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痛录 短评

热门
  • 22 shumi2 2013-10-15 08:36:40

    真正的忏悔录。剖析老公杨述的那一章点明了她那一辈人的真正的绝望;初版的文字截止于89年春天。。。

  • 35 大甜甜~~ 2013-06-15 01:12:14

    晚年周扬的那一段戳中了我。韦君宜看得深刻,人情世界的大伪根本没有随着“文革”的结束而结束,它还在纠缠着中国文人的心灵。

  • 28 xa.sunf 2020-06-24 12:46:32

    一直就想知道,从解放前抛弃一切加入党,全身心投入新中国建立的那些热血青年,当他们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不断上演的荒诞、残酷、卑劣的运动斗争时,国家民族遭受他们所未想到的毁灭时,心里做何感想?有没有后悔? 思痛录部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让我们看到党内部人员真实的心理状态。她们曾经火热过,投入过,经历过,悔悟过。然而,新来者们有没有吸取教训?仍然要经历这悲哀的循环?

  • 19 Booking2023 2016-05-08 14:34:39

    这本书是2012年新版思痛录,补录了思痛补录,就是一些怀念故人的文字。作者从1976年开始写思痛录,直到1998年才在大陆出版,朱学勤所说的“思想界小阳春”就是这个时候。这本书重点写了建国初期的政治运动,从批判胡风到反右到大跃进到文革,文笔谈不上多好,平白的叙述倒是让人感到真实的战栗。左派们不喜欢毛时代知识分子的受难者腔调,大概是没有与他们共情,想在历史之外臧否那些复杂的人与事是容易的,而能设身处地考虑他人情感是难的,即使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也不该无视这些客观存在的伤痛。没有经历过巨大的理想主义崩溃的幻灭感的人,不足以评论这些痛苦的往事。

  • 18 东林君 2017-04-25 15:49:57

    老来失道亲豺虎,却道支撑二十年。其实拐弯抹角说来说去就是那个人呗,新衣的皇帝。反思绝对比不上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毕竟阿是专业的,一个人的回忆再怎么情真意切,也不够深。

  • 3 通灵顽石 2024-04-21 17:51:06 北京

    难评,但至少她写下来了。其实作者的城府和揪人本领早在30年代就初见端倪,所以她后来的所作所为也不奇怪。犯错-顿悟-悔改-再犯错-再顿悟-再悔改,老套路了。

  • 11 乞力马扎罗的雪 2019-10-26 09:38:31

    满页都着吃人,如果能像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样搞一堵墙,写满遇难者的名字就好了

  • 4 齐物秋水 2014-02-05 12:39:39

    补录部分也很好。这样有良心的书太少了。

  • 8 小北 2013-10-04 15:45:50

    近两年陆陆续续读了些建国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关于各种运动的书。早些时候可能是缺少心理准备,有的文字不忍直视,看过后那种画面感始终留在脑子里,几天挥散不去。那时很想找人说说,但除了家人,大多数人的反应都很冷漠。不知是“运动后遗症”,还是思想的早衰,总之那份震惊是自己慢慢消化掉的。带着心中的疑问,继续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对那段历史的解读不再停留于表面,书中的欲言又止反而提供给我独立思考的空间,从单纯的归咎于历史车轮不可控的运转,转而到观察时代中有血有肉的个体,思考让我发现人在绝望中的一点能动性,而这一点点电流与火花,便能让人在拥有生命的同时拥有自己。人生漫长,或许过于漫长,活着容易,善良的活着却不易;人生如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快乐不难,平静一辈子却难。人生中的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反思才是财富。

  • 5 俱往矣 2018-05-24 15:13:18

    2018.5.24 晴 蜡炬成灰,孤愤直抒。 痛定思痛,良心乃安。

  • 5 小肖 2018-12-14 13:29:12

    浮光掠影的中共运动史,连缀起来不成章句,破拆下来不成片段。比起《夹边沟》《定西》来说,少了人物的串联和事件的串联,也很少有思想的火花闪烁。

  • 6 胡不归🌈 2018-09-27 16:57:02

    对《思痛录》的评价大都谈论的是韦君宜的书写姿态,作为从延安一路走来的红色贵族如何揭示一段左翼知识分子从延安抢救失足者直到八九耀邦死后呼吁民主的心灵演变史,在此韦君宜凭她诚挚的自剖成功掳获了读者的好感,豆友总结的一句“多么痛的领悟,你曾是我的全部”形象概括了共产主义信仰者九死未悔的悲哀,也是这本书感动人之处。但就文学本位而言《思痛录》能达到的艺术水准很低,言辞嘈杂文笔粗劣,材料裁剪架构十分凌乱,由点滴人事衍生出的思想体悟也很简略浅薄,像是三姑四婶坐在炕头上边嗑瓜子边叽叽呱扯闲话再偶尔感慨两句,其实是很辜负了韦君宜这样的典型人物的。韦君宜与齐邦媛同为南开中学的高中生,一位考上清华,大一就跑延安去了;一位考上武大,潜心读书修学。对比《思痛录》《巨流河》,两者在近现代民族文化史上达成的高度,高下立判

  • 2 阅微草堂 2014-01-20 03:45:37

    革命时代人的真正的含义:个人自由置于了国家和民族自由的范围之内。。感动中,没有他们,我们???1982年,一个在美国做的好的学者说:其实,真正的精英是在国内干革命的同学!!为了大家而忽视了小家的人值得我们祭奠。中国式忏悔录!

  • 6 judetheobscure 2014-11-25 22:16:38

    悲惨丑恶、残酷暴虐到令人发指的一出连台闹剧、惨剧、荒诞剧

  • 2 澜声 2013-03-25 21:24:08

    每一个接受过高中历史教育的、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大概的框架上的了解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我觉得读历史最重要的就是要反思,同时历史的意义也正在于此。读完《思痛录》,我觉得我可以更好地、更辩证地看待中国历史了。

  • 2 Fred001 2015-11-17 00:19:06

    还是流于简略

  • 0 bookbug 2013-04-02 10:39:29

    读过两个版本的老版

  • 1 passerby08 2022-11-16 16:53:45 广东

    文字水平不高,拉拉杂杂,逻辑凌乱。

  • 1 库克床长 2024-07-28 23:43:08 湖北

    新中国前三十年毁掉的绝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三十年,不是老一辈革命家工作的机会,更是毁掉了一股子精神。到了70年代末,经济可以改革开放,人才可以继续培养,可是建国一代的精神就那么断了,这其实是最可痛惜的!

  • 1 松谷 2017-04-09 09:46:42

    文字杂密,单纯控诉,不够深刻。容易让人看不下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