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奴役与自由的书评 (10)

囚智 2015-11-02 20:58:58

邓晓芒:人的坚强与软弱——关于《人的奴役与自由》

近读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深为其中的真知灼见所激动,但同时也有某种失望。我虽不能说,他所想到了的我都已经想到了,但至少,我所未能解决的问题,似乎他也同样未能解决。 别尔嘉耶夫对“个体人格”的分析,特别是对其个体性与共相(具体共相)的关系的分析,真是十...  (展开)
囚智 2014-05-21 23:27:25

别尔嘉耶夫思想概述

在别尔嘉耶夫的哲学思想中,他自认为最重要的是:自由高于存在(指巴门尼德的存在),精神高于自然,主体高于客体,个体人格高于共相-普遍的事物,爱高于规律。而其中最基本的又是自由与客体化的相互对立。 在他看来,客观的现实是不存在的,存在着的只是由精神的某种意向所产...  (展开)
J.T. 2018-07-15 22:46:07

别老师的人生观

别尔嘉耶夫出生于贵族,看样子一辈子也没有考虑过柴米油盐的问题,于是他所关心的生活方式,自然是他所关心的生活方式。而他所关心的生活方式,貌似就要寻求一种精神上的飞升,因为物质上的需求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所以,他提出,人的存在,就是要要做一个精神贵族,从世俗人...  (展开)
囚智 2016-04-18 09:03:26

《人的奴役与自由》札记(谷训涛)

《人的奴役与自由》札记 谷训涛 2009年于云南民族大学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1874-1948年)像其他伟大的俄罗斯思想家一样,以其痛苦的思索反思人在现代世界中的不自由地位,认为人不能归为社会或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独特性在于他具有个体人格,个体人格具有独特性、差异性、不...  (展开)
闲知 2008-11-04 20:06:51

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当然不懂俄语,但对照读的时候总感觉比城市出版社的那本要来的顺畅。 别尓嘉耶夫的论述让我想到了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开篇的那句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这是关于“人”的本体体认。对于一切的不自由,...  (展开)
Я.К. 2018-12-13 16:40:59

读后札记

个体人格不能来自于自然,因为倘若来自自然,它就受制于社会学生物学了。个体人格自成一个完整的宇宙,永远也不能是某个恢弘整体的一部分。 社会学层面的人仅仅是表层的人,个体人格可是无意识的根基,理性仅仅是其携带物而已。 个体人格是主体中的主体,是抗拒客体的存在,个...  (展开)
awiceno 2012-05-12 23:20:39

站在高处说话的人

刚才和妻子说起这本书,我还念了开头的一小段,人是一个谜什么的,我突然有感,说,这种语气和口吻,感觉作者像拿腔作势故作深沉,或者说像站在高高的地方和我们说话。如果是个分量轻根基浅学识不很深的人,一张口,说的话稍微“轻”那么一点,就会让人觉得故弄玄虚,不值一哂...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芦花的秋天 2023-10-14 03:14:12

爱欲和性欲部分

看了爱欲性欲部分,基本感受是: 基督教的苦行禁欲主义导向:性是非个体性的种族繁衍的工具,是对个体人格的泯灭。情爱是个体人格的彰显,而性则不必然与个体人格联系。性是奴役人的最深沉的孽根。情爱是永恒的体现,突破了决定论的世界,正因为其纯粹的美,爱常常伴随着毁灭和...  (展开)

订阅人的奴役与自由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