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根据1924年伦敦第一版(限量印刷800部)译出 周谷城、侯仁之序 附42幅照片
原书汇集了109张照片和五十张由中国艺术家(未提名字)绘制的老北京城门建筑图。毛边本(边缘未裁齐),在国内北图善本阅览室里有一本。
北大侯仁之先生手里也有一本,曾有学生在侯先生的课上翻过,侯先生对其爱不释手。
作者简介 · · · · · ·
本书作者奥斯伍尔德·喜仁龙(Osvald Siren),瑞典美术史家、哲学博士。1879年生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毕业。190l一1903年,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助理。1908m1925年,任斯德哥尔摩大学美术史教授,从事西洋近代美术史研究。1928--1945年,在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负责管理绘画和雕刻。1916、1917和1918年分别在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日本讲学。曾予1920、1921、1930、1934、1935和1954、1956年先后五次访问中国。1930年成为芬兰科学院院士。1956年首次获得查尔斯·兰·弗利尔奖章。关于西洋美术的主要著作有:《达·芬奇》(Leonar— do da Vinci,1916年),《乔托及其门徒》(Giotto and Some of his Follo— wets,1917年),《美术纲要》(Es...
本书作者奥斯伍尔德·喜仁龙(Osvald Siren),瑞典美术史家、哲学博士。1879年生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毕业。190l一1903年,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助理。1908m1925年,任斯德哥尔摩大学美术史教授,从事西洋近代美术史研究。1928--1945年,在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负责管理绘画和雕刻。1916、1917和1918年分别在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日本讲学。曾予1920、1921、1930、1934、1935和1954、1956年先后五次访问中国。1930年成为芬兰科学院院士。1956年首次获得查尔斯·兰·弗利尔奖章。关于西洋美术的主要著作有:《达·芬奇》(Leonar— do da Vinci,1916年),《乔托及其门徒》(Giotto and Some of his Follo— wets,1917年),《美术纲要》(Essentials in Art,1920年)等。1918年在日本讲学和1920年旅居中国时,开始密切关注东方美术。1924m1925年,在巴黎展出个人收藏的东方艺术品。对中国古代艺术十分热爱,并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方面主要著作有:《北京的城墙和城门》(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1924年),《中国雕刻》(Chinese Sculpture,1925年),《北京故宫》(The Imperial Palace of Peking,1926年);《中国绘画史》(Histo一 ire de art anciens,1929m1930年);《中国花园》(Gardens of China,1949年)等。这些著作在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方面起了很大作用。1966年6月26日逝世,享年八十七岁。(许永全)
目录 · · · · · ·
序/侯仁之
作者简历
图版目录
原序
第一章 中国北方筑墙城市概述
第二章 北京 旧址上的早期城市
第三章 北京内城墙垣
第四章 北京内城墙垣的内侧壁
第五章 北京内城墙垣的外侧壁
第六章 北京外城墙垣
第七章 北京内城城门
第八章 北京外城城门
图版部分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毗邻城墙的城门两侧,是位于两条铁路线旁的候车室。其建筑样式十分传统,带有拱券式的大屋顶和开放的柱廊,将城楼与突兀的西式火车站联系起来。它们之间的开放空间――过去瓮城内的区域——十分荒凉,路两边拉着铁链,两只孤独的石狮彼此遥望,新生的树木显得萎靡不振。广场上唯一活动的生命是一些邋遢的乞丐和游手好闲的流浪汉,栏杆恰好将他们与汽车和人力车隔开,于是他们便在通道中间长住下来。箭楼城台下深邃的券门如今已没有人从中穿过,于是这里就成了乞丐们遮风避雨的场所,而城门外繁忙的商业街则恰好为他们带来行乞的机会。在我所看到的北京城的乞丐和流浪汉中,这里是最丑陋肮脏的,而这就是前门古老门洞之下最真实的情形。 箭楼以南的区域是北京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狭窄肮脏的护城河并没有太大的水量,一座很宽的石桥横跨其上,形成一个方形的开放空间。它被铁链和石墩划分为四条通道分别向南、东和西三面延伸,到达外城最重要的商业区。站在箭楼上俯瞰前门大街,北京城中最美丽有趣的景象便尽收眼底,婆娑的垂柳和古老的木牌楼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这里的交通忙碌而繁杂:手推车、人力车、骡子和骆驼商队,与汽车和自行车混杂在一起一古老的秩序正逐渐被嘈杂和机械化的时代打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0页 -
所有木结构都被漆成深红色,而砖墙和屋瓦则是灰色的。门板的雕饰会鎏金来凸显,而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的柱头斗拱还会饰以绿色和蓝色。中国人从不吝啬使用强烈的色彩;这种色彩的远观效果颇佳,尤其是当建筑处于繁盛花木的掩映之中时,不过纹饰细节的缺失却使近观大为失色。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的人也喜欢 · · · · · ·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8 条 )

西山晴雪夜晚也可以看到吗?不相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城墙和城门这么古老的事,就先表白一个老电影吧,50年代初,陶金和侯宝林拍了个电影,编剧是老舍,片名《方珍珠》。我很奇怪这个名字,电影的名字应该叫“毛主席的恩情照耀破风筝还有个们!”。大鼓妞方珍珠虽然是女一号,但是电影里最亮瞎眼的是陶金演的曲艺班主“破风筝”,... (展开)



转载叶公平文: 到底叫“喜仁龙”还是“喜龙仁”,请往这儿看!

发表于《世界建筑》2017年第5期的此书书评

一场与老北京城的百年重逢
> 更多书评 38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搞小能 (还是喜欢写字)
中文里,“城市”和“城墙”都是用“城”这同一个词来表示,因为在中国不存在不带墙的城市,正如同没有屋顶的房子是无法想象的一样。一个居民区,无论它多么大、多么重要,也无论它治理得多么好,只要没有城墙为其确定范围并把它围绕起来,那么,这个居民区就不能算作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因此,像上海这样一个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就不能称之为“城”,而只不过是一个从渔村发展起来的居民区或巨大的港埠。 (那本比较...2011-02-15 09:29:47
中文里,“城市”和“城墙”都是用“城”这同一个词来表示,因为在中国不存在不带墙的城市,正如同没有屋顶的房子是无法想象的一样。一个居民区,无论它多么大、多么重要,也无论它治理得多么好,只要没有城墙为其确定范围并把它围绕起来,那么,这个居民区就不能算作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因此,像上海这样一个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就不能称之为“城”,而只不过是一个从渔村发展起来的居民区或巨大的港埠。 (那本比较有名的《城市季风》里好像没有从城墙存在与否分析京沪两地的差异,不过中国发展的动力后来皆仰仗“小渔村”,传统城市的理念被超越、甚至抛弃,回头再看,喜仁龙的论述,有点返璞归真的意味)
回应 2011-02-15 09:29:47 -
搞小能 (还是喜欢写字)
内城的西北角,因连接的两端城墙未以直角相交,所以别具一格。我们曾经指出,北墙向西南方向略有偏折,故城隅呈抹角状。 …… 城隅至第一座城门——西直门之间的城垣,长度不足300米,是由一系列衔接得很不规则的墙段组成,其中很多墙段始建于明代。 (如今的“西北角”,矗立着世界上最复杂的立交桥,世界上最复杂的地下铁路换乘系统,鼓掌祝贺)2011-02-14 21:52:11
-
搞小能 (还是喜欢写字)
中文里,“城市”和“城墙”都是用“城”这同一个词来表示,因为在中国不存在不带墙的城市,正如同没有屋顶的房子是无法想象的一样。一个居民区,无论它多么大、多么重要,也无论它治理得多么好,只要没有城墙为其确定范围并把它围绕起来,那么,这个居民区就不能算作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因此,像上海这样一个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就不能称之为“城”,而只不过是一个从渔村发展起来的居民区或巨大的港埠。 (那本比较...2011-02-15 09:29:47
中文里,“城市”和“城墙”都是用“城”这同一个词来表示,因为在中国不存在不带墙的城市,正如同没有屋顶的房子是无法想象的一样。一个居民区,无论它多么大、多么重要,也无论它治理得多么好,只要没有城墙为其确定范围并把它围绕起来,那么,这个居民区就不能算作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因此,像上海这样一个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就不能称之为“城”,而只不过是一个从渔村发展起来的居民区或巨大的港埠。 (那本比较有名的《城市季风》里好像没有从城墙存在与否分析京沪两地的差异,不过中国发展的动力后来皆仰仗“小渔村”,传统城市的理念被超越、甚至抛弃,回头再看,喜仁龙的论述,有点返璞归真的意味)
回应 2011-02-15 09:29:47 -
搞小能 (还是喜欢写字)
内城的西北角,因连接的两端城墙未以直角相交,所以别具一格。我们曾经指出,北墙向西南方向略有偏折,故城隅呈抹角状。 …… 城隅至第一座城门——西直门之间的城垣,长度不足300米,是由一系列衔接得很不规则的墙段组成,其中很多墙段始建于明代。 (如今的“西北角”,矗立着世界上最复杂的立交桥,世界上最复杂的地下铁路换乘系统,鼓掌祝贺)2011-02-14 21:52:11
-
搞小能 (还是喜欢写字)
中文里,“城市”和“城墙”都是用“城”这同一个词来表示,因为在中国不存在不带墙的城市,正如同没有屋顶的房子是无法想象的一样。一个居民区,无论它多么大、多么重要,也无论它治理得多么好,只要没有城墙为其确定范围并把它围绕起来,那么,这个居民区就不能算作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因此,像上海这样一个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就不能称之为“城”,而只不过是一个从渔村发展起来的居民区或巨大的港埠。 (那本比较...2011-02-15 09:29:47
中文里,“城市”和“城墙”都是用“城”这同一个词来表示,因为在中国不存在不带墙的城市,正如同没有屋顶的房子是无法想象的一样。一个居民区,无论它多么大、多么重要,也无论它治理得多么好,只要没有城墙为其确定范围并把它围绕起来,那么,这个居民区就不能算作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因此,像上海这样一个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就不能称之为“城”,而只不过是一个从渔村发展起来的居民区或巨大的港埠。 (那本比较有名的《城市季风》里好像没有从城墙存在与否分析京沪两地的差异,不过中国发展的动力后来皆仰仗“小渔村”,传统城市的理念被超越、甚至抛弃,回头再看,喜仁龙的论述,有点返璞归真的意味)
回应 2011-02-15 09:29:47 -
搞小能 (还是喜欢写字)
内城的西北角,因连接的两端城墙未以直角相交,所以别具一格。我们曾经指出,北墙向西南方向略有偏折,故城隅呈抹角状。 …… 城隅至第一座城门——西直门之间的城垣,长度不足300米,是由一系列衔接得很不规则的墙段组成,其中很多墙段始建于明代。 (如今的“西北角”,矗立着世界上最复杂的立交桥,世界上最复杂的地下铁路换乘系统,鼓掌祝贺)2011-02-14 21:52:11
论坛 · · · · · ·
书中的图片97张,slideshow,非常美 | 来自Pekinoise | 4 回应 | 2018-03-18 22:48:33 |
网上相册(共81帧图片) | 来自維舟 | 5 回应 | 2015-07-27 20:46:02 |
是一部非常优美的建筑书籍 | 来自北欧旅游局 | 2009-08-31 19:14:39 | |
新出版的译本如垃圾 | 来自不厌平凡不羡仙 | 1 回应 | 2007-11-20 10:00:5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8.7分 2299人读过
-
限时抢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8.3分 124人读过
-
限时抢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7)8.4分 109人读过
-
限时抢
-
浪漫阅读季|每满100减50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7)8.3分 9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外国人的中国纪事(二) (維舟)
- 海外中國研究Ⅱ (東寫西讀)
- 北京 (小欢欢)
- 民俗学(包括古代文献、历史民俗、节庆调查)【1】 (南池子)
- 海外北京研究 (书白)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哈嘍柒柒 2014-02-17 18:40:58
只在公立图书馆才找到~如同繁体字一样遗失的美好~
0 有用 代号273 2016-02-22 23:22:49
奥对,一直忘记标记这本书了。
0 有用 星影 2009-10-09 18:23:34
经典之作,可惜变成中文本后出的很猥琐。 辜负了一本好书。
0 有用 ss 2010-07-19 21:26:29
sigh
1 有用 鸿音 2015-09-06 19:06:17
外国人认真起来……也是蛮吓人的
0 有用 一头小毛驴 2020-10-24 22:19:49
“这些奇妙的城墙和城门,这些北京绚丽多彩历史的无言记录者,它们的风姿到底还能维持多久呢?”
0 有用 橘子 2020-01-29 19:15:59
当年没能留下好可惜,现在好像只有西安还保留有完整城墙了吧?
0 有用 无影侠 2019-12-31 09:20:56
非常有价值的北京城门城墙资料
0 有用 油头虚翁 2019-12-19 20:32:24
春风有馀力,引上古城墙。
0 有用 Helenge 2018-03-17 09:01:23
像一部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