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的中国人》的原文摘录

  • 我看着这小女孩足足有五六分钟,我不能给她帮助,心里十分难受和自责。就在快门释放的一瞬间,我的心被刺痛了,忆起了自己苦难的童年…… (查看原文)
    宋清 10回复 23赞 2017-07-05 14:28:01
    —— 引自第85页
  • 重涉昨日之河 人只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就注定了我们只能通过另外的方式,击穿记忆的坚冰,重返那些曾经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空间。 摄影应该就是其中一种最重要的方式。这种以每一个人满足自我为第一需要的的影像记录方式,真实地记录了此时此地的一切所在,它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却开启了人类对自我发展进程进行实证的个过程。 历史,无疑是一切瞬间的总合。当一些具有特殊品格和旨趣的人,在道德感的规范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地用影像表达一种寻常却别有意味的视角,这种镜子般的原生态的记录不仅表达了个体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也必将成为一种集体的记忆和怀想。 20世纪,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纪实摄影以其渗透社会各个阶层的活动和作品,广阔而深入地展示了这种震撼世界的变化,甚至直接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批摄影家怀着强烈的时代认同感,用自己的作品对行进于巨变历程中的中国人精神和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度的视觉记录。他们的作品不仅呈示了难以取代的价值,而且始终给我们以超越时空的感动与沉思。 纸上记录片系列丛书,主要选取近数十年来中国优秀纪实摄影家专题作品,希望以开放、包容的方式,能为研究和观察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提供真实、完整、直观、系列的视觉文献材料。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熟悉而陌生的场景,在恍惚的意念中,重涉昨日之河。 (查看原文)
    哥伦比亚的森林 2赞 2020-12-25 12:28:14
    —— 引自第7页
  • 拍摄手记 王福春 我是铁路运输系统的一名摄影师。我早年毕业于铁路机车司机学校,始终对火车有着特殊的感情。从事影工作后,我的镜头一直没有离开过铁路。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关注人们旅途生活的真实姿态。这些年来,我北上漠河,南赴广州,西奔格尔木,东至上海……乘坐火车上千次,行程10多万公里,拍摄万余张底片,留下了人生旅途的印迹。 火车和我们中国人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火车是临时的大家庭,是流动的小社会,它浓缩了人生百态:身穿各种流行时装的青年男女乃至小狗小猫堂而皇之地在卧铺上占有一席之地,风靡全国、充斥东西南北中的麻将牌打个不停,92岁的老方丈戴着洁白的手套为小姑娘号脉,母亲小心翼翼地呵护刚刚出生的婴儿,身心俱疲为生存而奔波的打工族,对对爱侣旁若无人地嬉闹调情。 令我难忘的镜头太多了,有的让我欲罢不能,用心寻总有令人感动感怀的时刻有的使我欲拍不忍,总是在矛盾与困惑中按下快门。在留住美好瞬间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无法弥补的遗憾。 最令我难以忘却的是在开往南的火车上,一个满身汗泥的小女孩倚在车门头,站着就睡着了。我看着这小女孩足足有五六分钟,我不能给她什么帮助,心里面十分难受和自责。就在快门释放的一瞬间我的心被刺痛了,亿起了自己苦难的童年… (查看原文)
    哥伦比亚的森林 2赞 2020-12-25 13:04:01
    —— 引自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