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与传播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yueryueryue 2018-03-15 14:27:33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伊尼斯就是一本活的参考文献。

  • 9 Y I 2014-07-08 14:46:30

    非!常!难!读!

  • 2 自娱者小五 2018-01-23 22:17:07

    2015年读过一遍,当时完全不懂,这次情况好了些,不过还是很费力,不到两百页读了5天左右,大概能理解所谓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媒介宣传的特征,以前还真的没有想过去这么理解宣发和传播,其他的仍然很模糊,太晦涩了…但愿下次更好一点吧。

  • 3 卡拉马佐夫 2017-12-28 13:13:30

    从书的内涵来说是具有开创性的,开媒介生态学派之先河,媒介时间和空间的偏向是重中之中。但这本书原来副标题是帝国经济史,如果这真只是经济史的著作话可能也不会有今天这般影响吧。中文部分,可以想象的是,诸多复合句被拆散为了一句句短句,读起来支离破碎,辛苦何道宽老师了。

  • 2 有腿毛的大白菜 2015-03-12 16:42:07

    伊尼斯此本著作每一句都是一个论点,需精细啃食。

  • 2 段段 2018-02-09 23:17:12

    虽然人类拥有了更加“高级”的传播媒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文明就能因此取得更大的进展。现代人类文明逐渐沦为地理扩张的信徒,但却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逃兵。

  • 1 大雄 2018-10-10 15:10:00

    伊尼斯还是延续了传播偏向论,用媒介分析了古代文明的兴衰,其中还突出了书面传统与口头传统。这让我想起中国的文言文和口语之间也存在着鸿沟,“文言”是指先秦时期的口头语言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后期的文言文都是在模仿上古“文言”。而口语因时而变,“文言”较为稳定,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就越来越大,不知道有没有传播学者研究这个。此外,讲到纸和羊皮纸的时候,尽管纸的使用已经不断被扩散,但修道院继续支持书写缓慢且昂贵的羊皮纸。这和现代的电子文档和实体书籍多么相似,电子文档使得文字更容易传播,而实体书籍占据空间不易共享,一整座图书馆的藏书也许只需一个U盘便能囊括,也许在未来的传播学研究中,这段历史会和纸与羊皮纸的故事并列。

  • 3 如是我闻_一时 2019-03-17 20:22:07

    很棒的书 怎么个棒法呢 读了三年!

  • 0 Zn 2021-12-16 10:48:17

    econ history真有意思(

  • 0 江河 2022-11-23 16:43:35 四川

    感觉在读历史书,并且在讨论政治,帝国变化如果塑造媒介变化,媒介变化如何影响帝国。好难读啊,感觉和传播的偏向讲的东西差不多啊,读完后,好像什么也没有留下。但参考文献是真的多

  • 0 沐雨辞乡 2022-09-28 17:18:57 北京

    翻译不错。但读起来不是很喜欢,不太理解“口头传统”指的是什么,也不喜欢口头—书面的二元论,以及背后蕴含着的民主—集权的二元论。时间和空间的二元论,也没太懂。不过这种跳脱的思维方式确实被麦克卢汉继承了。

  • 0 试问卷帘人 2022-10-02 21:56:38 江西

    大二时首读,对媒介的时空偏向论,以及对媒介的依赖性对古代帝国政治宗教力量的影响令我叹为观止。博一再次接触时,对口头传统和书面传统的连续统/光谱性质有了更深的理解。

  • 0 啊么吸溜 2022-04-21 10:43:15

    看待传播与政治之间关系的视角非常经典,非常独到,但现在不一定适用了。他老人家如果知道现在有一个媒介能联通全球、完全不必考虑时空隔阂,估计会立马跳起来把这本书再写10章。

  • 0 周游多吃点儿 2022-10-09 19:07:34 北京

    太冗余了,必须从陈词滥调的文明正史里找到关于媒介的论述。某一媒介、组织和帝国具备何种偏向从未说明,史实的并置根本不能推导出他的观点。浅举几个反例:宗教组织为什么是时间偏向?都狂热到大洋另一侧了;石头这种笨重的媒介为什么在闪米特文明中是空间偏向的,苏美尔文明的泥板又该作何解释;报纸和广播当然是时空同时偏向啊。

  • 0 莎人主义接班人 2022-10-23 09:34:54 山西

    1.从波兹曼到麦克卢汉再到伊尼斯,真是一个比一个难懂,如果说麦克卢汉是写作手法难懂,伊尼斯就是纯粹的难懂,薄薄的的一本书信息量爆炸,我全程只靠高中那点历史知识硬撑着,一百多页就讲了几千年的历史,而且基本上都是精确到年份的,伊尼斯真的厉害 2.千万不要被章节迷惑了,章节只是不同的主题而已,真正的分界线是各种论点,这些论点需要自己留心,每一个论点都会重新开启一个时间线,只有意识到这一点读的时候才不会乱。

  • 0 刘伍陆柒 2024-02-06 15:46:28 辽宁

    连带着恶补了世界史,然而还是看得十分痛苦。90%精确到年份的史料堆砌+10%的结论(是的没有逻辑论证),加之缺乏润色的潦草翻译,成功让读过的人收获一种绞尽脑汁但还是只能说出读之前就大概了解到的核心观点的感觉。(一想到要写这本书的读书报告我就恨不得拿头撞墙…… 麦克卢汉:“他(伊尼斯)的探索,用的是一种洞见的模式,其包装是不适合消费者口味的。他期待读者去完成他忽略的一个又一个发现。”懂了,伊尼斯的书根本就是写给学者让人家激发灵感的,我等普罗大众还是别妄想能读懂了🥹。可讽刺的是,伊尼斯的目的却正是打破知识的专门化和大学的知识垄断?

  • 0 书翎 2024-02-02 10:48:45 广东

    還得是史家讀起來夠味,大開大合,全然無關知識的攝取。“促進帝國毀滅的正好是知識壟斷的成功”。囿於一方小天地三言兩拍欲說還休以彰自由之思想反倒真正顯得沒文化了

  • 0 2022-08-30 11:48:50 江苏

    翻译流畅消解了内容的迷糊。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