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如同大結局的前奏,把那些能拉出來的角色先拉一點出來謝幕。
这个系列应该一口气看完
其实这本书的看点是对警察及媒体的讽刺吧·····特别是描写兴师动众的形式主义追捕那段太搞笑了。凶手的设定不理想,不过这毕竟属于侦探小说范畴。PS 貌似这本书里自泄罗斯安娜的底?
科尔贝里的辞职和闹哄哄的搜捕是为数不多的亮点,到了后期,舍瓦尔夫妇越来越愤青了,全篇充斥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和抱怨,如果放到本朝,或许会纳入异见分子之列吧。资本主义国家确实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好,但也远没有舍瓦尔夫妇所说的那么差,如果两人知道当今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有着类似的问题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时候,不知道这么坚定的信仰会不会动摇。
越来越伤感,前两本的凶手已经出狱了。
有一种杀手找到自我的感觉,那种寂聊,以及有些东西已经来临,坏事还是好事已经无所谓,大结局不可避免的临界点。
越来越沉重了
瑞典老愤青哦!
所反映的现象值得深思
深深的疲惫感……南方旳乡村真美。
这篇看的很有感觉,海边的郊区,清新的空气,诙谐的同伴,案子倒不怎么重要了。
繁花落尽君辞去。
如此有爱的系列就这么读完了好伤感……
这对夫妻档的每一本都是经典,喜欢这个系列,喜欢瑞典那种看似冷酷实则温暖的调调。
完美
找到自我
死亡从来不是美丽的景象
1974,马丁贝克系列第9作。延续该系列的特色,平稳的调查,欧美的社会派推理。按理这题,凶手刻画应该是重点,结果人物并不鲜明。情节波澜不惊,非常中规中矩。
为了平息舆论逮捕替罪羊,警察成为政治工具职业荣誉感丧失,破案靠偶然哪儿有那么多推理……
在平淡中刻画对福利社会的批判
> 弑警犯
3 有用 quitsky 2013-10-21 03:17:53
如同大結局的前奏,把那些能拉出來的角色先拉一點出來謝幕。
4 有用 没 2017-07-23 20:03:07
这个系列应该一口气看完
3 有用 🌸五月雨永远🌸 2012-08-22 21:16:49
其实这本书的看点是对警察及媒体的讽刺吧·····特别是描写兴师动众的形式主义追捕那段太搞笑了。凶手的设定不理想,不过这毕竟属于侦探小说范畴。PS 貌似这本书里自泄罗斯安娜的底?
2 有用 K.J 2015-11-04 23:32:36
科尔贝里的辞职和闹哄哄的搜捕是为数不多的亮点,到了后期,舍瓦尔夫妇越来越愤青了,全篇充斥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和抱怨,如果放到本朝,或许会纳入异见分子之列吧。资本主义国家确实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好,但也远没有舍瓦尔夫妇所说的那么差,如果两人知道当今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有着类似的问题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时候,不知道这么坚定的信仰会不会动摇。
1 有用 三 2014-03-19 20:13:25
越来越伤感,前两本的凶手已经出狱了。
2 有用 恶鸟 2016-11-03 11:32:07
有一种杀手找到自我的感觉,那种寂聊,以及有些东西已经来临,坏事还是好事已经无所谓,大结局不可避免的临界点。
1 有用 アキラ 2015-02-08 14:31:05
越来越沉重了
1 有用 冯至杭 2014-07-22 19:56:57
瑞典老愤青哦!
1 有用 海殇 2012-08-03 14:56:28
所反映的现象值得深思
1 有用 Hiina Kapsas 2016-05-18 01:10:04
深深的疲惫感……南方旳乡村真美。
1 有用 成 2012-12-06 12:11:59
这篇看的很有感觉,海边的郊区,清新的空气,诙谐的同伴,案子倒不怎么重要了。
1 有用 菱垣 2016-05-02 09:22:10
繁花落尽君辞去。
1 有用 睡浴缸的人 2013-01-14 20:56:59
如此有爱的系列就这么读完了好伤感……
1 有用 墨闻 2020-01-24 16:14:41
这对夫妻档的每一本都是经典,喜欢这个系列,喜欢瑞典那种看似冷酷实则温暖的调调。
1 有用 rosiel 2021-04-11 14:07:45
完美
0 有用 达斯佛™ 2012-02-13 20:35:06
找到自我
0 有用 沈昆默 2009-01-27 21:23:18
死亡从来不是美丽的景象
1 有用 jx8026700 2018-02-06 00:40:42
1974,马丁贝克系列第9作。延续该系列的特色,平稳的调查,欧美的社会派推理。按理这题,凶手刻画应该是重点,结果人物并不鲜明。情节波澜不惊,非常中规中矩。
1 有用 射小箭 2019-08-21 11:21:27
为了平息舆论逮捕替罪羊,警察成为政治工具职业荣誉感丧失,破案靠偶然哪儿有那么多推理……
1 有用 西蒙库克船长 2015-07-15 10:23:42
在平淡中刻画对福利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