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民國二三十年代,大陸社會生活、思想、民情風俗等形形色色的寫照,讀來歷歷如繪,別有一番感受。
本書收錄〈童言無忌〉、〈公寓生活記趣〉、〈更衣記〉、〈到底是上海人〉、〈談女人〉、〈談跳舞〉、〈談畫〉、〈談音樂〉等二十九篇散文。有童年經驗、生活雜感、特殊觀念及對藝術的體會欣賞。其中〈自己的文章〉分析自己創作的理論及風格,〈談女人〉把女性的特點寫得入木三分,〈更衣記〉寫各個年代的衣著風格……均為後期評論者研析張愛玲的重要資料。
流言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張愛玲
中國的傳奇才女,本名張煐,1920 年出生上海。
她的父親張志沂是個傳統的文人,注重古文、時文,但是因為處在新舊時代的交替,他只能當一個遺少;他沉溺在西方物質的享受:住洋房、坐汽車,和中國祖先的特權:抽鴉片、娶姨太太。而她的媽媽黃素瑩留學歐洲,於是張愛玲就在這種既傳統又現代、中西文化互相衝擊的還境下長大。所以她所寫的小說都籠罩著淒涼的氣氛,她同情舊家族鐘苦苦掙扎的男女,寫出他們的心聲。
張愛玲在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的小說震動文壇,是四十年代上海最紅的女作家。五十年代,張愛玲已完成她最主要的創作,包括 《傾城之戀》、《金銷記》、《赤地之戀》 、《半生緣》等等。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和頹廢的大城市中鋪張曠男怨女,演義著墮落及繁華。
張愛玲的小說吸引人,她的感情生活也是大家注目的焦點,最令大家津津樂道的是她和胡蘭成的愛情傳...
張愛玲
中國的傳奇才女,本名張煐,1920 年出生上海。
她的父親張志沂是個傳統的文人,注重古文、時文,但是因為處在新舊時代的交替,他只能當一個遺少;他沉溺在西方物質的享受:住洋房、坐汽車,和中國祖先的特權:抽鴉片、娶姨太太。而她的媽媽黃素瑩留學歐洲,於是張愛玲就在這種既傳統又現代、中西文化互相衝擊的還境下長大。所以她所寫的小說都籠罩著淒涼的氣氛,她同情舊家族鐘苦苦掙扎的男女,寫出他們的心聲。
張愛玲在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的小說震動文壇,是四十年代上海最紅的女作家。五十年代,張愛玲已完成她最主要的創作,包括 《傾城之戀》、《金銷記》、《赤地之戀》 、《半生緣》等等。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和頹廢的大城市中鋪張曠男怨女,演義著墮落及繁華。
張愛玲的小說吸引人,她的感情生活也是大家注目的焦點,最令大家津津樂道的是她和胡蘭成的愛情傳奇,雖然短暫,卻也轟轟烈烈。晚年,張愛玲獨居洛杉磯,她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感。
1995 年 9 月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而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遺願,在她生日那天將她的骨灰撒在大平洋,結束她傳奇的一生。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爱 -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爱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流言"的人也喜欢 · · · · · ·
流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8 条 )



“大”时代的都市“小”记趣:张爱玲《流言》的都市书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张爱玲《流言》的引文只标注页码,其他书目的引文标记详细的著作信息及页码。) 《流言》是张爱玲的第一部散文集,也大致是她最为重要的一部散文集,1944年12月出版于上海。在这部散文集中,话题广泛,或谈论女性,如《谈女人》《有女同车》等,或探讨写作,如《存稿》《论写... (展开)
编辑手记:《传奇》未完,《流言》不散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2)9.1分 7342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8.8分 14947人读过
-
花城出版社 (1997)8.5分 4056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8.8分 285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流言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blush 2008-07-22 13:35:13
2008.06.28. 購於旺角樂文
0 有用 泽漆 2018-06-09 01:29:40
专栏式小品,不苦也不热,在周氏兄弟外别开一径。不似小说那么费尽思量,所以停匀有当。从掌掴和病中的记忆漫衍……烬余的人,也许那次之后她再没哭过。
0 有用 Mr Wayfarer 2021-06-21 19:59:56
初中时读
0 有用 vision 2017-08-23 14:22:05
我的散文入门书,起点这么高,看不下其他了。卡尔维诺说经典就是我在重读的书,这无疑是其中之一
0 有用 贺来贤贤 2018-01-23 23:27:22
【2018008,kindle】妙极。“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又如,他们多是注重人生的斗争,而忽略和谐的一面。其实,人是为了要求和谐的一面才斗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