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皇帝实录校注(全三册)的笔记(11)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新橋

    太宗太平兴国九年这次功败垂成的封禅典礼,《太宗实录》显示出的逻辑与《长编》完全不同,很奇怪。两部书最初的逻辑是一样的,这一年,太宗已经把自己的亲弟弟治了罪,正月这个倒霉的弟弟赵廷美就死掉了,太宗再也不用受太祖“金匮之盟”的约束。三月份开始,《实录》显示出太宗心情无比透亮:一次次的欢宴群臣,外国使者纷至沓来,黄河冲开的口子也堵上了,太宗多次提到“四方无事”“天下无事”云云,又开启与从臣赏花钓鱼的...   (5回应)

    2013-03-20 21:17:19   6人喜欢

  • 新橋

    光禄卿裴迎责授感德军节度行军司马,坐知相州日,选仆隶伉健,夜入更直,与之卧起。郡中有卒尤健壮,迎召之,诸仆由是不平,因斗竞。事发,上令鞫之,得实丑状。诏削籍,配隷商州禁锢。迎,钱俶之姻也。俶屡请于上,乃改是命。 竟有这等丑事,《实录》还记载下来,真不愧是实录。   (1回应)

    2013-03-22 22:31:51   2人喜欢

  • 大中祥符九年

    卷二六至三五 起太平兴国八年六月尽雍熙三年二月 (983.6-986.2) 卷四一至卷四五 起雍熙四年五月尽端拱元年九月 (987.5-988.9) 卷七六至卷八〇 起至道二年正月尽山陵 (996.1-997.3) 涉及在此期间死亡的宋初大臣事迹,需要按照日期找出其附传,明确记载出处。

    2024-07-17 23:58:47   3人喜欢

  • 新橋

    注7释 大横叶繇 引《石林燕语》似不当。按“大横”《史记·孝文本纪》:“出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大横为龟卜卦名,后大横即为得帝位之典故。 这里不得不再次指出本书下册中小小的疏失, 812页 杜绝田猎,玄元之虑发狂也 玄元为老子,“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唐封老子玄元皇帝,当加专名线。 811页 系象不能赜其微 系象当加书名号,《易·系词》、《象传》。 809页 还淳反古,如指...   (1回应)

    2013-03-30 21:26:38   2人喜欢

  • 新橋

    寿星见丙地 丙地未释。按丙地是巽位,东南。《通考》二九三《象纬》:星出东南丙位,如太白。

    2013-03-18 13:59:17   1人喜欢

  • 新橋

    太宗端拱藉田,部分所用耕具,乃借自民间的实物。 这就比较好玩。其实这次行礼的农具,大抵属于礼器范畴,不会用老百姓的物件,只不过借他们的做事先演练而已,据《开宝通礼》,藉田的农具,天子以至庶人,皆有规制,端拱藉田虽然没按照《通礼》去制作,但规格只能更高,而不会低。因为《通礼》阶段的藉田还不是大祀,端拱亲行才升为大祀。

    2013-03-17 20:10:20   2人喜欢

  • 新橋

    这里提到端拱元年八月太学博士讲《泰卦》,引用了程氏《易传》解释主旨,不太合适,那个时候一般都用王弼注,当时人讲《周易》,也大都据王注。又,这里看到上六“勿用师”三字,就说暗合了太宗疲于对辽用兵的心态,那么初九“征吉”、象传“志在外”又当如何解释?所以没必要做这样的过度诠释。

    2013-03-28 14:26:05

  • 新橋

    怀九有于胥庭 太古帝王赫胥氏、大庭氏并称胥庭,当加专名线。《后汉书·王充等传》论“世非胥庭”,李贤注:“赫胥氏、大庭氏,并古之帝号。” 211页同此。546页注引田锡《藉田颂》序华胥、大庭亦同。153页“道超轩昊”,轩、昊也该加专名线,轩辕、太昊也是人名。150页“绍勋华之正统”按“勋华”当加专名线,勋、华即放勋、重华,尧名放勋、舜名重华。662页谢庭兰玉,“谢”当标专名线。点出裴启《语林》。又668页阳秋正气,...

    2013-03-21 22:49:00

  • 新橋

    李至上言的内容,其实是对祭祀用祝版上皇帝对自己身份书写的建议,这里完全没有注释,读者是不会看懂的。似乎应该把《太常因革礼·总例》上李至那段话的全文作为注释,差可明白。 第667页 这里解释郊祀,引《朝野类要》,不太合适。因为《类要》提到“如昔时北郊祀后土皇地祇”云云,显然是针对神宗以后的礼制,北郊自元丰时才有正式的议论,此前的郊祀都是南郊。此处的郊祀更为具体,就是至道二年正月的南郊。

    2013-03-17 20:19:23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宋太宗皇帝实录校注(全三册)

>宋太宗皇帝实录校注(全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