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小吃札記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 2009-06-27 13:32:26

    我简单地觉得,写饮记食要敢吃爱吃身心健康,舒先生在书内自认:去年胃患溃疡,知所节制(P30)。其他的论点和举例也常颇可笑。“林家的餐具用白瓷碗碟,绝无以塑胶器皿盛面盛汤之举,此又见品味处也。”(P34)这关品味什么事。还有“香港朋友来台,说喜欢吃面,我一早带来这里,一吃,大惊艳,道:‘哇,台湾吃面太过瘾了,不只是牛肉面一味而已呢’”(P35)哪里来的这种没见识的朋友,真丢人。还说“若是老来潦倒了,弄到讨饭了,那么最好也能在此店门口来讨,乃不仅环境深富风土意趣,更要者,菜好也。”(P51)

  • 2 天路守望者 2013-10-14 06:10:22

    我好想去台湾住一年啊!!!这本书要在去台湾的时候带着边吃边读。

  • 1 2011-03-20 02:38:40

    那家牛肉面是真心好吃啊!!!!

  • 1 流光舞月 2012-03-14 16:02:05

    這是一本到台北吃小吃的好導讀,慢慢的在巷子中走著,找到書中的某一家店,靜靜的品嘗這些美味,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態度.

  • 1 Sin 2011-02-10 02:04:59

    读此小书,正直春节,然虽每日都吃得无法再丰腴,可躺在床上翻开小札,读上几则,却不禁心潮澎湃,更是不断咽着口水,直至饥肠辘辘,再不能往下读去。没错,这就是小吃的魅力,书里介绍的尽是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食材,食物,也正因此,其想象空间远比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所谓的大师名菜有过之而无不及。

  • 1 玛利亚保佑 2011-10-26 12:23:58

    某地小吃好,乃某地人情好。若某地小吃不好,人与人之间情感必颇为疏远。反之,人情好不仅指店家的体贴:凌晨亦供应爽口的食物慰藉食客们的肠胃,也说明当地人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等待文火慢炖、精心制作甚至限量供应的食物,为小吃店提供赖以生存的土壤。这双方的体贴便是城市温暖宽和的证明。

  • 0 N 2011-06-14 20:18:56

    按圖索驥不是我喜歡的活動,有去找過兩家,都不錯~~

  • 0 苦大仇深李大壮 2013-04-07 23:38:26

    我估计看的是简体版

  • 0 Donald 2009-05-20 17:25:39

    不可在无中餐之处阅读。

  • 0 淺小花兒 2012-09-06 20:18:43

    说写吃,还真就写吃。可从头到尾的卤肉饭、鱼丸、清粥小菜、豆浆油条、肉包菜包胡椒饼的,看得味觉麻木无感。就连说面包也要先埋汰一下别城再夸台北的怎么好,真是让人受够了。除了吃也略见其它,实在是非常一般。

  • 0 Lin 2009-06-27 08:31:50

    曾經和同學開玩笑說:"I have standards when it comes to food and women, unlike other things in life",這些年來矢志探尋天南海北大街小巷諸多館子,捎帶著也讀了不少所謂的名家談吃。初高中時最喜歡汪梁二位,現在意氣風發了些,也嫌二位有些過於散淡。舒先生談吃的文章,文字本身算不得佳,延伸的閱歷又不算廣,可惜我這幾個月的期待了。

  • 0 芒芒 2011-07-20 21:55:57

    不是旅游指南!是小吃札记!

  • 0 記得她{她是誰} 2009-11-02 20:06:43

    舒先生不吃花枝,柴鱼,失掉了很多好内容

  • 0 千诺 2013-06-21 13:39:12

    文字古樸。應當一早就該讀的,現在要走了才讀個什麽勁。。。

  • 0 Santé 2015-10-01 21:15:42

    慧梅上年去紅磡看蘇打綠時買的,一借至今,讀了一半,實在讀不下去,因為越讀越餓。希望今年可以去台北。

  • 0 Sunny 2011-12-29 01:38:40

    作为一个吃货且很想去台湾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去的人,这本值得珍藏着在梦想中的未来里去用上它。

  • 0 拙阿荆 2010-05-23 12:10:08

    此日舒国治讲座之纪念,于世贸天街时尚廊书店。台版附签名。

  • 0 psychoride 2012-06-24 00:11:57

    对食物毫无热情,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