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自我启蒙 (沙砾于飞)
- 八十年代末以降未能再版之书籍管窥 (尚书令)
- 【电子书交流】 (蜻蜓@元奎)
- 共产主义与东欧 (安先生)
- 哈维尔 (G_wil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哈韦尔自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Wenqian Li 2016-07-24 21:42:53
几年以前,当哈维尔辞世之时,不少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纪念文章中非常慷慨地授予其“自由主义者”的头衔。但事实上,正如《哈维尔自传》所显示的,我们很难说哈维尔本人是一个严格的自由主义者。这一问题关涉甚多,简而言之,自由主义理论不涉世界观,以及人生的意义等问题,而这些是哈维尔谈论最多的。
0 有用 糊糊 2012-04-11 18:10:08
很好看
1 有用 小陈 2017-08-17 11:58:12
在哈韦尔的对话中找寻共同点,有因为立即产生直感的主题而无法回到完全不同的过去世界中去,也有内心深处自相矛盾的生活带来了无比的乐趣。
0 有用 Ahtoha 2015-01-23 09:27:46
哈维尔无疑是个西西弗斯式的人物。
0 有用 kylegun 2022-11-28 00:08:59 北京
因家庭出身成分无法念大学被当作炮灰扫雷工兵,在体制内文学刊物担职搞搞震成为永远的异见人士,布拉格之春里突然归顺地方政府的不良古惑仔集团文明有序共抗外敌,为拯救狱中摇滚乐手知识圈文艺界众志一心签名捞人,延续斗争精神共写七七宪章把牢底坐穿;正因为永远的自我怀疑与厌恶并专注创作无意义之荒诞,才保证了无神论者为争取社会公义而选择的信仰希望……刚强调完自己不是政治家,顶多算个没啥戏剧文化的戏剧家,几年后却成... 因家庭出身成分无法念大学被当作炮灰扫雷工兵,在体制内文学刊物担职搞搞震成为永远的异见人士,布拉格之春里突然归顺地方政府的不良古惑仔集团文明有序共抗外敌,为拯救狱中摇滚乐手知识圈文艺界众志一心签名捞人,延续斗争精神共写七七宪章把牢底坐穿;正因为永远的自我怀疑与厌恶并专注创作无意义之荒诞,才保证了无神论者为争取社会公义而选择的信仰希望……刚强调完自己不是政治家,顶多算个没啥戏剧文化的戏剧家,几年后却成了卡夫卡国度的民选总统,可以的 (展开)
0 有用 V 2023-07-24 11:53:04 上海
世纪圣人。
0 有用 居石山人 2023-06-26 20:02:09 湖北
在60年代东欧社会较为宽松的氛围里,哈维尔用学习的哲学思考融进到戏剧的创作,又同现实生活和秩序的破坏、情感的揭示相联系,“意义与荒诞的互补性。缺乏意义即荒诞感的感受越深刻,意义就越会得到积极的探求。没有同荒诞经验的殊死搏斗,就没有什么可以追求。没有对意义的发自内心的渴求,也就不会被荒诞伤害”。尤其对70年代“宪章运动”的发起和整体叙述,他身上有一种对公共社会极高的热情与参与感,在狱中的恐惧和担忧也... 在60年代东欧社会较为宽松的氛围里,哈维尔用学习的哲学思考融进到戏剧的创作,又同现实生活和秩序的破坏、情感的揭示相联系,“意义与荒诞的互补性。缺乏意义即荒诞感的感受越深刻,意义就越会得到积极的探求。没有同荒诞经验的殊死搏斗,就没有什么可以追求。没有对意义的发自内心的渴求,也就不会被荒诞伤害”。尤其对70年代“宪章运动”的发起和整体叙述,他身上有一种对公共社会极高的热情与参与感,在狱中的恐惧和担忧也如影随形,对自我的剖析——荒谬的对立所组成的一个奇怪的混合物。“布拉格之春”,重创了公民社会生活的参与度,也是哈维尔等一批人对“塑料人”乐队成员被捕入狱的积极呼吁营救,唤醒了公民个体潜意识里的社会权利意识。有独立的地下组织传统和良好的民众社会责任,就会更加理解1968年布拉格的呼声。 (展开)
0 有用 Duke_Luxemburg 2023-06-20 15:29:54 柬埔寨
“无权者的权力,反政治的政治”,慎之先生最推崇的政治思想即来自哈韦尔。本书是他成为总统前的心路告白,也是“和平转型”的指南书。哈韦尔、瓦文萨等东欧protest,比叶利钦高尚,也比曼德拉幸运。80年代末的剧变,本质上是本国民族主义和公民社会的联袂复归。成功前提是两者的天然孪生或者漫长磨合达成的平衡。正如金雁提出的“波兰现象”——波兰既是民族主义的,又是世界主义的(珍视democracy和liber... “无权者的权力,反政治的政治”,慎之先生最推崇的政治思想即来自哈韦尔。本书是他成为总统前的心路告白,也是“和平转型”的指南书。哈韦尔、瓦文萨等东欧protest,比叶利钦高尚,也比曼德拉幸运。80年代末的剧变,本质上是本国民族主义和公民社会的联袂复归。成功前提是两者的天然孪生或者漫长磨合达成的平衡。正如金雁提出的“波兰现象”——波兰既是民族主义的,又是世界主义的(珍视democracy和libera的传统)。苏联的占领和代理人政策并没有真正颠覆东欧国家的传统社会结构。哈韦尔等社会民主主义者不仅拥有民意基础,甚至在体制内拥有对抗主流的空间(如匈牙利文艺协会)。就像狄仁杰中的剧情,“屠龙者”引导民意的“巨浪”涌入业已形成的隐秘管道,汇集形成洪荒之力冲毁作为上层建筑的“通天浮屠”。 (展开)
0 有用 kylegun 2022-11-28 00:08:59 北京
因家庭出身成分无法念大学被当作炮灰扫雷工兵,在体制内文学刊物担职搞搞震成为永远的异见人士,布拉格之春里突然归顺地方政府的不良古惑仔集团文明有序共抗外敌,为拯救狱中摇滚乐手知识圈文艺界众志一心签名捞人,延续斗争精神共写七七宪章把牢底坐穿;正因为永远的自我怀疑与厌恶并专注创作无意义之荒诞,才保证了无神论者为争取社会公义而选择的信仰希望……刚强调完自己不是政治家,顶多算个没啥戏剧文化的戏剧家,几年后却成... 因家庭出身成分无法念大学被当作炮灰扫雷工兵,在体制内文学刊物担职搞搞震成为永远的异见人士,布拉格之春里突然归顺地方政府的不良古惑仔集团文明有序共抗外敌,为拯救狱中摇滚乐手知识圈文艺界众志一心签名捞人,延续斗争精神共写七七宪章把牢底坐穿;正因为永远的自我怀疑与厌恶并专注创作无意义之荒诞,才保证了无神论者为争取社会公义而选择的信仰希望……刚强调完自己不是政治家,顶多算个没啥戏剧文化的戏剧家,几年后却成了卡夫卡国度的民选总统,可以的 (展开)
0 有用 李·根尔巴乔夫 2022-03-03 22:17:59
这是一本特殊的自传,成书的时候苏联还没有解体,捷克当然更没有摆脱其阴影,所以它的成书方式,是由一名记者偷偷潜入捷克以访谈的形式完成的。成书后不久,哈维尔就成为捷克首任民选总统,这本书回溯了他的军旅生涯、剧作时期和宪章时期。我虽然过去也读过他的文集,但却是第一次这么深入地了解他,尤其是他的狱中生涯,那种挣扎与坚持,那种对自由的内生热爱,特别让我感到力量。这种力量超越左右,十分透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