在,曰访友未回。先主颇怅然,乃留书云:“仆有重耳志,君是介子推。”三顾乃见,相谈甚欢。 三国志尝曰:“……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刘备与诸葛亮本是古来君臣之典范,孔明感於刘玄德三顾茅庐而驱驰效命。马亲王之新语,令人解颐之余,深思良久,方知这是讽喻天朝古今通例,己所不欲,偏施於人;良禽如不择木而栖,宁愿焚之以作秀(介子推携母隐於介山,不出,重耳纵火焚之,后世乃有寒食节以祭介子推。)如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开门揖盗、馈於敌国……机心诡谲以至於斯,令人怅然若失……
1回应 2014-04-13 13:00
-
仔细品味这起事件,就会发现这个计划阴毒而细腻,它的成功完全建筑在对人心的掌握上:曹植对甄宓的倾慕心、吉本等人对汉帝的忠诚心,以及曹丕对太子位的野心。每一种心态,都有它独特的功能,利益链一环接一环,环相扣,每一环都吃定上一家。曹植被甄宓吃定,甄宓被曹丕吃定,曹却被郭女王吃定。 事情具有不可控性,但是人性可以被预测
2021-04-14 10:09
-
“这是说治国容易还是难?”马承读书不多、在马上露出不解的神色。 杨洪笑道:“马君侯长在北地,不知这烹鱼是个精细活,剖去,火候、调料稍有疏失这鱼就煮烂了。治国也是如此,不急不躁,张弛有度,不可随兴肆意,让百姓无所适从。《毛诗》里说: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就是这个道理。” 中庸不是无作为,而是懂得平衡
2021-04-12 19:02
-
我的工作,是从一句微不足道的史料记载或一个小小的假设出发,把散碎的历史片段连缀成完整的链条,推演出一个逻辑可信的故事,让读者意识到在他们所熟知的英雄们奋斗的同时,还有许多卑微的配角为了自己的理想或利益而挣扎着。这种“再想象”介于真实与想象之间,与其说是为了还原历史背后的真相,毋宁说是以历史片段为建筑材料,来构筑自己理想中的往事宫殿。 历史舞台这出戏,有主角自然有配角。而配角的聚焦,也是另一个故事...
2021-04-05 18:07
-
历史呈现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些不完全的片段与表象,而在这些片段的背后和间隙究竟存在着什么,却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人的志向未能实现,再高的官位和爵禄又有什么意义呢? 史实的事件是固定的,但是事件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却存在着诸多的可能。 极端小心之人,意味着极端注重安全。 有时候,整个历史就取决于一个人在短短一瞬间的举动,这可是董狐、司马迁和班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的。 人的心理是很奇怪的,有的时候会...
2019-11-13 00:14
历史呈现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些不完全的片段与表象,而在这些片段的背后和间隙究竟存在着什么,却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人的志向未能实现,再高的官位和爵禄又有什么意义呢?
史实的事件是固定的,但是事件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却存在着诸多的可能。
极端小心之人,意味着极端注重安全。
有时候,整个历史就取决于一个人在短短一瞬间的举动,这可是董狐、司马迁和班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的。
人的心理是很奇怪的,有的时候会非常容易接受暗示,甚至他们自己都不会觉察到这种暗示的存在,把它当成是自己独立做出的决定,并确信无疑。
夺嗣,本来就是历史中最为丑恶的事情之一。在权力面前,亲情道德什么的全都要退居二线。即使用最大的恶意去猜测,有时候都无法触及它的极限。
于是,在揭开政治阴谋的盖头时,我们发现里面另外裹着一层宫闱斗争的面纱。如此绵密细腻的谋划,大概只有天生对感情敏锐的女性才能有如此手笔吧。
回应 2019-11-13 00:14
论坛 · · · · · ·
第三个故事里贾诩找的替死鬼是谁呐? | 来自Yellow | 5 回应 | 2019-11-28 |
官渡杀人事件和三国机密对不上了 | 来自斌斌 | 1 回应 | 2014-05-29 |
作者是文字鬼才吗? | 来自仲四爷 | 22 回应 | 2014-01-14 |
终于三国也有了幕后故事了 -_- | 来自骗子 猪 | 5 回应 | 2013-07-10 |
小人物的舞台 | 来自Albert | 2013-03-2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8.1分 420人读过
-
HHKNT3(满200-30)ZVYBKQ(满300-60)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三国配角演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砍脖厮 2013-08-11
李菊福
3 有用 Light 2015-12-20
三国志阴谋论。
35 有用 飞林沙 2013-07-13
能把牛逼吹的煞有其事是一种能力
3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14-01-09
深文周纳之心,曲意罗织之笔。
1 有用 CKLG 2015-06-18
不错的考证小品
0 有用 李灿辉 ENMAX 2021-04-14
悬疑 推理 野史
0 有用 五樓先生 2021-04-12
历史细枝末节的推理和探寻 最喜欢《官渡杀人事件》,独特的第一人称视角真的有一种解谜的快感。前面两篇比较无感,主要是行文方式着实不太能够打动我,但是《白帝城》一篇里面,对诸葛亮的描写着实让我觉得惊艳。总体而言,有意思的点还是挺多的,能够支撑我一直往下看下去,无论是考究还是戏说,阅读的爽感是第一位。
0 有用 长寿龟 2021-04-11
一本正经编八卦,马爵爷还是个细节控,魏延自馈阳,赵云是路痴,刮骨疗毒不洗刀就开颅……笑死
0 有用 耶日·祖安斯基 2021-04-10
(E)完全建立在阴谋论上的纯意淫啊…所谓亲王就这水平吗?虽说是演义,可这也太倒胃口了吧…虽然有的地方那种诡谲的氛围把握得还是挺到位的,但故事最后真相大白的一刻,我总是想到了妈占机系列。作者通篇透出的那一股子洋洋自得,让人还以为是在读知乎或者虎扑的文章合集呢。
0 有用 宇少 2021-04-09
最喜欢马谡失街亭和白帝城托孤,这两篇确实精彩。不说是yy,确实分析的有理有据,也可能也是历史的一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