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 短评

热门 最新
  • 33 何丽丽 2011-03-30 20:03:23

    我看完之后的直接观感居然是恐惧……好吧。左拉的人物塑造能力很强。每个人不是扁形的,这是最强大的地方。其次就是我觉得这个真的不是歌颂劳工与资产阶级的伟大斗争史的。因为他把革命很残酷暴力不可控的一面揭露出来,同时也质疑了革命领导者的初衷和资质。

  • 18 静之禅 2012-06-28 23:09:54

    文字很细腻,如果我国的作家也能为矿工写一部小说,就更令我感动!

  • 15 马自挂 2011-09-28 22:07:43

    自然主义真是………………我居然花了将近一个月才读完这本书……

  • 6 安提戈涅 2021-01-26 11:36:47

    《萌芽》比较全面地呈现出自然主义的优缺点,实际上也是左拉个人风格的长短处:善于写个人、拙于写群体,善于写静态、拙于写动态——艾蒂安在矿井的生活细节、情感细节完成度都很高,与卡特琳在矿难中的最后结合非常具有浪漫主义气质,毕竟左拉早年也是熟练背诵雨果《欧那尼》、《克伦威尔》的文学青年,但是一涉及到群体叙事,就显得刻板和单一,罢工暴动的场景颇可以和狄更斯《巴纳比鲁奇》对看,两位作家在处理相似的宏大暴力场面时都未能摆脱文字本身“不可视”的缺陷,因而对动态场景的捕捉也就强于弱态景观的呈现。《小酒店》中,热尔维斯感到饥饿,但是左拉却接着写她找到一个男人,而《萌芽》中,艾蒂安、沙瓦尔、卡特琳三人在矿难中濒临饿死之境,却依然通过性欲来表现绝望,在左拉的情欲世界中,性欲恰恰是与饥饿而非饱暖联系在一起的。

  • 4 LSQ 2015-01-08 15:18:21

    那是个没有星辰的夜晚,阴沉漆黑。光秃秃的平原上,有个男子沿着从马谢讷到蒙苏的大路孤零零地走着,这是一条十公里长的石子路,笔直地从一大片甜菜地中穿过。天色黑得甚至连面前黑黝黝的土地都看不见;三月的寒风呼啸着,好像海上的狂飙,横扫着沼泽地和光秃秃的开阔地,冰冷刺骨,他这才感到这里是广漠的平原。举目望去,夜空中不见一棵树的黑影,脚下的石子路犹如笔直的防波堤,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雾中伸向远方。

  • 1 废宅朋克少年遊 2011-09-12 16:55:34

    (黑科图书馆)虐的人喘不上气

  • 1 #暗蓝# 2018-01-08 14:47:25

    看404司机不如看这个。萌芽所具有的力量,附身于乌合之众,所以冲破,也毁坏一切。任其发展确实可以颠覆黑暗,盖上盖子希望也会被湮灭。

  • 2 心里的小雨 2018-04-08 19:41:50

    不谈别的,首先写的就很有感染力,几乎都要哭了,有产者们假装工人们要来了,扮演着小心翼翼,担惊受怕的场景记忆犹新。从此小说技术可以正式走向现代了吧。 最后在矿井中的场景很好。 P.S 有种《子夜》的错觉…

  • 2 流浪R 2017-02-13 22:04:52

    其实对艾蒂安的描述特别有意思,他带领人们反抗,又逐渐离开自己为之反抗的位置。比如这一句:“他好像没有被人民吞掉,而是登上了讲台,同人民庆祝胜利”。仿佛是一个预言,在这个萌芽们打倒了资产阶级成立新社会的过程中,新的获利阶级又形成了并更加牢固地压制在了这些贫苦的“萌芽们”头上。是的,勇士变为了恶龙。

  • 2 小悬子 2014-12-31 17:03:49

    2014.12.11 ~ 2014.12.31 没有料到竟然还残存着理解、怜悯、克制、宽容和温情,它们的存在显得如此不真实,但又如此美丽。译序的最后一部分简直是对左拉的亵渎,不过想来译者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吧。

  • 2 泡菜汤拌饭. 2019-06-06 16:40:12

    邻家的小男孩吃葡萄时总把葡萄核埋在装满土的花盆里,“我”告诉他只有用葡萄藤插栽才可以中出葡萄,小男孩的回答出乎我的预料,他说他想创造奇迹。小男孩为了看葡萄发芽,不去帮父亲买油,遭到了父亲的责骂,父亲把他的小花盆摔碎了。几天后,我看到一个小女孩竟也想用葡萄核种葡萄,小男孩走上前去劝阻,小女孩却说她想创造奇迹。几天后,女孩的葡萄发芽了!院子里的孩子们都跑过去看,只有小男孩躲在一边哭,他告诉我,葡萄藤是女孩父亲插下去的。

  • 0 2014-01-11 18:16:34

    : I565.44/4150-77

  • 1 雪婴 2020-07-30 15:00:13

    “假如旧社会已不复存在,连它的残屑都被扫除得干干净净,难道就不用担心新世界也会慢慢地滋长出原来的种种不公正?有些人病病歪歪,有些人身强力壮;有些人比较愚蠢,比较懒惰;有些人比较聪明,比较灵巧,前一类人不是又得沦为奴隶,后一类人不是又得依靠一切来养肥自己吗?于是,面对着这种苦海无边的惨景,机器匠恶狠狠地大声喊道,如果公正不可能和人类共存,那就得让人类在地球上消失。腐败的社会有多少,就应该消灭多少,直到把最后残存的统统铲除干净。”这本书真的太好看了!底层矿工贫穷而没有尊严的生活。场景写得很好。这不就是当今社会吗?希望把那些有产者都打倒,重新分配财产,呵呵,财富的分配是多么不公!自然主义真是敢写,哪个作家敢写这种赤裸裸的人性,真实人生呢?家族,场景,遗传。左拉关键词。比巴尔扎克更勇敢更直露,我喜欢

  • 1 谍战少女曾志伟 2016-10-02 23:11:30

    技巧没得说,臻于完美,自然主义帮了大忙。相较于结尾处左翼现实主义作家式不切实际的社会主义乌托邦幻想,左拉对集体无意识中非理性因素的深度开掘,人性原欲的不可控与暴动中民粹主义的丑恶反而凸显,夺去本意宣扬的无产阶级思想的核心地位,撼动革命叙事的神圣性与合法性。幻想的完美共同体不会来到,革命本身却成为目的。保守力量带来的伤害,相较于激进运动造成的流血根本不值一提。

  • 0 bs 2013-02-16 20:51:58

    左拉的非暴力不抵抗

  • 0 雷貝卡 2009-02-24 22:35:26

    在如現實主義一般關註現實生活的同時,更多地着筆於人性的真實描寫,不一味粉飾。

  • 0 杜鹏 2013-09-10 07:17:33

    所谓自然主义的开山鼻祖不过如此 要不是上课要求 我他妈的才不读呢

  • 0 饺子就吃茴香馅 2008-08-21 09:51:25

    此萌芽非彼萌芽。。。。。。

  • 0 alice是老巫婆 2008-04-01 17:42:35

    很典型的法国小说,象法国的电影一样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是法国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