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orman Smith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副标题: Alcohol, Opium, and Culture in China's Northeast
出版年: 2012-10-8
页数: 272
定价: USD 99.00
装帧: Hardcover
丛书: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ISBN: 9780774824286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副标题: Alcohol, Opium, and Culture in China's Northeast
出版年: 2012-10-8
页数: 272
定价: USD 99.00
装帧: Hardcover
丛书: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ISBN: 9780774824286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metamorphosis)
- Food Studies (廖芜)
- History of Modern Manchuria (sanbilly)
- 厄月之书 (維舟)
- 英文人文社科书籍备忘 (#1748)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6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Intoxicating Manchuria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 2016-09-01 17:00:40
文化部分讨论很少,主线是伪满洲国时期人们对酒和鸦片的看法与做法。前两章描述了古代历史和满洲背景。中间三章论酒,初期各公司把酒和医疗以及现代化生活相连,后来随着局势变化民族主义兴起,大家转而责备饮酒与懒惰、病弱说辞等相连。最后三章谈论鸦片,第六章谈论鸦片馆的女招待,性别问题喧宾夺主。而后是控烟运动,谈了各式戒毒机构、各式“无痛高效”的戒毒药物。很多现象和现在极其相似,如各式吹嘘疗效和逼格的广告(对应... 文化部分讨论很少,主线是伪满洲国时期人们对酒和鸦片的看法与做法。前两章描述了古代历史和满洲背景。中间三章论酒,初期各公司把酒和医疗以及现代化生活相连,后来随着局势变化民族主义兴起,大家转而责备饮酒与懒惰、病弱说辞等相连。最后三章谈论鸦片,第六章谈论鸦片馆的女招待,性别问题喧宾夺主。而后是控烟运动,谈了各式戒毒机构、各式“无痛高效”的戒毒药物。很多现象和现在极其相似,如各式吹嘘疗效和逼格的广告(对应酒),用各种手段治疗lgbt、网瘾的机构(对应不靠谱的戒毒所),各种无痛高效XXX(对应药物)。历史总是相似的。作者认为日本政府的控制研究态度与中国民众合流,因此放任人们的批判言论(包括对社会其他方面以及欧美帝国主义的批判),但这些批判言论实则也包含了反日情绪,加速了伪满洲国的崩溃。图很有趣加一星。 (展开)
0 有用 本杰明·海瑟薇 2022-02-12 04:14:23
人格分裂的满洲国
0 有用 纳西小伙 2024-03-04 13:04:37 美国
2024.3.3 EVGR B打包台湾卤肉饭吃完后读完。如标题《醉满》所述,本书考察伪满洲国生产销售与评价酒精和毒品两种娱乐麻醉剂的相关历史:以鸦片吗啡和海洛因为主的毒品销售在伪满洲国因为奉系军阀和日本争夺丰厚利益而难以禁绝,酒精则更受到中国和日本共同具有的悠久酒精消费传统影响而大肆竞争;然而随着医学科学(对身体有害)-伦理道德(家破人亡且堕落败坏)-国民经济学(国家前景堪忧)三重话语借由大众传媒... 2024.3.3 EVGR B打包台湾卤肉饭吃完后读完。如标题《醉满》所述,本书考察伪满洲国生产销售与评价酒精和毒品两种娱乐麻醉剂的相关历史:以鸦片吗啡和海洛因为主的毒品销售在伪满洲国因为奉系军阀和日本争夺丰厚利益而难以禁绝,酒精则更受到中国和日本共同具有的悠久酒精消费传统影响而大肆竞争;然而随着医学科学(对身体有害)-伦理道德(家破人亡且堕落败坏)-国民经济学(国家前景堪忧)三重话语借由大众传媒和文学创作而得以广泛传播其批判,最终构成复杂穿插的多元争论场域。性别议题经由鸦片馆里从事性服务的女招待群体得以引入,然而对女瘾君子们的道德批判却出乎意料且暧昧地逐渐掉转枪头指向殖民政府及其领导建设社会之困境。本书最大问题在于缺乏清晰的论证结构与脉络,但材料收集确实充足(乃至略显冗余)。 (展开)
0 有用 脆脆鲨 2019-01-17 23:58:41
咬咬牙把这么无聊的书看完了……两星半,loaded with facts but short of analysis, 为了论证一个argument恨不得讲十几个相互没有什么关联的anecdote真是要不得,搞得就跟堆材料一样,几乎没有什么理论框架,“满洲国的烟酒在不同的agenda下为不同的目的服务”这样的结论真的太烂大街,👋
0 有用 不学无术哈基米 2024-12-17 06:24:30 美国
满洲国历史背景下几个与酒精和鸦片相关的case,文化史路数。从广告看酒精的品牌塑造和流行,社会动荡与经济恶化形势下社会对酒精消费的看法逐渐转向负面;考察满洲国文学中对酒精和鸦片的书写与批判,其中男性作家多结合国家主义话语,女性批评直指父权家庭架构;最有趣的一章是烟馆中的女性工作者,试图从公众意见、个人动机和社会结构等角度分析鸦片产业中女性从业者的复杂处境;讨论到鸦片成瘾治疗,以及保健商品运用去除毒... 满洲国历史背景下几个与酒精和鸦片相关的case,文化史路数。从广告看酒精的品牌塑造和流行,社会动荡与经济恶化形势下社会对酒精消费的看法逐渐转向负面;考察满洲国文学中对酒精和鸦片的书写与批判,其中男性作家多结合国家主义话语,女性批评直指父权家庭架构;最有趣的一章是烟馆中的女性工作者,试图从公众意见、个人动机和社会结构等角度分析鸦片产业中女性从业者的复杂处境;讨论到鸦片成瘾治疗,以及保健商品运用去除毒瘾作为其营销策略,展现出医疗科学话语包装下的治疗机构和产品多为投机且无效,并对患者造成伤害;视角除性别层面外感觉中规中矩,案例间缺乏贯通和整合性分析框架,尤其未能将满洲国麻醉品消费与日本帝国更广阔层面的政治经济和外交脉络勾连起来,也未明确酒精与鸦片并行讨论的目的何在,略绵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