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假日 短评

热门 最新
  • 29 is4dog 2013-11-26 02:27:17

    我居然会信vista看天下账号提供的破烂专栏的简介…滚犊子的自私中产阶级不娶屌丝女婚恋论…明明是人家查理的《圣诞夜反胃》兼《圣诞夜悲催》的严肃人性论好吗…妈的我当爱情轻小说看的啊!!半夜这样吓尿裤裆算谁的!!这本是《刀锋》的孪生版本,刀锋是真实之尘里透露出美和圣的微光(也许毛姆知道大家也就能看看那个尺度),这本是专写恶和丑,萃取恶和丑在最和缓、美值最高的一刻,居然能激起普通人的共鸣——就是这种共鸣引起的思考又可怕又累人。写得确实是最好。性格描写上也是毛姆中的毛姆,递进精彩绝伦,但是但所写之物……实在……需要消化才能理解!!真的好丑恶!恐怖死了!!毫无愉悦度!!(扣一分)对我的职业来说,看毛姆足够了。我也理解为何毛姆不能称作伟大,为何他会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羡慕嫉妒了,但他的嫉妒居然闪闪发光。

  • 24 尼尼微的花园 2016-02-27 09:01:05

    很多内容都和我最近思考的一些问题契合了,生活的意义、艺术品的意义,还有民主与独裁。莉迪娅对俄罗斯的想象让我最为印象深刻。 PS 存在不少错误,校对可以拉出去打板子。

  • 16 Far无缺 2014-04-04 14:06:28

    人物对白精心设计,字字珠玑,予我巨大的冲击和震撼,在我看来,小说中的三个年轻人查利、西蒙和莉迪娅分别象征资产阶级、共产狂热分子和劳工阶层,作者批判独裁和狂热(让我想到了乔治·奥威尔),讽刺(自嘲?)中产阶级的冷漠自私和无情,同情善良踏实的劳工大众却又恨其软弱不争。但同时也留下茫然和迷惑,狂热分子等待恐怖政策的土壤,卑贱受难者失去了信仰却仍然要继续受苦受难,见识到人间失格对于主人公查利而言不过是失去了生活的意义,而其他人又该如何自处呢?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 10 嘉树 2015-07-01 22:22:09

    不出三五日,查理就会回到原来那个有序、轻松、亲切的生活里,琐事磋磨人,也让人忘了去强求意义。这本书说实话有点矫情有点浮,作者等于拉开了弓又怕读者站的没那么远于是松了七分力,看得我一点也不爽,哼。不要告诉我毛姆的小说都是这副德行,他的随笔啥的明明很有趣。。。

  • 11 仨门儿 2014-01-17 23:25:49

    喜欢这本 要是改编电影一定是我特爱那种

  • 7 逍遥的呆呆 2016-05-08 23:47:49

    1.对毛姆的作品评价。我认为,毛姆是以情节取胜的作者,他的书大多是在讨论人性,但是他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是那些经典名著所采用的花藤和花架(朱光潜),他的作品中你看不到所谓悲悯天下之心(蒋勋),而更多的是一种淡淡的暧昧的嘲讽。所以有人评论毛姆永远都只是二流的小说家,甚至连毛姆自己也感叹自己永远也无法成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但是我觉得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像《圣诞假期》中那一段在卢浮宫的情节,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蒙娜丽莎》牛逼,可是让我们能够真正收获感动和人生经验的,往往是夏尔丹这种所谓二流画师的作品(毛姆觉得那种在《蒙》之前站一两个小时的人,大多数都是叶公好龙,哈哈)。2.毛姆最好的作品。我坚决的认为不是那本名气最大的《月亮与六便士》,如果你喜欢看长篇幅,试试《人生的枷锁》;如果你喜欢看短篇幅,

  • 5 laurel 2016-03-27 19:18:11

    不看作者的话,还以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初期作品呢

  • 4 嗨呆客要出门玩 2014-01-06 11:44:03

    这本明显比这个系列其他几本水平高多了。人物塑造更为成熟,大约是顺应时代,还探讨了苏维埃革命和社会主义“新人”,力图挖掘人性。

  • 4 花事了 2018-08-27 05:18:03

    '他的生活完全失去了意义。' 有时,活的体面没准儿是一个自以为是的误会,贫穷或挣扎反倒掷地有声,饱含着理想的意味,有血有肉,触手可及般的真实。

  • 3 A-sun* 2016-10-02 22:13:14

    这一本里毛姆的笔锋感觉柔和了很多,尽管故事里充满了无望和极端,尤其对艺术爱好者的讽刺笔墨也落力不少。但对于拥抱庸常的主角,他显然很宽容,那种纯良的品质还是令人感到欣慰。无论是选择做一个普通人,还是极端者,在这本书里都不可耻。

  • 3 饿瘦的猫 2014-08-05 17:21:07

    只有完全脱离了原有的生活,才有了第二种意识。无论这种意识是否有意义。

  • 6 快乐无穷的豪 2020-02-28 15:01:39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审视之后更加迷茫

  • 2 Candela 2016-02-02 00:24:20

    居然发现有错漏的地方…校对啊校对啊!

  • 3 carrie柔光 2014-12-23 10:05:10

    从中吸收到的营养是对于信仰和艺术的理解,对极权主义旁支的思考,故事依然讲得绘声绘色,悲悯情怀依然不落窠臼,十足合格的圣诞礼物。

  • 3 nnnf 2015-10-05 21:47:12

    人类本来就是很难互相理解的呀,人生的意义也绝不仅仅存在于苦难中。不过没关系,反正主角很快会再次回到自己的人生里。毛姆同类题材还是更喜欢刀锋,更温和也更广阔。

  • 1 游牧人·芳汀 2018-01-30 09:06:49

    #图书馆#这最后的一句简直是醍醐灌顶啊

  • 1 judetheobscure 2013-12-16 17:23:49

    挺不一样的一本小说,对几种极端性格的研究。

  • 2 Lhamo 2014-08-15 11:36:16

    梅森家族对于艺术的爱可以说是功利的。他们喜爱的是“艺术”这个概念以及与其相关的写着“高雅”和“品味”的标签。小资产阶级最令人讨厌的就是这种生活的自足之中滋生出的对“概念”和“标签”的追求,它将物质愚蠢地符号化,使人逐渐失去饱有真实和深切感情的能力。

  • 1 august 2017-01-31 16:05:50

    毛姆是我最喜欢的英国作家,自称“二流作家”的他却是大部分人眼中的大师。除了大部头《人生的枷锁》外,其余长篇和部分短篇在这些年间断断续续读完。不得不说每一次读毛姆都会给我带来独一无二的愉悦感,这一次的《圣诞假日》也不例外,国家、成长环境、命运等等都会造就大相径庭的两个人,你永远无法经历另一个人的人生,但你能试着去感受。这也是一种旅行。

  • 1 Ann 2018-03-05 06:50:55

    毛姆写人性简直太好看了,一天半翻完不觉心里发冷。虽然查理的美好家庭生活是fake的,但确实是残酷现实中的温暖庇护所吧,能养出这样温柔善良的孩子我也会开心的。我只是一个想一辈子躲在学校里的凡人,想要一个家庭有自己安全温暖的小天地。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