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安陽發掘從一開始,其目的就是發現古代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而不是尋找藝術品的埋葬的珍品。因而安陽的發現史也就是從發現刻有中國古文字的“龍骨”開始。所以李濟先生敘述了此發現的獲得情報的種種方面,並介紹了參與此事的一睦主要人物。一旦認識到所說的“龍骨”就是占卜者于其上刻寫有求于神的卜辭的龜殼或牛肩胛骨,這些珍品就以甲骨聞名了,于是掀起了積極尋找更多的有字甲骨並將其文字譯成現代文的熱潮。
本書是一本向國外宣揚介紹現代中國考古學產生和發展狀況的入門指導。作者以親身的經歷對安陽歷次田野發掘的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以及采用方法的改進乃至整個考古組的歷程作了清楚的介紹;對安陽殷墟十五次發掘的收獲和研究成果作了概要的回顧和總結。應該說,這是一部很有學術價值又通俗易懂的、論述和史料兼備的書。
安阳的创作者
· · · · · ·
-
李济 作者
目录 · · · · · ·
本書出版說明
自序
序言
第一章 甲骨文︰最初的發現及學術界的初步接觸
第二章 探索階段︰甲骨文的搜集、考釋和初步研究
第三章 二十世紀初期西方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和考古學家在中國演示的田野方法
· · · · · · (更多)
自序
序言
第一章 甲骨文︰最初的發現及學術界的初步接觸
第二章 探索階段︰甲骨文的搜集、考釋和初步研究
第三章 二十世紀初期西方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和考古學家在中國演示的田野方法
· · · · · · (更多)
本書出版說明
自序
序言
第一章 甲骨文︰最初的發現及學術界的初步接觸
第二章 探索階段︰甲骨文的搜集、考釋和初步研究
第三章 二十世紀初期西方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和考古學家在中國演示的田野方法
第四章 安陽有計劃發掘的初期
第五章 王陵的發現及系統發掘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小屯的最後三次田野發掘
第七章 戰時繼續研究安陽發現物所取得的成果
第八章 戰後的學術工作條件及安陽發現物的研究
第九章 史前遺物和有關古代中國的傳說
第十章 建築風格︰建築遺跡和地上建築復原之設想
第十一章 經濟︰農業和制造業——殷商王朝的農業和其他自然資源
第十二章 殷商的裝飾藝術
第十三章 譜系、貞人和親屬關系
第十四章 祖先及神靈的祭祀儀式
第十五章 關于殷商人的體質人類學的評述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自序
序言
第一章 甲骨文︰最初的發現及學術界的初步接觸
第二章 探索階段︰甲骨文的搜集、考釋和初步研究
第三章 二十世紀初期西方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和考古學家在中國演示的田野方法
第四章 安陽有計劃發掘的初期
第五章 王陵的發現及系統發掘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小屯的最後三次田野發掘
第七章 戰時繼續研究安陽發現物所取得的成果
第八章 戰後的學術工作條件及安陽發現物的研究
第九章 史前遺物和有關古代中國的傳說
第十章 建築風格︰建築遺跡和地上建築復原之設想
第十一章 經濟︰農業和制造業——殷商王朝的農業和其他自然資源
第十二章 殷商的裝飾藝術
第十三章 譜系、貞人和親屬關系
第十四章 祖先及神靈的祭祀儀式
第十五章 關于殷商人的體質人類學的評述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然而,由于我们田野考古工作者与当地发掘工人的集体智慧,要依靠本地的工具和大批人力,最后终于解决了搬运问题。只沉重的大木箱于7月4日运到了火车站。又用了8天时间,于7月12日终于把H127出土的这件珍品安全运到历史语言研究所南京所址,供进一步更全面的研究。 这些刻字龟壳在地下堆积了三千年以后相互紧密地粘在起。董作宾的助手胡厚宣承担了剥离它的任务。经过几个月的劳动、胡厚宣指出“H127字甲的特点”有以下十个: (1)此坑甲骨文的时代为盘庚和武丁时期,特别是后者。胡推断这坑甲骨可能是武丁时贮藏后封闭的。 (2)绝大多数字甲仍保留原来用朱色书写的痕迹,这明显地表明甲骨文开始用毛笔写,然后才刻字。 (3)文字刻划中涂朱或涂墨的例子特别多。 (4)表示吉或凶的龟甲兆,有再加工整理的痕迹。 (5)为了占ト,龟背甲常由中间锯开成两部分。这些完整龟甲断片常在一头打孔以备贯穿 (6)龟的来源记录在龟甲特定的部位。 (7)此坑中的许多特大龟甲,大概是从南方输入的。 (8)此坑共出土有字甲骨17096片,其中仅有8块是牛肩胛骨,其余(17088片)都是龟甲。 (9)胡推断这些甲骨档案是有意的贮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地下档案库(H127) -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排列组合产生了六十个双合符号,被古代中国人用来记日,其时间至迟在甲骨文时期乃至更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七章 战时继续研究安阳发现物所取得的成果
丛书信息
· · · · · ·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共259册),
这套丛书还有
《乡土中国》《宋元戏曲史》《经典常谈》《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经学抉原》
等
。
喜欢读"安阳"的人也喜欢 · · · · · ·
安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考古学遐思——读《安阳》杂感 (选修课交的作业)
看到课表有考古学导论的时候,心情又激动又陌生,之前对考古的印象真的只是像《盗墓笔记》一样,感觉考古是一个神奇而又冒险的职业,感觉搞考古就是每天在通过古文献寻找失落的文明。带着这样的想法,开始了考古学这门课程之旅。上课的时候,老师特别的强调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
(展开)

Be ready to die tomorrow ; but work as if you live forever.
从大连坑开始就在跟人说,完了,这本书怕是要看哭,结果到侯家庄王陵一眼,这图多眼熟啊,大学时候去河南的同学家里玩,顺便去过一趟安阳殷墟,两天时间,烈日炎炎之下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博物馆)出来,据说因为游客太少,摆渡车已经停了,只好出门自己租了三轮板车晃荡二十...
(展开)

【转】胡鸿保:一部小书,三种历史——李济与安阳的难解之缘
来源:《中华读书报》 今人阅读李济撰写的这本《安阳》兴味依然,我想必有深层原因。其中一点恐怕就是李济本人的传奇一生以及与安阳的难分难解缘分。安阳殷墟的“考古科普”从此将再难寻觅如此身份的大腕作者。考古研究所的陈星灿副所长说过:“也许今天在具体观点上李济已不能...
(展开)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8)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1)8.9分 318人读过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8.3分 112人读过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9.1分 3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世纪人文】系列之“世纪文库·中国部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彼岸)
- 甲骨學 (巳注销)
-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中国部分 (爱玛·包法利)
- 等等@国学 (穆)
- 東夷相關 (北窓)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安阳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清暉 2014-02-11 20:47:45
回忆了一遍
0 有用 幽浮N号 2008-05-05 15:11:58
亲切道来的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故事。拾起一些不应被遗忘的人和事。现代与当代,有时意味着视野与方法论上的分野吧,不止一个考古学。
1 有用 种树安橐驼 2014-06-03 19:39:37
李济人生最辉煌的一页是在殷墟,此后,考古学家和他发掘的遗址天各一方,路途迢迢。身不能回大陆的李济,晚年隔海望殷墟,心中是怎样一番滋味?他生前最后一本著作便是此书。读完,才读出冷静学术语言下那苍凉的历史感。
0 有用 西瓜吃西瓜 2015-08-01 21:49:41
只想看看拓片和出土器皿的我突然一下看到这么全面的内容有点不适应
0 有用 卡尔松 2010-05-06 20:36:05
二读。
0 有用 山上风下 2023-09-21 21:45:40 上海
对比《达尔文》,所谓金石学,为何中国对待文物的传统态度只有赏玩和用典?因为没有现代科学思想的启蒙,从现象与经验归纳规律。所以西学的国民zf唯一做错了就是逃去了tw。
0 有用 天弓千亦 2023-06-24 22:55:47 黑龙江
李大师作品。前边是回忆录,后边是提纲挈领的考古报告,简明扼要
0 有用 好宝宝要睡觉 2023-03-31 15:29:39 江苏
比较早的关于安阳发掘和研究的著作,开创之功。虽然我读的昏昏欲睡😭
0 有用 猫阿水 2023-02-12 23:43:19 北京
安阳是个圈——“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安阳也是老先生的乡愁——他在海峡的这头,安阳在那头……
0 有用 前年秋月朗 2023-01-09 20:25:42 陕西
可以一读,李济作为一个亲历者对早期殷墟发掘的讲述。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李济对中国现代考古学的产生的论述,关于殷墟的具体知识,倒是因为已经多次更新了,所以只能仅供了解。 本书的问题,书后张光直写的评介说的很好。不知是李济辟在台湾小岛上对于学界的最新进展了解不多,还是出于其他原因故意忽略。但这本小书在它所涉及到的范围之内已经做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