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高见广春:《大逃杀》源自让我不幸福的日本

紫图图书 2013-02-28 10:47:42

刊登於九月五日中国时报艺文版:
文高见广春--------整理陈希林-----(20050905)

我的这部作品《大逃杀》,当初在日本一家大出版社所主办的小说奖中,曾经一路晋级到最终评审阶段。但却被评审诸公以「写出这种作品的作者真让人厌恶」等诸如此类、几乎可说是最严重的话语责难,最後终致落选。


●小说奖落选 却意外成功 然而,之後受到另一家有兴趣的出版社青睐,终於得以出版问世,没想到竟意外地成功。而且拜已故的深作欣二导演的电影版、田口雅之先生的漫画版所赐,让更多的读者能接触到我的作品。此外,在美国、韩国、泰国和欧洲数个国家,也已经有翻译版本。

●「极权日本」才是争议中心 评审诸公主要是对「中学生与同班同学互相残杀」这样的故事架构有所责难。嗯,我自己也认为,这一点会遭受指责也是在所难免。不过,这样的架构是否恰当一事,我决定交给读者自行判断。但另一方面,我心中不免怀疑,说不定故事的背景设定及书中人物对背景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故事的舞台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国度,简单说,就是「当年在亚洲、太平洋发动大范围战争後,非但没有战败、甚至延续至今」的日本。国家控制深入社会每个角落,反抗政府的人士都会被毫不留情地处决。在这样的国家里,主角们被逼著去参加一场以「对战争有贡献」为名而进行的实验,被迫接受命令杀戮同班同学。

●日本让我不断感到违和 以作者的角度而言,自己是先有了「写一个中学生互相残杀的故事」这样的想法(重新审视这个写作动机时,不禁强烈觉得自己会受到非难也是活该),而为了要完成场景设定,最快的方法就是构想出这麼样的一个国家罢了(那感觉愈来愈强烈)。 不过,以副产物而言,透过这个背景设定,多少也写出日本这个国家让我不断感受到的违和感。让我厌恶的是「体制(以国家机构为权力最高点的所有组织)的方便优先於个人幸福的社会」这点。只要是对体制有所反抗的人,便会立刻遭受体制强力反击,关於这点,日本丝毫没有改变。我认为,不管那场战争的结果是赢是输,这点都不会有所改变。

●我就是书中角色 基於此,书中角色就是作者的分身,他们对这样的体制发出异议,并宣称要摧毁这个体制。我构思著如何对书中那个举办杀人实验的恐怖国家进行反抗活动,而实际上呈现出来的故事内容,其实是完全针对至今仍旧没有丝毫改变的日本社会而发表的对立看法(antithesis)。而正是这样的态度冒犯到了评审诸公(也许并非是所有的评审)的忌讳也说不定,我不免会作此揣想。 然而实际上,这部作品并非要试图让各位去思考诸如此类的麻烦琐事,没这麼伟大。我只是把它当作娱乐作品来写,也希望读者用这样的角度来阅读。衷心盼望大多数的读者都能轻松地享受故事的发展,而且能够拨出一小段时间,伴随著主角们,一同经历这些不管是发生在世界哪个地方,也不会有任何改变的情感——愤怒、悲伤、欢喜。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大逃杀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爆头还在,色诱还在,切JJ也在,该有的都没删(6.6.6.)

出台版大逃杀(豆友254304842)

类似题材的作品大家都看过什么?(Jennifer)

求问大陆版的印刷质量如何(喵驼酱°)

为什么最后的媒体要这么公布(石墨)

能把这本书做的更山寨点么?(雨天)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