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鲁迅的一部关于图书的文化随笔集。
鲁迅不但是著作家、翻译家,而且是编辑家,一生编印了大量书籍。他深知书籍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历代统治者控制书籍出版与流布的罪恶。本书共分四辑:一、出版史、书厄史、阅读史;二、为他人的著译作序;三、为个人的著译作序;四、读书经验谈,充分体现了鲁迅的自由民主思想。特别在其晚年,由于处于国民党政府的书报审查制度之下,所写的书话,便每每突破知识学的限阈,而凸显反抗的锋芒。
鲁迅:刀边书话的创作者
· · · · · ·
-
林贤治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编注者
林贤治,当代著名学者和鲁迅研究专家,第六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致敬人物。著有散文随笔集《平民的信使》,评论集《守夜者札记》《自制的海图》《时代与文学的肖像》,自选集《娜拉:出走或归来》,传记《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等。主编“20世纪外国文化名人书库”“曼陀罗译丛”“曼陀罗文丛”“流亡者之旅译丛”“流亡者丛书”“世界散文丛编”;《散文与人》《读书之旅》《记忆》等丛书、丛刊多种。选编《绝望的反抗》《野百合花》《鲁迅档案:人与神》等数十种。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是典型的“拿来主义”,用自己的眼光来拿。在政治与文艺的关系问题上,鲁迅与作者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他在著名的讲演《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说过,“政治家最不喜欢人家反抗他的意见,最不喜欢人家要想,要开口”,而“文学家出来,对于社会现状不满意,这样批评,那样批评”,因此他认为,“要维持现状”的政治与“不安于现状”的文艺不免时时处在冲突之中。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辑 -
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 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鲁迅:刀边书话"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三联生活周刊 8.3
鲁迅:刀边书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鲁迅:“带着枷锁的跳舞”(代序)
文/林贤治 早在留学日本时起,鲁迅决心去医从文,走“摩罗诗人”的道路,把自己置于反抗者的位置上;这样,他一生遭受权力者和专制政治的压迫,势所必然。 在北京,继女师大风潮之后,鲁迅介入了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从形式上看,可称“私人论战”。及至上海,国民党的“党国”...
(展开)

鲁迅要多读、常读、批评的阅读,就像鲁迅文章本身就是批判一样
提到鲁迅,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斗士,是中国民族的脊梁,他的论战杂文和小说更多被我们所熟知。 但其实鲁迅成为这样的一位文人,也注定他是一位阅读着,他对于书籍有着属于自身的偏好和热爱。那么在他的文章之中也注定有着大量与书有关的内容。 为了阅读的方便,也为了给广大读...
(展开)

越了解他,就越佩服他
1931年2月,鲁迅写了一首诗,叫作《惯于长夜过春时》,其中就有这么一句:怒向刀边觅小诗。后来鲁迅把这首诗录入《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大抵是觉得力度不够,又把“刀边”改为“刀丛”。 刀字一出,便是犀利的,锋芒毕露的,确实很符合鲁迅的文字风格。而鲁迅的清醒,不仅仅...
(展开)

《鲁迅:刀边书话》:希望有一天我们读他不再像是照镜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记得自己读书那会,很不耐烦读鲁迅,语文老师上课是照本宣科得填鸭式教育,把知识点,作者意图,时代背景一股脑得灌输到我们脑子里,再指出考试范围和学习重点,这一堂课差不多也就过去了。 小时候的我很难理解这位文学大师的文字内容,只觉得他一味苦大仇深,愤世嫉俗,有时... (展开)
跟着鲁迅先生读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他的著作,他留下的每一行文字,都让阅读者获益匪浅。 在鲁迅先生的著作中,也有不少关于读书的文字,当代著名学者和鲁迅研究专家林贤治精选鲁迅书话原文,整理出一本《鲁迅:刀边书话》,这对我们现在的读书人来说,可以说是一本非常... (展开)
《鲁迅:刀边书话》:鲁迅与书的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思衣谷 林贤治,当代著名学者和鲁迅研究专家,也是岭南派学者的权威,他曾获第六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致敬人物、在场主义散文奖、花城文学奖非虚构奖。在他的鲁迅研究著作中就有《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等。 而最近为了方便大众更为深入了解鲁迅先生,尤其作为读书... (展开)
《刀边书话》:鲁迅先生文字中的精神底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鲁迅先生的文字我向来是看不懂的,只有《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山海经》《祥林嫂》《阿Q正传》《孔乙己》这类描写具体人物故事的文章我才能读懂,但不得不佩服那个年代的文人,尤其是鲁迅先生,总能用简短精炼的文字将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及批判精神融入书中,反观现... (展开)
从书话中看见鲁迅和他的时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阅读《刀边书话》的过程中,“轻松”和“审美疲劳”两种感受交替出现,想来是与书中所收录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相关联的。这本由林贤治编注的选集收录了《鲁迅全集》中与书和译注者相关的内容。 题目中“刀边”与“书话”两种元素的对比形成了特别的张力:“书话”强调形式上的“随... (展开)>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8.7分 6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学人文丛-林贤治 (白露@思勉)
- 未命名 (jepeux)
- 花城·文从 (Danys ┇┇ 蓄须专用)
- 林贤治 (PEP)
- 立人核心书目——在场的思想者 (Felist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鲁迅:刀边书话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