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随筆
さいえんす?的创作者
· · · · · ·
-
东野圭吾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著者略歴 (「BOOK著者紹介情報」より)
東野/圭吾
1958年大阪生まれ。大阪府立大学工学部電気工学科卒。エンジニアとして勤務しながら、85年『放課後』で第三一回溝戸川乱歩賞を受賞しデビュー。99年『秘密』で第五二回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を受賞(本データはこの書籍が刊行された当時に掲載されていたものです)
目录 · · · · · ·
疑似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罠
科学技術はミステリを変えたか
ツールの変遷と創作スタイル
嫌な予感
数学は何のため?
教えよ、そして選ばせよ
ハイテクの壁はハイテクで破られる
著作物をつぶすのは誰か
何が彼等を太らせるのか
ヒトをどこまで支援するか?〔ほか〕
· · · · · · (收起)
科学技術はミステリを変えたか
ツールの変遷と創作スタイル
嫌な予感
数学は何のため?
教えよ、そして選ばせよ
ハイテクの壁はハイテクで破られる
著作物をつぶすのは誰か
何が彼等を太らせるのか
ヒトをどこまで支援するか?〔ほ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于是,后来再被问及过去的工作,我的答案就变成了这样: “啊,我做的是科研之类的工作。” 换作理科出身的人,多半要接着刨根问底,文科生却不会。他们提问本来就只是为了活跃气氛,没有更深的含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谁来替他们发声? -
听到我为书卖不出去而道歉后,编辑笑着摆了摆手。 “我们可没想过靠东野先生的书来赚钱。毕竟有西村京太郎先生和赤川次郞先生撑腰,不必担心利润。就算您的书赚到些小钱,和他们比也不过是零头。” 当年还觉得这番放挺伤人的,现在想来他说得确实在理。经过细算,哪怕我的书都卖出去了,盈利最多也只够发那位编辑的薪水。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衣食父母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角川文庫(共122册),
这套丛书还有
《ドグラ・マグラ(下)》《李陵·山月記·弟子·名人伝》《和僑》《妹の力 (角川文庫)》《わが闘争(上)》
等
。
喜欢读"さいえんす?"的人也喜欢 · · · · · ·
さいえんす?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听爱唱反调的东野圭吾,说说有关科学的那些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科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而这些改变往往有利有弊,诸如手机与电子邮件的出现,无疑大大降低了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失败感受和痛苦体验,至少不用顾忌对方身在何处,又该如何将其叫到电话机旁;可反过来... (展开)
最后一本中文化的东野大叔随笔集,装帧可以打满分
放眼望去,在日本推理圈中,东野圭吾大叔在大陆出版界的待遇始终无人可及。《科学?》这一部15年前的随笔集在今时今日(实际是2019年)于大陆出版,竟然用上了精装本,而且还有双封面的特殊待遇!!在大陆,如果问一个平时不读推理的读者认识哪一个日本推理作家,十有八九会说...
(展开)

看完它,我了解了真实的畅销君
这本《科学?》是东野圭吾在杂志上连载的三年专栏合集。这个专栏讲述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于小说创作带来什么影响。 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日本,居然还有相当多的人认为科技的发展让人类变得越来越懒了。东野圭吾就是其中的代表。 东野圭吾是理科生出身,所以很难想象,对科...
(展开)


东野圭吾VS村上春树 关于小说家的随笔创作的一些看法
评价这本书之前,先说说村上的随笔吧。 村上春树先生在他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书中,坦言“随笔这东西就好比啤酒公司出品的罐装乌龙茶,算是副业,真正美味的素材总是要留给下一本小说的。”而读过村上先生的随笔的读者都知道,他的随笔作品其实更像是饭后甜点一样的存在,...
(展开)
>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这本书有中文译本么? | 来自德雷克⚓️🗺 | 1 回应 | 2018-03-31 00:27:4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新星出版社 (2019)6.4分 670人读过
-
台灣角川 (2020)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현대문학 (202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東野圭吾 List (Woland)
- ★東 野 圭 吾 ( 日 版 书 籍 篇 )★ (环小圈儿)
- 我的东野收藏(陸續更新中……) (肥魚叔)
- 【日本】东野圭吾作品 (火星神)
- 设计有趣的封面 (雪之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さいえんす?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烏滌非 2013-06-07 03:53:02
拖拖拉拉,枕边书&伴饭书,一次一两章节,时常记不起看,总算看完了。东老湿为杂志写的以“科学”为主题的随笔集,社科偏多。其实最大的感受就是理系的人想东西的逻辑真的完全不一样,对我来说颇为崭新,哪怕像著作权这种完全非理系的东西也要一二三条理顺来讲自己的道理。文字依然非常平实啦(不然我也看不懂),另外时不时例行自嘲一下。除了棒球那两三篇实在看得我晕头转向,其他还是挺有意思的,尤其其中能看到不少当时创作的... 拖拖拉拉,枕边书&伴饭书,一次一两章节,时常记不起看,总算看完了。东老湿为杂志写的以“科学”为主题的随笔集,社科偏多。其实最大的感受就是理系的人想东西的逻辑真的完全不一样,对我来说颇为崭新,哪怕像著作权这种完全非理系的东西也要一二三条理顺来讲自己的道理。文字依然非常平实啦(不然我也看不懂),另外时不时例行自嘲一下。除了棒球那两三篇实在看得我晕头转向,其他还是挺有意思的,尤其其中能看到不少当时创作的作品的影子在里面,读时有点莫名的わくわく;虽然忍不住想说乃真的有好多道理要讲啦。 (展开)
1 有用 (⊙a⊙) 2019-02-25 22:59:53
感觉就是个中年人在一直抱怨,教训年轻人,不过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是经验之谈,是那种对时事和科技点评类文学。感谢友人的翻译和整理。
0 有用 Mumu 2011-05-14 00:18:24
伽利略养成记
1 有用 L 2019-02-25 22:29:59
拖拖拉拉两个月,终于搞定了。那本「 挑战?」日后再说吧。
1 有用 人生海海MXY 2016-06-06 21:46:30
各种杂文集,趣味性不高,就稍微比阅读理解的材料有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