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出版精品读物信息(2016) (半嶋·不响)
- 夏可君的图书豆列 (夏可君)
- 哲学美学 (金匠)
- 书法研究 (未堂)
- 2013艺术理论 (mia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书写的逸乐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书写的逸乐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矿泉水 2015-03-31 17:53:14
书写与事件 有启发
0 有用 艾吉奥 2015-06-04 12:05:56
夏可君用欧陆哲学解读中国书画,试图创立书写性元概念,区别于西方的抽象性逻各斯文字刻画,从而打开汉字在复杂现代性语境里的新可能性。不过同是哲学博士出身的姜宇辉可能做的更好,没有此书作者那么飘忽。
2 有用 风后 2015-12-10 20:17:56
夏老师对于中国艺术的思考许多在这里。思考方式还是现象学的路子。 话说我老早觉得中国山水的“散点透视”是乱讲,原来夏老师也那么觉得。不过这书内容前后有时有重复,也难怪夏老师,毕竟许多无知草民读书不认真,你得一遍又一遍地讲他们才能意识到这是重点。
1 有用 Gouerwa 2022-01-11 21:49:19
夏可君试图以“书写性”理论走出西方与东方共同的时代困境,结合中国气感与西方光感,对书画同源的古典资源进行现代性转换。事件、铭写、迹象、踪迹、外展、播散,理论渊源一目了然,并且明显在模仿老师南希的写作风格。整本书读起来稍微有点装神弄鬼、故弄玄虚且虚无缥缈的气息,整体框架搭建在西方后现代哲学与中国古典传统的书法、山水画、水墨之间,常常有一些灵光闪现的对照,也有一些不着调的比附,对西方理论的阐述很少,几... 夏可君试图以“书写性”理论走出西方与东方共同的时代困境,结合中国气感与西方光感,对书画同源的古典资源进行现代性转换。事件、铭写、迹象、踪迹、外展、播散,理论渊源一目了然,并且明显在模仿老师南希的写作风格。整本书读起来稍微有点装神弄鬼、故弄玄虚且虚无缥缈的气息,整体框架搭建在西方后现代哲学与中国古典传统的书法、山水画、水墨之间,常常有一些灵光闪现的对照,也有一些不着调的比附,对西方理论的阐述很少,几乎拿来就用,理解起来门槛较高,而且表述很“灵动”,难于把握,对古典传统的征引和讨论似乎显得“专业”,又要求额外的古学修养,读不懂似乎也只能怪自己学力尚浅。 (展开)
0 有用 棲硯 2023-06-28 16:20:04 云南
生命场域,图像记忆。由此而回溯出一个无限熟悉却又无比陌生的文化诗学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