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真得很佩服这种几乎什么理论都不用,全靠艺术分析结撰的文章。恐怕我辈早就失去了这种慧心了。张晖书端题识:“如此佳著,竟得于太平南路一小书店,而平日百觅不得。世间缘分真不可强求。崇明张晖。”他大概想不到多年后我捧读此书的快乐跟他一样。
上世纪之古代文学研究,多无“文”无“学”,徒为zz皂隶,进行简单比附。此书颇有野心,力去“以史证词”“反映论”之陈说,恢弘词体,抉微探幽,识鉴不凡。唐门多士,想见风华。
纯粹的文学研究,但一不小心就容易流于赏析
前三章可看性强。
词集笺注与文本细读体贴入微,颇见功力,是真有文心者。用文本结构之精密剖析来反驳常州词派以来的实证主义批评,但最后还是落入模糊的知人论世式“成因”分析里。心理学理论的引用和审美中介论的坚持,可见出八十年代思潮的印记,最后还引用了张隆溪八十年代初对英美新批评的介绍,这本书可以说是传统词学与八十年代理论结合的珍贵遗产了。
非常棒的一本研究著作,用“一边煎熬自己,一边滋润自己”来形容碧山情状,十分恰切。1,分析词作到位,精深华美。2,运用恰当的对比,以见碧山词意象形态的独特。3,对其词作手法特征进行追踪溯源。4,从外在(环境)与内在(心境)两个方面分析成因,能够使人信服。
附录可见作者的文献功底,正文可见其蕙质兰心,偶用几句西方理论,除引论对比了浙派、常派两家之得失,点明研究主题,从意象形态入手透视碧山词的风格特点与其总的心态。正文部分,是非常好的文本细读,感觉受沈祖棻《宋词赏析》影响很大,但是更加细致,并在细读中勾勒出碧山词意象形态的三重特点,虽然她所谓意象形态现在很少这样用,但是她的分析特别有助于理解碧山词。这才是真正的文学研究,从文本出发,解读词人心态。现在的很多论文,其实都是文学的外围研究,没有深入文本本身,忽略了文学所特有的艺术特质。
解词精当,可无愧于师。全书安排布置不甚惬人意,“意象形态”一词取用似欠考虑,毕竟是有年头的论文了。
> 碧山词研究
9 有用 髯 2019-12-01 20:21:08
真得很佩服这种几乎什么理论都不用,全靠艺术分析结撰的文章。恐怕我辈早就失去了这种慧心了。张晖书端题识:“如此佳著,竟得于太平南路一小书店,而平日百觅不得。世间缘分真不可强求。崇明张晖。”他大概想不到多年后我捧读此书的快乐跟他一样。
2 有用 去年胜赏曾孤倚 2021-10-19 12:43:25
上世纪之古代文学研究,多无“文”无“学”,徒为zz皂隶,进行简单比附。此书颇有野心,力去“以史证词”“反映论”之陈说,恢弘词体,抉微探幽,识鉴不凡。唐门多士,想见风华。
0 有用 喝水没烦恼 2021-11-18 09:18:23
纯粹的文学研究,但一不小心就容易流于赏析
0 有用 砂原君 2020-03-04 10:21:28
前三章可看性强。
0 有用 已 銷 注 2021-02-17 23:54:24
词集笺注与文本细读体贴入微,颇见功力,是真有文心者。用文本结构之精密剖析来反驳常州词派以来的实证主义批评,但最后还是落入模糊的知人论世式“成因”分析里。心理学理论的引用和审美中介论的坚持,可见出八十年代思潮的印记,最后还引用了张隆溪八十年代初对英美新批评的介绍,这本书可以说是传统词学与八十年代理论结合的珍贵遗产了。
0 有用 行歌 2019-01-12 09:34:13
非常棒的一本研究著作,用“一边煎熬自己,一边滋润自己”来形容碧山情状,十分恰切。1,分析词作到位,精深华美。2,运用恰当的对比,以见碧山词意象形态的独特。3,对其词作手法特征进行追踪溯源。4,从外在(环境)与内在(心境)两个方面分析成因,能够使人信服。
0 有用 潇湘烟雨客 2019-12-11 22:00:08
附录可见作者的文献功底,正文可见其蕙质兰心,偶用几句西方理论,除引论对比了浙派、常派两家之得失,点明研究主题,从意象形态入手透视碧山词的风格特点与其总的心态。正文部分,是非常好的文本细读,感觉受沈祖棻《宋词赏析》影响很大,但是更加细致,并在细读中勾勒出碧山词意象形态的三重特点,虽然她所谓意象形态现在很少这样用,但是她的分析特别有助于理解碧山词。这才是真正的文学研究,从文本出发,解读词人心态。现在的很多论文,其实都是文学的外围研究,没有深入文本本身,忽略了文学所特有的艺术特质。
0 有用 事有難言齋主人 2019-11-28 14:43:24
解词精当,可无愧于师。全书安排布置不甚惬人意,“意象形态”一词取用似欠考虑,毕竟是有年头的论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