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特意起名为贞 是多么讽刺。什么是贞 那些背后指指点点 庆幸遭遇不在自己身上的女人才是最肮脏的。贞贞最痛苦的 不仅是那种不幸的遭遇 更是这些流言蜚语 歧视侮辱 和 假如当时…的后悔与幻想 以及众人对她的“不懂事”的指责。贞贞不是抗日英雄 不想像电影里那样和鬼子同归于尽 她只想活下去 用新的方式。丁玲三观超乎意料的正 虽然年代不同了 但很多问题的本质没有改变 我也同样身在其中 也许一生。
感觉丁玲写小说不讲什么结构,随随便便的写,倒也挑不出什么缺点。四十年代的作品和早期相比变化真的很大。丁玲算不上才女,她在我心里的角色与其说是女作家,不如说是一个有个性有主见,率性倔强又刚强的女人,伟大的,永远也打不倒的丁玲。
在四十年代就能为慰安妇发声的丁玲,不能不说是了不起的,毕竟敌我双方的迫害,也是个敏感话题。
许子东说是丁玲最好的作品。但我不大习惯这种行文方式。
前面的朋友说的挺准确的,感觉就是随随便便地写。
最为致命的是来自亲人和社会的二次伤害。《二十二》中的奶奶们不也是这样吗?饱受着蜚语流言、偏见异视,她们长久地活在不堪的痛苦中。贞贞这个被视作“不贞”的人,却又被唤作“贞贞”,但无论政治或身体,都没能使她“贞”。贞贞首先被掠夺了肉体,其次被掠夺了思想意志,她作为女性被国家机器召唤利用,利用结束却不见容于社会和国家。好在贞贞还能够选择离开,好在她有知识有主见,能认清自己,为自己选择适合的道路。然而《二十二》中的女人们,她们生长在农村中,没有知识文化的支撑,她们去往何处?她们无处可去,唯有在苦难中挣扎。
许多男性文人或是父权思想裹挟的女性文人总喜爱写女性怎样怎样的受苦怎样怎样的无助怎样怎样的凄惨。只有女性才能观照女性的欲望,坚韧与挣扎。倒不是想挑起性别对立,而是在一个由男性语言构建的社会中,女性必须要抱在一起,才能撼动那些父权法则。
我不愿把民众的愚昧冠以国民性,但仇恨和冲动总让受伤的人更加体无完肤。那些体无完肤的人,只愿和贞贞一般,都敢于追求崭新的未来。
莎菲女士去廷安,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贴在心窝上, 黄土还未蒙了眼, 看见土中一锁链, 尽头拴着疯莎菲, 我在霞村的日子, 我在酆县的日子, 我在嵣山的日子, 千年百年的黄土, 有形无形的铁链, 疯了没疯的莎菲, 廷安又名濯筋川, 拴了多少疯莎菲
走出霞村便会是真的光明吗?
不过尔尔。但是叙事手法值得借鉴。
“既然有了缺憾,就不想再有福气”
贞贞跟王佳芝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写女性身体在男性中心主义革命历程中的功能
于是,如王德威所言,霞村成为“各种左右女性前途的权力交锋场所。”这困扰着我,困扰着贞贞,也困扰着丁玲。
《我在霞村的时候》|有点苏味但是写的真的很好,喜欢缄默的影像。
贞贞是女性的理想形态——莎菲、阿毛,都在贞贞身上找到了答案:勇敢、不被家庭和婚姻束缚,即便那是所谓的“真爱”,爱惜自己的身体,逃离乡土社会……但是小说的说服力还有点弱,贞贞这么坚强独立的原因有点弱,小说里只是将一种虚幻的革命激情灌注在贞贞身上。但是,有没有想过,贞贞在逃离传统家庭伦理的同时,是不是又被革命伦理所束缚,成为革命的工具?在这样的革命工作中,她的身体有没有得到爱惜?她自己又够不够爱惜自己?
相较于《日记》更喜欢这篇,在时代浪潮里的丁女士并没有放弃对女性的刻画,贞贞的悲剧几乎是女性浮出地表之前到今天都依然普适的悲剧。 一个为国家民族献身者,依然被身后的“同类”(国别上的 性别上的)深刻地鞭打、刺痛,很讽刺的是“仿佛因为看不起她的‘脏’,便可以衬托自己干净。” 在那个红霞的山谷里,叙述者的寻找被张扬的孤独放大,只留下极度的无助。
笔调冷峻,总觉得结尾收煞得突然
承接评一,随便写出的结构也经得起文学批评方法的拆解,光明的尾巴是反讽的加强,视点的叙事学问题,女性与身体问题,革命与隐喻问题。丁玲这部作品与《在医院中》的确值得关注。
丁玲意识到了迎接着“不安分的”、“有自主意识的”女性的是什么,于是她一面挣扎着书写,一面又背过身去。几乎也很难责难女作家如何安然地归从于ideological庇佑下又心有不甘,无法忘却阳性的革命文学之外,自己实有的女性之躯及女性处境。于是墨写的光明成了血写的黑暗的一种掩饰。
> 我在霞村的时候
42 有用 某芯禾 2018-09-04 10:21:33
特意起名为贞 是多么讽刺。什么是贞 那些背后指指点点 庆幸遭遇不在自己身上的女人才是最肮脏的。贞贞最痛苦的 不仅是那种不幸的遭遇 更是这些流言蜚语 歧视侮辱 和 假如当时…的后悔与幻想 以及众人对她的“不懂事”的指责。贞贞不是抗日英雄 不想像电影里那样和鬼子同归于尽 她只想活下去 用新的方式。丁玲三观超乎意料的正 虽然年代不同了 但很多问题的本质没有改变 我也同样身在其中 也许一生。
52 有用 苔衣 2013-12-12 14:54:53
感觉丁玲写小说不讲什么结构,随随便便的写,倒也挑不出什么缺点。四十年代的作品和早期相比变化真的很大。丁玲算不上才女,她在我心里的角色与其说是女作家,不如说是一个有个性有主见,率性倔强又刚强的女人,伟大的,永远也打不倒的丁玲。
44 有用 Litost论 2018-12-03 17:31:48
在四十年代就能为慰安妇发声的丁玲,不能不说是了不起的,毕竟敌我双方的迫害,也是个敏感话题。
15 有用 石头摇篮 2017-09-15 20:16:50
许子东说是丁玲最好的作品。但我不大习惯这种行文方式。
7 有用 以此为寄 2019-09-15 23:33:33
前面的朋友说的挺准确的,感觉就是随随便便地写。
9 有用 温二实童生 2018-10-05 09:38:54
最为致命的是来自亲人和社会的二次伤害。《二十二》中的奶奶们不也是这样吗?饱受着蜚语流言、偏见异视,她们长久地活在不堪的痛苦中。贞贞这个被视作“不贞”的人,却又被唤作“贞贞”,但无论政治或身体,都没能使她“贞”。贞贞首先被掠夺了肉体,其次被掠夺了思想意志,她作为女性被国家机器召唤利用,利用结束却不见容于社会和国家。好在贞贞还能够选择离开,好在她有知识有主见,能认清自己,为自己选择适合的道路。然而《二十二》中的女人们,她们生长在农村中,没有知识文化的支撑,她们去往何处?她们无处可去,唯有在苦难中挣扎。
15 有用 海苔 2019-06-30 13:05:14
许多男性文人或是父权思想裹挟的女性文人总喜爱写女性怎样怎样的受苦怎样怎样的无助怎样怎样的凄惨。只有女性才能观照女性的欲望,坚韧与挣扎。倒不是想挑起性别对立,而是在一个由男性语言构建的社会中,女性必须要抱在一起,才能撼动那些父权法则。
6 有用 TiffanyHsu 2012-04-28 21:58:26
我不愿把民众的愚昧冠以国民性,但仇恨和冲动总让受伤的人更加体无完肤。那些体无完肤的人,只愿和贞贞一般,都敢于追求崭新的未来。
2 有用 丁一 2022-06-26 07:52:55
莎菲女士去廷安,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贴在心窝上, 黄土还未蒙了眼, 看见土中一锁链, 尽头拴着疯莎菲, 我在霞村的日子, 我在酆县的日子, 我在嵣山的日子, 千年百年的黄土, 有形无形的铁链, 疯了没疯的莎菲, 廷安又名濯筋川, 拴了多少疯莎菲
4 有用 小同志溜溜达达 2018-12-11 11:44:15
走出霞村便会是真的光明吗?
1 有用 四月 2013-05-25 15:04:39
不过尔尔。但是叙事手法值得借鉴。
2 有用 讨厌吃鱼 2021-12-13 22:54:31
“既然有了缺憾,就不想再有福气”
1 有用 阿咚咚咚咚 2022-05-12 12:50:29
贞贞跟王佳芝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写女性身体在男性中心主义革命历程中的功能
1 有用 全息玉米淀粉 2022-12-08 16:25:12 重庆
于是,如王德威所言,霞村成为“各种左右女性前途的权力交锋场所。”这困扰着我,困扰着贞贞,也困扰着丁玲。
1 有用 钟和温 2024-03-05 15:10:46 江苏
《我在霞村的时候》|有点苏味但是写的真的很好,喜欢缄默的影像。
2 有用 esoteric 2020-04-19 14:06:50
贞贞是女性的理想形态——莎菲、阿毛,都在贞贞身上找到了答案:勇敢、不被家庭和婚姻束缚,即便那是所谓的“真爱”,爱惜自己的身体,逃离乡土社会……但是小说的说服力还有点弱,贞贞这么坚强独立的原因有点弱,小说里只是将一种虚幻的革命激情灌注在贞贞身上。但是,有没有想过,贞贞在逃离传统家庭伦理的同时,是不是又被革命伦理所束缚,成为革命的工具?在这样的革命工作中,她的身体有没有得到爱惜?她自己又够不够爱惜自己?
1 有用 ImnotKoko 2021-11-01 21:26:11
相较于《日记》更喜欢这篇,在时代浪潮里的丁女士并没有放弃对女性的刻画,贞贞的悲剧几乎是女性浮出地表之前到今天都依然普适的悲剧。 一个为国家民族献身者,依然被身后的“同类”(国别上的 性别上的)深刻地鞭打、刺痛,很讽刺的是“仿佛因为看不起她的‘脏’,便可以衬托自己干净。” 在那个红霞的山谷里,叙述者的寻找被张扬的孤独放大,只留下极度的无助。
2 有用 宁奈 2016-04-25 17:17:47
笔调冷峻,总觉得结尾收煞得突然
2 有用 HindenburgAsh 2019-11-14 15:19:24
承接评一,随便写出的结构也经得起文学批评方法的拆解,光明的尾巴是反讽的加强,视点的叙事学问题,女性与身体问题,革命与隐喻问题。丁玲这部作品与《在医院中》的确值得关注。
1 有用 思无邪 2021-05-09 17:12:46
丁玲意识到了迎接着“不安分的”、“有自主意识的”女性的是什么,于是她一面挣扎着书写,一面又背过身去。几乎也很难责难女作家如何安然地归从于ideological庇佑下又心有不甘,无法忘却阳性的革命文学之外,自己实有的女性之躯及女性处境。于是墨写的光明成了血写的黑暗的一种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