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满涛
出版年: 1988-11
页数: 614
定价: 5.95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集
ISBN: 9787532703784
内容简介 · · · · · ·
该作品集收有: 一件糟心的事 冬天记的夏天印象 地下室手记 鳄鱼 赌徒 永久的丈夫
目录 · · · · · ·
冬天记的夏天印象
地下室手记
鳄鱼
赌徒
永久的丈夫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满足的感觉总是有益的。拥有粗暴的无限的权利——即便是对一只苍蝇——也是一种满足。人的天性就是要做暴君,喜欢折磨人。 (查看原文) -
因为您反正是个不可救药的人了!不仅如此,即使我告诉您她至今都还爱着您,您照样也还是会留在此地!是的,您毁掉了自己。您颇有才能,性格活泼,品性也不坏。您本来甚至还能有益于您的祖国,祖国是非常需要人才的,但您会留在此地,您的一生也因此断送。我不责备您。在我看来,所有的俄国人都是如此,或者是乐于如此。如果不是沉溺于轮盘赌,就是其他某种类似的东西,极少有例外的情形。到如今您都还是个正派人,所以宁肯去做仆人,而不愿行窃…但我不敢设想,将来会是什么结局。够了,再见吧!您当然需要钱吧?这是我给您的十路易,更多我也不给,因为您反正会拿去输掉的。收下,再见吧!请收下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赌徒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赌徒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永久的丈夫:地下室人的化身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像奇特的短篇《九封信》一样,《永久的丈夫》这篇带有侦探小说风格的中篇里,书信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初维尔强尼诺夫与好友巴维尔的妻子纳塔莉娅·瓦西里耶夫娜私通,彼此之间从没留下过书信,因此自以为天衣无缝。而“水性杨花”的纳塔莉娅嫁了一个嫉妒心极强的“终身丈... (展开)
对短篇《一件糟心的事》的一点看法

让我来告诉你们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自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以前我看待赌徒,会做个简单的划等号: 赌徒=意志力差+走捷径+丧失人性。 但是通过曹缦西译本的老陀的《赌徒》,我需要格一下自己的硬盘,把上面这个等号,从我的大脑里划掉。 这个好家伙,一边不要命的赌钱,一边到处欠债,一边为了还债,变态般的做到了26天内写成了这本《赌... (展开)
哪个民族最经不起考验
> 更多书评 20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也不知道是扎着豆瓣的哪根筋了,同样内容写在书评就发不出去,感觉像撞上一扇擦得过于干净的玻璃门。如果我是个自尊心那么强的小人物,我也要狠狠地报复……) 像奇特的短篇《九封信》一样,《永久的丈夫》这篇带有侦探小说风格的中篇里,书信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初维尔强尼诺夫与好友巴维尔的妻子纳塔莉娅·瓦西里耶夫娜私通,彼此之间从没留下过书信,因此自以为天衣无缝。而“水性杨花”的纳塔莉娅嫁了一个嫉妒心极强...
2020-08-22 13:09:40 2人喜欢
(也不知道是扎着豆瓣的哪根筋了,同样内容写在书评就发不出去,感觉像撞上一扇擦得过于干净的玻璃门。如果我是个自尊心那么强的小人物,我也要狠狠地报复……)
像奇特的短篇《九封信》一样,《永久的丈夫》这篇带有侦探小说风格的中篇里,书信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初维尔强尼诺夫与好友巴维尔的妻子纳塔莉娅·瓦西里耶夫娜私通,彼此之间从没留下过书信,因此自以为天衣无缝。而“水性杨花”的纳塔莉娅嫁了一个嫉妒心极强的“终身丈夫”,先怀了维尔强尼诺夫的女儿丽莎,为了避嫌就写信给他,要他远远躲开别再见面,而且不久之后又移情别恋了一个年轻作家米海伊洛维奇。但她身患肺病,且压根不知自己死期将近,于是没来得及毁掉与情人之间的通讯。那个首饰盒里装着的不仅有她与米海伊洛维奇的书信,还有一封要命的、写给维尔强尼诺夫但不知为什么又没寄出去的书信。纳塔莉娅·瓦西里耶夫娜后来重写了一封,就是维尔强尼诺夫收到且没有回信的一封,但没把旧信毁掉,于是这就成了出轨最确切的把柄。那封信里面详细地交代了关于他俩的私生女丽莎的问题,而在这之前一直不能生育的巴维尔还以为这个女儿是上帝赐给他的礼物,可想而知他截获妻子与人通奸的证据时,发现给他戴绿帽子的人不止一个,而且居然包括他一直以来非常信赖、敬佩并认为是正人君子的童年好友维尔强尼诺夫时,他该有多么震惊、愤怒,以及将会在内心产生多么强烈的被人欺骗的仇恨。
巴维尔这个人的性格极其怪异,无疑他知道自己与维尔强尼诺夫对比起来简直完全没有吸引力,但他出于一种半嫉妒半崇敬的心态与维尔强尼诺夫维持着友谊,似乎想对周围人炫耀说这么堂堂一位先生也是我巴维尔的朋友,然而在有异性出现的场合,尤其在朋友的衬托下,那种屈辱感和自卑感他常常忍受着,直到内心变态,但还非常享受它。对待妻子与人通奸生下的丽莎,他无论如何没法把她当成亲生女儿那样去爱,因为他的仇人还活着,而他需要复仇,于是他带着丽莎从T城来到维尔强尼诺夫居住的城市,打算找上门开始报复行动,而且就在维尔强尼诺夫眼前折磨这个小女孩,来满足自己的复仇快感……他没有勇气直接与维尔强尼诺夫对抗,因为他是一个可憎的弱者,一个非常卑污鄙陋的灵魂,面对欺侮他的强者无力反击,只能折磨还依赖着他的更加弱小的孩子。
维尔强尼诺夫认出了自己的女儿,强硬地要求把她从酗酒的巴维尔的狗窝里带走,送到亲戚波戈莱里采夫家,一个适合小女孩成长的地方去。因为他这时候还以为巴维尔不知道丽莎不是自己的孩子,故以为对方会激烈反对,但巴维尔随机应变,像扔垃圾一样扔掉了她,这大大挫伤了丽莎的自尊,她又非常敏感,喜欢多想,离开父亲之后郁郁寡欢。即便如此,巴维尔也不肯放过她,经常半夜三更带着妓女来惊扰丽莎,侮辱她,吓唬她,直到可怜的女孩终于病倒。眼看着她遭受痛苦,维尔强尼诺夫恨透了巴维尔,但他这时还满心以为自己和娜塔莉亚的计谋把巴维尔蒙在鼓里,于是理直气壮地指责巴维尔的无耻。这场对峙中,巴维尔许多次鼓起自己阴险的勇气,最后给情敌讲了一个有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故事,是说一个叫李夫佐夫的人被戈鲁平柯上校先是侮辱,后是抢走了心上人,然而他不但没有发作,反而主动接近戈鲁平柯,和他交了朋友,取得了戈鲁平柯的信任,对方甚至邀请他在婚礼上担任男傧相。然而就在祝贺新婚夫妇的时候,李夫佐夫冷不防掏出刀来给了戈鲁平柯一下,接着就发疯了,也许是被大仇得报的喜悦冲昏头脑了,他满场乱跑,去搂新娘的脖子……巴维尔借这个故事要表达他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不管他巴维尔是个多么微不足道的、阴险的小人物,他“的确也能捅出这一刀,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是在威胁维尔强尼诺夫,叫他不要过于得意,因为尽管他看不起已经成为鳏夫、酒鬼、遗弃女儿的无赖的自己,巴维尔依旧记得复仇的使命,依旧会在不知什么时候捅出自己那一刀的……但维尔强尼诺夫没有明白,他完全不知道巴维尔是在说他,因为他满心以为不存在那封该死的信,而奸情是绝对不会败露的。这一晚巴维尔在维尔强尼诺夫家过夜,半夜他居然装神弄鬼,吓唬维尔强尼诺夫,叫他以为纳塔莉娅·瓦西里耶夫娜的鬼魂现身。其实装鬼的人是他自己,就在那天晚上他已经动了杀死维尔强尼诺夫的心思,最后不知怎得,也许这个窝囊废慑服于对方而没有下手。
昏迷了整整十天后,丽莎最终就在亲生父亲(她临死还不知道,以为巴维尔就是自己的亲爸爸)维尔强尼诺夫面前死去了。这无疑给维尔强尼诺夫带来巨大的打击,而这也在巴维尔的计划之中——为了最大限度又不正面冲突地伤害自己的仇敌,巴维尔不惜牺牲这个女儿。法律上的父亲不出面,丽莎就不能安葬,维尔强尼诺夫感到必须把巴维尔抓来。在妓院,巴维尔烂醉如泥,还是靠了维尔强尼诺夫的震慑力才摆脱了争风吃醋的人,这时候他又像个小虫子般服从维尔强尼诺夫了。得知丽莎死了,他满不在乎,叫维尔强尼诺夫去找一个什么炮兵(他就是始终不肯说自己已经知道丽莎的亲生父亲是谁了)帮忙安葬,两人不欢而散,最后维尔强尼诺夫收到了必要的证件包裹,这事就算完了。
风波过后,巴维尔又想再娶。也许接二连三的折腾让他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他依然要复仇,但要采取一种更体面的、不折磨自己的方式。他想娶五品文官查赫列比宁家的第六个女儿,年仅十五岁,还在上中学,他就迷恋少女身上那种青春勃发的气息,因为他自知是个精神上快要死亡的人了,希望能重获新生。然而,不知道巴维尔是怎么想的,居然要求维尔强尼诺夫一起去……不用说,极擅社交的维尔强尼诺夫在查赫列比宁家出尽了风头,赢得这一家上上下下,包括巴维尔的意中人,娇蛮任性的纳加的信任。所有姑娘都讨厌巴维尔这个古板的老头,纳加哭求维尔强尼诺夫一定帮她退还巴维尔送的手镯,并帮她拜托他的纠缠。这场少女云集的聚会上,维尔强尼诺夫几次赢得满堂彩,叫丢尽了脸的巴维尔实在受不了,要“有事跟他谈谈”,最后一曲抒情歌唱完后,他干脆拉着情敌要他离开。回家之后,两人激烈争吵,维尔强尼诺夫说巴维尔自取其辱,还把自己也给卷进去,但巴维尔争辩说那是想试探试探纳加在别的男子面前是如何表现的。维尔强尼诺夫坚称巴维尔是个伪善的小人,因为他嘴上说真心敬爱自己这位朋友,其实恨他恨得要死,要他去甚至不过是出于炫耀的心理,又谈到丽莎的死和那个“永久的丈夫”……
这时候巴维尔真正的情敌,一个姓罗波夫的自负的青年来了,直接要求巴维尔放弃纳加,因为自己与纳加有婚约在先,巴维尔不肯放手,罗波夫就嘲笑他想用强制手段得到纳加,其实她讨厌他,并且要求把手镯还给他,以后再也不和巴维尔来往。手镯的事情是当时躲在灌木丛偷听的普莱德波西洛夫告诉罗波夫的。完全不知道有这回事的巴维尔当场呆住,直到维尔强尼诺夫终于拿出匣子,他才相信。罗波夫走后,巴维尔埋怨维尔强尼诺夫没有早点拿出匣子来,害自己被一个毛头小子羞辱。而这时维尔强尼诺夫胸口疼痛的老毛病发作了,巴维尔主动为他热敷,照顾他——他还不想自己的仇敌死掉,像年轻作家那样,因为敌人活着总比死掉好,活着就可以留着慢慢复仇……但复仇从来不是单纯收获快感的行为:人在复仇,心理也扭曲,整个生命完全为复仇而存在,其实活着也形同死亡;复仇之后那种完全的空虚感正说明了这一点。犹豫、纠结的巴维尔看仇敌熟睡,临时起意,想用一把小剃须刀杀死他,维尔强尼诺夫惊觉,二人搏斗,他的手被刀子割伤,但还是把巴维尔关了起来,最后又把他放跑了。
“如果这个人也如此,我还能相信谁呢?”巴维尔是大自然母亲的畸形儿,由此他的全部梦想也是畸形的。他恨死了维尔强尼诺夫,却又处处依赖他,要他这个尊贵的朋友给自己那些畸形的梦想做证明。极度的恨而产生了扭曲的爱,因为就算恨之入骨,巴维尔也知道自己这位朋友是了不起的,有魅力的,是一位大人物,比他这个既无魄力又无性吸引力的卑劣的虫子要强不知道多少倍。他甚至有点理解了为什么妻子要出轨,换做他是一个女人,能不被维尔强尼诺夫折服吗?能心甘情愿地守着这么不像样的丈夫吗?自己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妻子,要她守住癞皮狗不放却拒绝王子的热情和风度呢?但他恨他,的确,发自内心地他恨着他,因为他是卑鄙下流的小人,作为他最信任的人却毫不脸红地欺骗他,愚弄他,把他当成傻子耍。他们两人做扣,满以为把他蒙在鼓里了,要不是那封信和那该死的肺病,他不是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头上戴满了绿帽子吗?现在他找上门来了,心里也非常清楚维尔强尼诺夫决不相信自己已经知道全部真相,因此绝不会主动摊牌,而是要一直伪装,装下去,直到他们两人中首先有一个绷不住而现出原形为止。他感到这是多么强烈的愉悦啊,看着和他一样外强中干的维尔强尼诺夫也像癞皮狗一样口是心非地伪装下去,简直让人好笑:这人不是众口称赞的翩翩君子吗?不是道德高尚又仪表堂堂的内外兼修的人吗?可是看啊,他也是个挖人墙角的卑鄙小人呢!……而且打算当小人当到底,先骗过自己,再弄假成真,最终那副无辜的气愤的样子能把对手都给骗过去,叫对手禁不住要想假如自己不知道这么多就好了……真是一场好戏,他一直在欣赏这些,从折磨丽莎就开始津津有味地盘算着欣赏伪君子维尔强尼诺夫那真切的悲痛,因为他实在太能伪装,因此这真心实意的痛苦是不多见的,必须珍惜,好好把握住。现在,他厌倦了,想主动杀死他来终结这一切了,但要不要动手呢?他是没有胆量动手的,因为不敢和勾引妻子的男人决斗,却采取折磨孩子这样卑劣的办法坑害情敌,这种下三滥的招数不是巴维尔自己的主意吗?正人君子当然不会这么做的,但巴维尔不是正人君子,他知道自己是小人,也乐于去当这个谁都可以骂上一句的小人,因为就算他是耗子,这耗子也能给他的仇敌们,给整个世界带来无法驱散的一份烦恼,叫别人嫌弃自己又无可奈何,这就是畸形儿巴维尔活在世界上的意义。地下室人在永远的丈夫身上复活了,他摘下面具,于是我们又看清了他,一只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的耗子,一个恨世者,一个胆小鬼,一个窝囊废,一个只会折磨更弱者来发泄被强者欺侮的痛苦的卑劣的小人……而造成他的痛苦的,乃是这个强者可以随便欺凌弱者的社会。他生来不是一团膏药,他要反抗的,但他反抗的手段又必须仔细思量,要成本最小而效果最大。
但巴维尔也许侥幸真的复活了,因为他和情敌罗波夫达成了和解,还把那封极为关键的信,他掌握的唯一证据,交到仇敌手上,意思是,我都知道了,我宽恕你了。他不想坚持下去,他想逃离,复仇把他折磨得濒临死亡了。
最有讽刺意义的是全书最后一章,两年后的火车上,维尔强尼诺夫再次英雄救美,轻轻松松就赢得了陌生女性的好感,这位太太邀请他去他们的乡间别墅住一个月,而她正是巴维尔再娶的妻子,谁知道为什么这对冤家又碰面了。巴维尔看见维尔强尼诺夫,好像见了鬼一样,又得知对方不想去他家,如释重负:他如果再来,还是会像很久以前那样轻松地把自己的妻子勾引走吗?一定会的。老天注定魅力不足又好娶漂亮老婆的巴维尔就得一辈子躲着这个挖墙脚能手,因为他是“永久的丈夫”。
回应 2020-08-22 13:09:40 -
椿四十郎 (读经典就是做减法)
“这个从T城来的怪物卡西莫多竟然爱上他太太的情夫,而在二十年中,居然一点也没有发现过太太的不贞,这种人实在太愚蠢,也太善良了!九年来他一直尊敬我,怀念我,记住我说过的每一句'名言',——天哪,而我却对此一无所知!他昨天不可能是撒谎!可是,当他昨天表白了对我的爱,并且说要和我'清帐'时,他是真正爱我吗?是的,他是出于恨而爱我,这种爱才是最强烈的。”2017-04-08 22:14:03
-
椿四十郎 (读经典就是做减法)
“这个从T城来的怪物卡西莫多竟然爱上他太太的情夫,而在二十年中,居然一点也没有发现过太太的不贞,这种人实在太愚蠢,也太善良了!九年来他一直尊敬我,怀念我,记住我说过的每一句'名言',——天哪,而我却对此一无所知!他昨天不可能是撒谎!可是,当他昨天表白了对我的爱,并且说要和我'清帐'时,他是真正爱我吗?是的,他是出于恨而爱我,这种爱才是最强烈的。”2017-04-08 22:14:03
-
(也不知道是扎着豆瓣的哪根筋了,同样内容写在书评就发不出去,感觉像撞上一扇擦得过于干净的玻璃门。如果我是个自尊心那么强的小人物,我也要狠狠地报复……) 像奇特的短篇《九封信》一样,《永久的丈夫》这篇带有侦探小说风格的中篇里,书信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初维尔强尼诺夫与好友巴维尔的妻子纳塔莉娅·瓦西里耶夫娜私通,彼此之间从没留下过书信,因此自以为天衣无缝。而“水性杨花”的纳塔莉娅嫁了一个嫉妒心极强...
2020-08-22 13:09:40 2人喜欢
(也不知道是扎着豆瓣的哪根筋了,同样内容写在书评就发不出去,感觉像撞上一扇擦得过于干净的玻璃门。如果我是个自尊心那么强的小人物,我也要狠狠地报复……)
像奇特的短篇《九封信》一样,《永久的丈夫》这篇带有侦探小说风格的中篇里,书信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初维尔强尼诺夫与好友巴维尔的妻子纳塔莉娅·瓦西里耶夫娜私通,彼此之间从没留下过书信,因此自以为天衣无缝。而“水性杨花”的纳塔莉娅嫁了一个嫉妒心极强的“终身丈夫”,先怀了维尔强尼诺夫的女儿丽莎,为了避嫌就写信给他,要他远远躲开别再见面,而且不久之后又移情别恋了一个年轻作家米海伊洛维奇。但她身患肺病,且压根不知自己死期将近,于是没来得及毁掉与情人之间的通讯。那个首饰盒里装着的不仅有她与米海伊洛维奇的书信,还有一封要命的、写给维尔强尼诺夫但不知为什么又没寄出去的书信。纳塔莉娅·瓦西里耶夫娜后来重写了一封,就是维尔强尼诺夫收到且没有回信的一封,但没把旧信毁掉,于是这就成了出轨最确切的把柄。那封信里面详细地交代了关于他俩的私生女丽莎的问题,而在这之前一直不能生育的巴维尔还以为这个女儿是上帝赐给他的礼物,可想而知他截获妻子与人通奸的证据时,发现给他戴绿帽子的人不止一个,而且居然包括他一直以来非常信赖、敬佩并认为是正人君子的童年好友维尔强尼诺夫时,他该有多么震惊、愤怒,以及将会在内心产生多么强烈的被人欺骗的仇恨。
巴维尔这个人的性格极其怪异,无疑他知道自己与维尔强尼诺夫对比起来简直完全没有吸引力,但他出于一种半嫉妒半崇敬的心态与维尔强尼诺夫维持着友谊,似乎想对周围人炫耀说这么堂堂一位先生也是我巴维尔的朋友,然而在有异性出现的场合,尤其在朋友的衬托下,那种屈辱感和自卑感他常常忍受着,直到内心变态,但还非常享受它。对待妻子与人通奸生下的丽莎,他无论如何没法把她当成亲生女儿那样去爱,因为他的仇人还活着,而他需要复仇,于是他带着丽莎从T城来到维尔强尼诺夫居住的城市,打算找上门开始报复行动,而且就在维尔强尼诺夫眼前折磨这个小女孩,来满足自己的复仇快感……他没有勇气直接与维尔强尼诺夫对抗,因为他是一个可憎的弱者,一个非常卑污鄙陋的灵魂,面对欺侮他的强者无力反击,只能折磨还依赖着他的更加弱小的孩子。
维尔强尼诺夫认出了自己的女儿,强硬地要求把她从酗酒的巴维尔的狗窝里带走,送到亲戚波戈莱里采夫家,一个适合小女孩成长的地方去。因为他这时候还以为巴维尔不知道丽莎不是自己的孩子,故以为对方会激烈反对,但巴维尔随机应变,像扔垃圾一样扔掉了她,这大大挫伤了丽莎的自尊,她又非常敏感,喜欢多想,离开父亲之后郁郁寡欢。即便如此,巴维尔也不肯放过她,经常半夜三更带着妓女来惊扰丽莎,侮辱她,吓唬她,直到可怜的女孩终于病倒。眼看着她遭受痛苦,维尔强尼诺夫恨透了巴维尔,但他这时还满心以为自己和娜塔莉亚的计谋把巴维尔蒙在鼓里,于是理直气壮地指责巴维尔的无耻。这场对峙中,巴维尔许多次鼓起自己阴险的勇气,最后给情敌讲了一个有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故事,是说一个叫李夫佐夫的人被戈鲁平柯上校先是侮辱,后是抢走了心上人,然而他不但没有发作,反而主动接近戈鲁平柯,和他交了朋友,取得了戈鲁平柯的信任,对方甚至邀请他在婚礼上担任男傧相。然而就在祝贺新婚夫妇的时候,李夫佐夫冷不防掏出刀来给了戈鲁平柯一下,接着就发疯了,也许是被大仇得报的喜悦冲昏头脑了,他满场乱跑,去搂新娘的脖子……巴维尔借这个故事要表达他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不管他巴维尔是个多么微不足道的、阴险的小人物,他“的确也能捅出这一刀,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是在威胁维尔强尼诺夫,叫他不要过于得意,因为尽管他看不起已经成为鳏夫、酒鬼、遗弃女儿的无赖的自己,巴维尔依旧记得复仇的使命,依旧会在不知什么时候捅出自己那一刀的……但维尔强尼诺夫没有明白,他完全不知道巴维尔是在说他,因为他满心以为不存在那封该死的信,而奸情是绝对不会败露的。这一晚巴维尔在维尔强尼诺夫家过夜,半夜他居然装神弄鬼,吓唬维尔强尼诺夫,叫他以为纳塔莉娅·瓦西里耶夫娜的鬼魂现身。其实装鬼的人是他自己,就在那天晚上他已经动了杀死维尔强尼诺夫的心思,最后不知怎得,也许这个窝囊废慑服于对方而没有下手。
昏迷了整整十天后,丽莎最终就在亲生父亲(她临死还不知道,以为巴维尔就是自己的亲爸爸)维尔强尼诺夫面前死去了。这无疑给维尔强尼诺夫带来巨大的打击,而这也在巴维尔的计划之中——为了最大限度又不正面冲突地伤害自己的仇敌,巴维尔不惜牺牲这个女儿。法律上的父亲不出面,丽莎就不能安葬,维尔强尼诺夫感到必须把巴维尔抓来。在妓院,巴维尔烂醉如泥,还是靠了维尔强尼诺夫的震慑力才摆脱了争风吃醋的人,这时候他又像个小虫子般服从维尔强尼诺夫了。得知丽莎死了,他满不在乎,叫维尔强尼诺夫去找一个什么炮兵(他就是始终不肯说自己已经知道丽莎的亲生父亲是谁了)帮忙安葬,两人不欢而散,最后维尔强尼诺夫收到了必要的证件包裹,这事就算完了。
风波过后,巴维尔又想再娶。也许接二连三的折腾让他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他依然要复仇,但要采取一种更体面的、不折磨自己的方式。他想娶五品文官查赫列比宁家的第六个女儿,年仅十五岁,还在上中学,他就迷恋少女身上那种青春勃发的气息,因为他自知是个精神上快要死亡的人了,希望能重获新生。然而,不知道巴维尔是怎么想的,居然要求维尔强尼诺夫一起去……不用说,极擅社交的维尔强尼诺夫在查赫列比宁家出尽了风头,赢得这一家上上下下,包括巴维尔的意中人,娇蛮任性的纳加的信任。所有姑娘都讨厌巴维尔这个古板的老头,纳加哭求维尔强尼诺夫一定帮她退还巴维尔送的手镯,并帮她拜托他的纠缠。这场少女云集的聚会上,维尔强尼诺夫几次赢得满堂彩,叫丢尽了脸的巴维尔实在受不了,要“有事跟他谈谈”,最后一曲抒情歌唱完后,他干脆拉着情敌要他离开。回家之后,两人激烈争吵,维尔强尼诺夫说巴维尔自取其辱,还把自己也给卷进去,但巴维尔争辩说那是想试探试探纳加在别的男子面前是如何表现的。维尔强尼诺夫坚称巴维尔是个伪善的小人,因为他嘴上说真心敬爱自己这位朋友,其实恨他恨得要死,要他去甚至不过是出于炫耀的心理,又谈到丽莎的死和那个“永久的丈夫”……
这时候巴维尔真正的情敌,一个姓罗波夫的自负的青年来了,直接要求巴维尔放弃纳加,因为自己与纳加有婚约在先,巴维尔不肯放手,罗波夫就嘲笑他想用强制手段得到纳加,其实她讨厌他,并且要求把手镯还给他,以后再也不和巴维尔来往。手镯的事情是当时躲在灌木丛偷听的普莱德波西洛夫告诉罗波夫的。完全不知道有这回事的巴维尔当场呆住,直到维尔强尼诺夫终于拿出匣子,他才相信。罗波夫走后,巴维尔埋怨维尔强尼诺夫没有早点拿出匣子来,害自己被一个毛头小子羞辱。而这时维尔强尼诺夫胸口疼痛的老毛病发作了,巴维尔主动为他热敷,照顾他——他还不想自己的仇敌死掉,像年轻作家那样,因为敌人活着总比死掉好,活着就可以留着慢慢复仇……但复仇从来不是单纯收获快感的行为:人在复仇,心理也扭曲,整个生命完全为复仇而存在,其实活着也形同死亡;复仇之后那种完全的空虚感正说明了这一点。犹豫、纠结的巴维尔看仇敌熟睡,临时起意,想用一把小剃须刀杀死他,维尔强尼诺夫惊觉,二人搏斗,他的手被刀子割伤,但还是把巴维尔关了起来,最后又把他放跑了。
“如果这个人也如此,我还能相信谁呢?”巴维尔是大自然母亲的畸形儿,由此他的全部梦想也是畸形的。他恨死了维尔强尼诺夫,却又处处依赖他,要他这个尊贵的朋友给自己那些畸形的梦想做证明。极度的恨而产生了扭曲的爱,因为就算恨之入骨,巴维尔也知道自己这位朋友是了不起的,有魅力的,是一位大人物,比他这个既无魄力又无性吸引力的卑劣的虫子要强不知道多少倍。他甚至有点理解了为什么妻子要出轨,换做他是一个女人,能不被维尔强尼诺夫折服吗?能心甘情愿地守着这么不像样的丈夫吗?自己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妻子,要她守住癞皮狗不放却拒绝王子的热情和风度呢?但他恨他,的确,发自内心地他恨着他,因为他是卑鄙下流的小人,作为他最信任的人却毫不脸红地欺骗他,愚弄他,把他当成傻子耍。他们两人做扣,满以为把他蒙在鼓里了,要不是那封信和那该死的肺病,他不是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头上戴满了绿帽子吗?现在他找上门来了,心里也非常清楚维尔强尼诺夫决不相信自己已经知道全部真相,因此绝不会主动摊牌,而是要一直伪装,装下去,直到他们两人中首先有一个绷不住而现出原形为止。他感到这是多么强烈的愉悦啊,看着和他一样外强中干的维尔强尼诺夫也像癞皮狗一样口是心非地伪装下去,简直让人好笑:这人不是众口称赞的翩翩君子吗?不是道德高尚又仪表堂堂的内外兼修的人吗?可是看啊,他也是个挖人墙角的卑鄙小人呢!……而且打算当小人当到底,先骗过自己,再弄假成真,最终那副无辜的气愤的样子能把对手都给骗过去,叫对手禁不住要想假如自己不知道这么多就好了……真是一场好戏,他一直在欣赏这些,从折磨丽莎就开始津津有味地盘算着欣赏伪君子维尔强尼诺夫那真切的悲痛,因为他实在太能伪装,因此这真心实意的痛苦是不多见的,必须珍惜,好好把握住。现在,他厌倦了,想主动杀死他来终结这一切了,但要不要动手呢?他是没有胆量动手的,因为不敢和勾引妻子的男人决斗,却采取折磨孩子这样卑劣的办法坑害情敌,这种下三滥的招数不是巴维尔自己的主意吗?正人君子当然不会这么做的,但巴维尔不是正人君子,他知道自己是小人,也乐于去当这个谁都可以骂上一句的小人,因为就算他是耗子,这耗子也能给他的仇敌们,给整个世界带来无法驱散的一份烦恼,叫别人嫌弃自己又无可奈何,这就是畸形儿巴维尔活在世界上的意义。地下室人在永远的丈夫身上复活了,他摘下面具,于是我们又看清了他,一只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的耗子,一个恨世者,一个胆小鬼,一个窝囊废,一个只会折磨更弱者来发泄被强者欺侮的痛苦的卑劣的小人……而造成他的痛苦的,乃是这个强者可以随便欺凌弱者的社会。他生来不是一团膏药,他要反抗的,但他反抗的手段又必须仔细思量,要成本最小而效果最大。
但巴维尔也许侥幸真的复活了,因为他和情敌罗波夫达成了和解,还把那封极为关键的信,他掌握的唯一证据,交到仇敌手上,意思是,我都知道了,我宽恕你了。他不想坚持下去,他想逃离,复仇把他折磨得濒临死亡了。
最有讽刺意义的是全书最后一章,两年后的火车上,维尔强尼诺夫再次英雄救美,轻轻松松就赢得了陌生女性的好感,这位太太邀请他去他们的乡间别墅住一个月,而她正是巴维尔再娶的妻子,谁知道为什么这对冤家又碰面了。巴维尔看见维尔强尼诺夫,好像见了鬼一样,又得知对方不想去他家,如释重负:他如果再来,还是会像很久以前那样轻松地把自己的妻子勾引走吗?一定会的。老天注定魅力不足又好娶漂亮老婆的巴维尔就得一辈子躲着这个挖墙脚能手,因为他是“永久的丈夫”。
回应 2020-08-22 13:09:40
-
(也不知道是扎着豆瓣的哪根筋了,同样内容写在书评就发不出去,感觉像撞上一扇擦得过于干净的玻璃门。如果我是个自尊心那么强的小人物,我也要狠狠地报复……) 像奇特的短篇《九封信》一样,《永久的丈夫》这篇带有侦探小说风格的中篇里,书信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初维尔强尼诺夫与好友巴维尔的妻子纳塔莉娅·瓦西里耶夫娜私通,彼此之间从没留下过书信,因此自以为天衣无缝。而“水性杨花”的纳塔莉娅嫁了一个嫉妒心极强...
2020-08-22 13:09:40 2人喜欢
(也不知道是扎着豆瓣的哪根筋了,同样内容写在书评就发不出去,感觉像撞上一扇擦得过于干净的玻璃门。如果我是个自尊心那么强的小人物,我也要狠狠地报复……)
像奇特的短篇《九封信》一样,《永久的丈夫》这篇带有侦探小说风格的中篇里,书信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初维尔强尼诺夫与好友巴维尔的妻子纳塔莉娅·瓦西里耶夫娜私通,彼此之间从没留下过书信,因此自以为天衣无缝。而“水性杨花”的纳塔莉娅嫁了一个嫉妒心极强的“终身丈夫”,先怀了维尔强尼诺夫的女儿丽莎,为了避嫌就写信给他,要他远远躲开别再见面,而且不久之后又移情别恋了一个年轻作家米海伊洛维奇。但她身患肺病,且压根不知自己死期将近,于是没来得及毁掉与情人之间的通讯。那个首饰盒里装着的不仅有她与米海伊洛维奇的书信,还有一封要命的、写给维尔强尼诺夫但不知为什么又没寄出去的书信。纳塔莉娅·瓦西里耶夫娜后来重写了一封,就是维尔强尼诺夫收到且没有回信的一封,但没把旧信毁掉,于是这就成了出轨最确切的把柄。那封信里面详细地交代了关于他俩的私生女丽莎的问题,而在这之前一直不能生育的巴维尔还以为这个女儿是上帝赐给他的礼物,可想而知他截获妻子与人通奸的证据时,发现给他戴绿帽子的人不止一个,而且居然包括他一直以来非常信赖、敬佩并认为是正人君子的童年好友维尔强尼诺夫时,他该有多么震惊、愤怒,以及将会在内心产生多么强烈的被人欺骗的仇恨。
巴维尔这个人的性格极其怪异,无疑他知道自己与维尔强尼诺夫对比起来简直完全没有吸引力,但他出于一种半嫉妒半崇敬的心态与维尔强尼诺夫维持着友谊,似乎想对周围人炫耀说这么堂堂一位先生也是我巴维尔的朋友,然而在有异性出现的场合,尤其在朋友的衬托下,那种屈辱感和自卑感他常常忍受着,直到内心变态,但还非常享受它。对待妻子与人通奸生下的丽莎,他无论如何没法把她当成亲生女儿那样去爱,因为他的仇人还活着,而他需要复仇,于是他带着丽莎从T城来到维尔强尼诺夫居住的城市,打算找上门开始报复行动,而且就在维尔强尼诺夫眼前折磨这个小女孩,来满足自己的复仇快感……他没有勇气直接与维尔强尼诺夫对抗,因为他是一个可憎的弱者,一个非常卑污鄙陋的灵魂,面对欺侮他的强者无力反击,只能折磨还依赖着他的更加弱小的孩子。
维尔强尼诺夫认出了自己的女儿,强硬地要求把她从酗酒的巴维尔的狗窝里带走,送到亲戚波戈莱里采夫家,一个适合小女孩成长的地方去。因为他这时候还以为巴维尔不知道丽莎不是自己的孩子,故以为对方会激烈反对,但巴维尔随机应变,像扔垃圾一样扔掉了她,这大大挫伤了丽莎的自尊,她又非常敏感,喜欢多想,离开父亲之后郁郁寡欢。即便如此,巴维尔也不肯放过她,经常半夜三更带着妓女来惊扰丽莎,侮辱她,吓唬她,直到可怜的女孩终于病倒。眼看着她遭受痛苦,维尔强尼诺夫恨透了巴维尔,但他这时还满心以为自己和娜塔莉亚的计谋把巴维尔蒙在鼓里,于是理直气壮地指责巴维尔的无耻。这场对峙中,巴维尔许多次鼓起自己阴险的勇气,最后给情敌讲了一个有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故事,是说一个叫李夫佐夫的人被戈鲁平柯上校先是侮辱,后是抢走了心上人,然而他不但没有发作,反而主动接近戈鲁平柯,和他交了朋友,取得了戈鲁平柯的信任,对方甚至邀请他在婚礼上担任男傧相。然而就在祝贺新婚夫妇的时候,李夫佐夫冷不防掏出刀来给了戈鲁平柯一下,接着就发疯了,也许是被大仇得报的喜悦冲昏头脑了,他满场乱跑,去搂新娘的脖子……巴维尔借这个故事要表达他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不管他巴维尔是个多么微不足道的、阴险的小人物,他“的确也能捅出这一刀,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是在威胁维尔强尼诺夫,叫他不要过于得意,因为尽管他看不起已经成为鳏夫、酒鬼、遗弃女儿的无赖的自己,巴维尔依旧记得复仇的使命,依旧会在不知什么时候捅出自己那一刀的……但维尔强尼诺夫没有明白,他完全不知道巴维尔是在说他,因为他满心以为不存在那封该死的信,而奸情是绝对不会败露的。这一晚巴维尔在维尔强尼诺夫家过夜,半夜他居然装神弄鬼,吓唬维尔强尼诺夫,叫他以为纳塔莉娅·瓦西里耶夫娜的鬼魂现身。其实装鬼的人是他自己,就在那天晚上他已经动了杀死维尔强尼诺夫的心思,最后不知怎得,也许这个窝囊废慑服于对方而没有下手。
昏迷了整整十天后,丽莎最终就在亲生父亲(她临死还不知道,以为巴维尔就是自己的亲爸爸)维尔强尼诺夫面前死去了。这无疑给维尔强尼诺夫带来巨大的打击,而这也在巴维尔的计划之中——为了最大限度又不正面冲突地伤害自己的仇敌,巴维尔不惜牺牲这个女儿。法律上的父亲不出面,丽莎就不能安葬,维尔强尼诺夫感到必须把巴维尔抓来。在妓院,巴维尔烂醉如泥,还是靠了维尔强尼诺夫的震慑力才摆脱了争风吃醋的人,这时候他又像个小虫子般服从维尔强尼诺夫了。得知丽莎死了,他满不在乎,叫维尔强尼诺夫去找一个什么炮兵(他就是始终不肯说自己已经知道丽莎的亲生父亲是谁了)帮忙安葬,两人不欢而散,最后维尔强尼诺夫收到了必要的证件包裹,这事就算完了。
风波过后,巴维尔又想再娶。也许接二连三的折腾让他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他依然要复仇,但要采取一种更体面的、不折磨自己的方式。他想娶五品文官查赫列比宁家的第六个女儿,年仅十五岁,还在上中学,他就迷恋少女身上那种青春勃发的气息,因为他自知是个精神上快要死亡的人了,希望能重获新生。然而,不知道巴维尔是怎么想的,居然要求维尔强尼诺夫一起去……不用说,极擅社交的维尔强尼诺夫在查赫列比宁家出尽了风头,赢得这一家上上下下,包括巴维尔的意中人,娇蛮任性的纳加的信任。所有姑娘都讨厌巴维尔这个古板的老头,纳加哭求维尔强尼诺夫一定帮她退还巴维尔送的手镯,并帮她拜托他的纠缠。这场少女云集的聚会上,维尔强尼诺夫几次赢得满堂彩,叫丢尽了脸的巴维尔实在受不了,要“有事跟他谈谈”,最后一曲抒情歌唱完后,他干脆拉着情敌要他离开。回家之后,两人激烈争吵,维尔强尼诺夫说巴维尔自取其辱,还把自己也给卷进去,但巴维尔争辩说那是想试探试探纳加在别的男子面前是如何表现的。维尔强尼诺夫坚称巴维尔是个伪善的小人,因为他嘴上说真心敬爱自己这位朋友,其实恨他恨得要死,要他去甚至不过是出于炫耀的心理,又谈到丽莎的死和那个“永久的丈夫”……
这时候巴维尔真正的情敌,一个姓罗波夫的自负的青年来了,直接要求巴维尔放弃纳加,因为自己与纳加有婚约在先,巴维尔不肯放手,罗波夫就嘲笑他想用强制手段得到纳加,其实她讨厌他,并且要求把手镯还给他,以后再也不和巴维尔来往。手镯的事情是当时躲在灌木丛偷听的普莱德波西洛夫告诉罗波夫的。完全不知道有这回事的巴维尔当场呆住,直到维尔强尼诺夫终于拿出匣子,他才相信。罗波夫走后,巴维尔埋怨维尔强尼诺夫没有早点拿出匣子来,害自己被一个毛头小子羞辱。而这时维尔强尼诺夫胸口疼痛的老毛病发作了,巴维尔主动为他热敷,照顾他——他还不想自己的仇敌死掉,像年轻作家那样,因为敌人活着总比死掉好,活着就可以留着慢慢复仇……但复仇从来不是单纯收获快感的行为:人在复仇,心理也扭曲,整个生命完全为复仇而存在,其实活着也形同死亡;复仇之后那种完全的空虚感正说明了这一点。犹豫、纠结的巴维尔看仇敌熟睡,临时起意,想用一把小剃须刀杀死他,维尔强尼诺夫惊觉,二人搏斗,他的手被刀子割伤,但还是把巴维尔关了起来,最后又把他放跑了。
“如果这个人也如此,我还能相信谁呢?”巴维尔是大自然母亲的畸形儿,由此他的全部梦想也是畸形的。他恨死了维尔强尼诺夫,却又处处依赖他,要他这个尊贵的朋友给自己那些畸形的梦想做证明。极度的恨而产生了扭曲的爱,因为就算恨之入骨,巴维尔也知道自己这位朋友是了不起的,有魅力的,是一位大人物,比他这个既无魄力又无性吸引力的卑劣的虫子要强不知道多少倍。他甚至有点理解了为什么妻子要出轨,换做他是一个女人,能不被维尔强尼诺夫折服吗?能心甘情愿地守着这么不像样的丈夫吗?自己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妻子,要她守住癞皮狗不放却拒绝王子的热情和风度呢?但他恨他,的确,发自内心地他恨着他,因为他是卑鄙下流的小人,作为他最信任的人却毫不脸红地欺骗他,愚弄他,把他当成傻子耍。他们两人做扣,满以为把他蒙在鼓里了,要不是那封信和那该死的肺病,他不是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头上戴满了绿帽子吗?现在他找上门来了,心里也非常清楚维尔强尼诺夫决不相信自己已经知道全部真相,因此绝不会主动摊牌,而是要一直伪装,装下去,直到他们两人中首先有一个绷不住而现出原形为止。他感到这是多么强烈的愉悦啊,看着和他一样外强中干的维尔强尼诺夫也像癞皮狗一样口是心非地伪装下去,简直让人好笑:这人不是众口称赞的翩翩君子吗?不是道德高尚又仪表堂堂的内外兼修的人吗?可是看啊,他也是个挖人墙角的卑鄙小人呢!……而且打算当小人当到底,先骗过自己,再弄假成真,最终那副无辜的气愤的样子能把对手都给骗过去,叫对手禁不住要想假如自己不知道这么多就好了……真是一场好戏,他一直在欣赏这些,从折磨丽莎就开始津津有味地盘算着欣赏伪君子维尔强尼诺夫那真切的悲痛,因为他实在太能伪装,因此这真心实意的痛苦是不多见的,必须珍惜,好好把握住。现在,他厌倦了,想主动杀死他来终结这一切了,但要不要动手呢?他是没有胆量动手的,因为不敢和勾引妻子的男人决斗,却采取折磨孩子这样卑劣的办法坑害情敌,这种下三滥的招数不是巴维尔自己的主意吗?正人君子当然不会这么做的,但巴维尔不是正人君子,他知道自己是小人,也乐于去当这个谁都可以骂上一句的小人,因为就算他是耗子,这耗子也能给他的仇敌们,给整个世界带来无法驱散的一份烦恼,叫别人嫌弃自己又无可奈何,这就是畸形儿巴维尔活在世界上的意义。地下室人在永远的丈夫身上复活了,他摘下面具,于是我们又看清了他,一只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的耗子,一个恨世者,一个胆小鬼,一个窝囊废,一个只会折磨更弱者来发泄被强者欺侮的痛苦的卑劣的小人……而造成他的痛苦的,乃是这个强者可以随便欺凌弱者的社会。他生来不是一团膏药,他要反抗的,但他反抗的手段又必须仔细思量,要成本最小而效果最大。
但巴维尔也许侥幸真的复活了,因为他和情敌罗波夫达成了和解,还把那封极为关键的信,他掌握的唯一证据,交到仇敌手上,意思是,我都知道了,我宽恕你了。他不想坚持下去,他想逃离,复仇把他折磨得濒临死亡了。
最有讽刺意义的是全书最后一章,两年后的火车上,维尔强尼诺夫再次英雄救美,轻轻松松就赢得了陌生女性的好感,这位太太邀请他去他们的乡间别墅住一个月,而她正是巴维尔再娶的妻子,谁知道为什么这对冤家又碰面了。巴维尔看见维尔强尼诺夫,好像见了鬼一样,又得知对方不想去他家,如释重负:他如果再来,还是会像很久以前那样轻松地把自己的妻子勾引走吗?一定会的。老天注定魅力不足又好娶漂亮老婆的巴维尔就得一辈子躲着这个挖墙脚能手,因为他是“永久的丈夫”。
回应 2020-08-22 13:09:40 -
椿四十郎 (读经典就是做减法)
“这个从T城来的怪物卡西莫多竟然爱上他太太的情夫,而在二十年中,居然一点也没有发现过太太的不贞,这种人实在太愚蠢,也太善良了!九年来他一直尊敬我,怀念我,记住我说过的每一句'名言',——天哪,而我却对此一无所知!他昨天不可能是撒谎!可是,当他昨天表白了对我的爱,并且说要和我'清帐'时,他是真正爱我吗?是的,他是出于恨而爱我,这种爱才是最强烈的。”2017-04-08 22:14:03
论坛 · · · · · ·
求购此书>///< 请发豆邮给我吧!谢谢您 | 来自DreamsChild | 1 回应 | 2010-09-16 11:33:0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W.W. Norton & Co. (1997)9.3分 20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9.7分 189人读过
-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4)8.4分 136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6.9分 95人读过
-
限时抢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陀思妥耶夫斯基 (Ex)
- 朴赞郁推荐的100本书(全) (Koretic)
- 译文双壁之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集(全7种8册) (saturnus醉倒在月光下)
- 林奕含书柜 (卒子)
- 藏书单 (不一定)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赌徒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蘇芳 2013-07-21 21:16:31
極端得可怕
0 有用 黑床 2011-06-15 14:25:00
居斯塔夫,我的小鹿,我的画眉,还有塞勒瑞的故事太贱了
10 有用 YoungKingdom 2014-05-30 12:19:28
《赌徒》的作者也是一个赌徒。从这个角度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概是在讲述自己的一个角落。根据他的生平,书里的女主角应该就是陀生前的那个情人,他也有在西欧沉迷赌博的经历,中间儿还夹杂着一个女人的虐恋。再加上伴随陀思妥夫斯基终生的癫痫,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想必也是上帝的公平吧,往往就是如此,大师们的人格都是不完整的,完整的人做不了大师。非常喜欢”老奶奶”与“我”分别在赌场里的那几大段的心理描写和那种近乎于癫... 《赌徒》的作者也是一个赌徒。从这个角度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概是在讲述自己的一个角落。根据他的生平,书里的女主角应该就是陀生前的那个情人,他也有在西欧沉迷赌博的经历,中间儿还夹杂着一个女人的虐恋。再加上伴随陀思妥夫斯基终生的癫痫,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想必也是上帝的公平吧,往往就是如此,大师们的人格都是不完整的,完整的人做不了大师。非常喜欢”老奶奶”与“我”分别在赌场里的那几大段的心理描写和那种近乎于癫狂的状态。 (展开)
5 有用 镇镇 2016-08-06 01:03:30
无法控制成为一个癫狂者
1 有用 yapapa 2009-03-29 15:43:38
五毛钱图书馆里淘来的
0 有用 JYYY 2022-04-27 08:01:21
这个版本极好!翻译要打六星!顾柏林翻的地下室太妙了。赌徒/永久的丈夫都是重读,一件糟心的事&鳄鱼均为力作。
0 有用 不大行 2022-03-09 17:15:50
“明天,一切都将在明天了结”
0 有用 一只快乐的虫 2022-02-13 02:05:21
2022.2.12 火车上看的,光看完了赌徒,之后把剩下几篇小的看了
0 有用 EN 2022-02-03 22:31:59
读的时候总以为后文会有什么不得了的转折,原来只是在描写癫狂赌徒的畸形爱情🤔!
0 有用 Dove 2022-01-24 14:09:53
永远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