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海马记忆法》是世界最前沿的脑科学研究成果,第一本脑科学专家写的记忆书。 为什么明明在脑子里偏偏想不起来?为什么越是怕忘记越忘记?为什么做了那么多记忆训练,记忆力还是没有得到提高?……最新脑科学研究表明,人是通过海马体来记忆的,通过针对性的锻炼,能促进海马体的活性,就可以从根本上增强记忆力。著名脑科学家池谷裕二,经过多年研究和实验,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海马活化记忆训练体系,在本书中一一教给大家,通过科学方法快速增强记忆力。你也可以过目不忘!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从脑科学看记忆
1 出租车司机的记忆力
2 神经细胞进行想象的脑
3 神经细胞增殖的原因
4 保护神经细胞
5 出租车司机的脑膨大了
6 加强脑部锻炼,提高记忆力
7 多样的环境与丰富的记忆
8 莫里斯的水迷宫实验
9 常识与科学
第二章记忆的司令部——海马
1 奇妙的记忆力
2 切除海马会怎样
3 进化历程决定的“记忆厨师”
4 海马的结构
5 重组还是过劳死
6 为什么只能记住7个
7 想不起来也是记忆吗
8 误解也是记忆吗
9 记忆的阶层
10 海马记忆什么事物呢
11 记忆的仓库
12 刻画“命运”的海马
13 海马是地图
14 婴儿脑中没有海马
第三章 人脑和电脑哪个更优秀
1 形成网络的神经细胞
2 神经线路和电路
3 信号的换乘站——突触
4 突触的结构
5 单向通行的突触
6 突触电位与动作电位
7 突触在思考
8 以突触命名的精密仪器
9 电脑比人脑更优秀吗
第四章 可塑性——脑能够记忆
1 红灯停,绿灯行
2 失败是成功之母
3 敷衍塞责的脑
4 循序渐进地学习
5 脑在记忆时发生的变化
6 人为什么成为人
7 路线图还是时刻表
8 一位哲学家的记忆
9 赫伯法则
10 是梦境还是现实
第五章 脑的存储单元——LIP
1 LTP的发现改变了整个世界
2 侧耳倾听的LTP
3 LTP才是脑的记忆吗
4 幻想成为现实的那一天
5 镜子里的LTP
6 情绪生成的记忆
7 梦的延续
第六章 科学锤炼记忆力
1 是记不住还是不去记
2 无效的学习方法
3记忆的维生素
4 平淡的情绪妨碍记忆
5 增强记忆力,消除紧张状态
6 为什么能够通过东京大学的考试
7 学习要适当
8 能睡的孩子长得壮——奇妙的梦
9 按照一定的步骤记忆
10 天才的秘密
11记忆就是人的命运
第七章 增强记忆力的灵丹妙药
1记忆力的兴奋剂
2 智慧老鼠的诞生
3 肝脏和记忆的奇妙关系
4记忆力到底是什么
5 丧失记忆力的可怕病症
6 开怀畅饮吧
第八章 脑科学的未来
1 丰富多彩的未来
2 获得他人的大脑
3 把握“心”的科学
4 为什么偏偏是海马
结束语
· · · · · · (收起)
1 出租车司机的记忆力
2 神经细胞进行想象的脑
3 神经细胞增殖的原因
4 保护神经细胞
5 出租车司机的脑膨大了
6 加强脑部锻炼,提高记忆力
7 多样的环境与丰富的记忆
8 莫里斯的水迷宫实验
9 常识与科学
第二章记忆的司令部——海马
1 奇妙的记忆力
2 切除海马会怎样
3 进化历程决定的“记忆厨师”
4 海马的结构
5 重组还是过劳死
6 为什么只能记住7个
7 想不起来也是记忆吗
8 误解也是记忆吗
9 记忆的阶层
10 海马记忆什么事物呢
11 记忆的仓库
12 刻画“命运”的海马
13 海马是地图
14 婴儿脑中没有海马
第三章 人脑和电脑哪个更优秀
1 形成网络的神经细胞
2 神经线路和电路
3 信号的换乘站——突触
4 突触的结构
5 单向通行的突触
6 突触电位与动作电位
7 突触在思考
8 以突触命名的精密仪器
9 电脑比人脑更优秀吗
第四章 可塑性——脑能够记忆
1 红灯停,绿灯行
2 失败是成功之母
3 敷衍塞责的脑
4 循序渐进地学习
5 脑在记忆时发生的变化
6 人为什么成为人
7 路线图还是时刻表
8 一位哲学家的记忆
9 赫伯法则
10 是梦境还是现实
第五章 脑的存储单元——LIP
1 LTP的发现改变了整个世界
2 侧耳倾听的LTP
3 LTP才是脑的记忆吗
4 幻想成为现实的那一天
5 镜子里的LTP
6 情绪生成的记忆
7 梦的延续
第六章 科学锤炼记忆力
1 是记不住还是不去记
2 无效的学习方法
3记忆的维生素
4 平淡的情绪妨碍记忆
5 增强记忆力,消除紧张状态
6 为什么能够通过东京大学的考试
7 学习要适当
8 能睡的孩子长得壮——奇妙的梦
9 按照一定的步骤记忆
10 天才的秘密
11记忆就是人的命运
第七章 增强记忆力的灵丹妙药
1记忆力的兴奋剂
2 智慧老鼠的诞生
3 肝脏和记忆的奇妙关系
4记忆力到底是什么
5 丧失记忆力的可怕病症
6 开怀畅饮吧
第八章 脑科学的未来
1 丰富多彩的未来
2 获得他人的大脑
3 把握“心”的科学
4 为什么偏偏是海马
结束语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7.学习要适当 考试前夕,填鸭式的学习绝不是一个好方法。但假如真的走投无路了,与其头一天挑灯夜战。还不如当天早晨分离苦读,后者获得的记忆持续到考试时的可能性更高一些。如果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看的话,考试前的4个小时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海马保管记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个月,也就是说,一个月是进行复习的最好时期。 首先,一周之后进行第一次复习,两周之后进行第二次复习,再过一个月进行第三次复习。像这样学习一次、复习三次,逐渐扩大间隔,连续进行两个月的时间,海马就会判断该信息为必要的记忆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9页 -
<图片1> 这就是加拿大的心理学家图尔文提出的记忆阶层这个阶层很好地表现了生物进化的过程。从进化论角度上看,越是低等的动物,位于下层的记忆就越发达;相反,越是高等动物,上层记忆就越发达。(P71) 几乎没有从出生到三四岁之间的记忆。这就是幼儿期健忘的现象,原因就在于情景记忆的发展相对比较晚。事实上,10 岁之前,语义记忆发展迅速,过了这个年龄,情景记忆就逐渐占了上风。相反,有些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减退,会出现健忘的症状,这是因为记忆开始从最上层消失。首先,情景记忆的能力逐渐衰退,比如,日常生活中经常忘记把东西放在哪里,更严重的时候甚至忘记是否吃过饭,这是痴呆症初期的一种症状。随着症状的发展,语义记忆也开始消失,甚至连自己周围的亲朋好友都记不得了。但即使如此,最深层的程序性记忆还是得到了较好的保存,穿衣、走路、用筷子吃饭等记忆还一直保留着。 比方说,即使屋里突然停电,四周一片漆黑,摸着黑来到了那个地方,这时处所神经细胞仍然会作出相应的反应。所以,眼睛有障碍的人也有处所神经细胞。即使眼睛看不见,也可以知道屋里的情况,比如桌子在屋子的什么位置,床在哪里,门在什么地方等。海马的处所神经细胞并不是仅仅凭借眼前所见的事物来判断场所的,而是运用一种综合的感觉来进行判断的。海马中有处所神经细胞所描绘的周密地图,利用这个地图就可以确定现在所处 的位置了。处所神经细胞仅存在于海马之中。从这一点上来说,人们发现处所神经细胞的时候,就了解到了海马对于空间概念记忆的重要性。(P86) 我们已经了解到,从眼、鼻、手、耳、舌等获取的各种感觉信息都会进入海马,并在那里进行加工处理。这些信息都是形成个人经验的必要资料。对何时何地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到什么等诸如此类的资料进行整理,找出其中的联系,形成记忆——经验。这种经验就是情景记忆。 现代脑科学认为,梦是整理大脑信息、强化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海马记忆法"的人也喜欢 · · · · · ·
海马记忆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记忆实践前的理论储备
读完这本书,一方面粗略了解了有关脑科学和记忆的微观化学机制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更加科学的了解,使我从心理和客观规律上对记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本质的理解以及如何应对这些现象的思路。 有些人为了达到速成,只重视培养记忆力的...
(展开)

写的很通俗易懂,是很清晰的科普文
写的很清晰,笔记也很容易记录,也很容易实践,是一篇很好的科普文。摘录如下: 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长期记忆还可以细分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程序性记忆、促发记忆。 短期记忆是30秒至几分钟的记忆,7个左右的小容量 长期记忆: 1) 情景记忆:个人的...
(展开)

理论偏多,方法偏少。
这本书我用扫描的方法一扫而过,大致的感觉是理论太多,且没有那么值得细读,读者想知道的是如何来提高记忆,并不想知道那么记忆的生物学原理。 要说记忆如何好,就是多看,多记,多重复,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方法复习,乃是最好的方法。还有记忆的时间早上比晚上更容易记...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里面提及的方法,有试过嘛?有效吗? | 来自豆花柯基 | 2009-10-06 22:54:00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记忆力训练 (吴正平)
- 记忆达人 (行者老孙)
- 自我提升 (okgood)
- @dudu@meimei推荐书目 (xiulizhuang)
- 周阅读120831-1 (xiulizhuang)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海马记忆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黑电波 2013-08-21 22:43:51
科普小册子,说到最后所有秘诀都是勤学多练,博闻强记。
0 有用 倪考梦&自主论 2010-07-07 15:11:35
算是通俗易懂吧
4 有用 Kuhn 2014-11-05 13:42:10
都说理论太多,实践很少。记忆的神经科学原理应该讲的挺多,看过能为加扎尼加那本打基础。写作手法值得学习。/之所以评分不高跟书名起错有关,让人误以为是记忆术的,这其实是记忆神经科普书,而且科普的很好,从神经机制层面讲起。
0 有用 蝉 2013-12-09 17:58:36
: B842.3/3183
0 有用 M.Prince 2009-06-29 22:03:45
道理挺新颖 不过没什么实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