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魅力故乡》的原文摘录

  • (历风文化奖宣言中的一段话):函馆港的风景,是留有港都诗情的原风景……它也是函馆发展的象征,带给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以勇气、挚爱和光荣。 (查看原文)
    Mo 6回复 2赞 2013-08-14 21:40:21
    —— 引自第53页
  • 第一章 北海道小樽市 身为小樽市民的我们, 深盼能够凝聚大家爱乡护土的心, 坚决地来保护故乡的历史和美。 我们自认为有这个责任和义务, 也要把这样的荣光传给下一代。 谨以获得上千同志、 上万人士支持而诞生的“小樽运河保存协会”之名, 决议用自己的一颗心和一双手, 重建自己的家园。 ——“小樽运河保存协会”总会成立决议  01 十年后的小樽运河 北海道小樽市 运河问题总结研讨会相继举办 1985年小樽运河被部分填埋,道道临港线[1]拓宽工程完工迄今,已经过了十几年;全国注目,步步维艰的保存运动同样也已进行了30年,重新检视小樽运河问题,作为今后小樽社区营造再检讨的活动,陆续地举办。 1995年2月,“都市环境设计会议”举办“小樽过去都市设计座谈会”,会中以小樽为首,在与本州的历史城市作一比较之中,掀开北海道历史环境保存问题特质论坛的序幕。同年8月,“小樽再生论坛”主办“小樽街屋座谈会”,约有两百人出席。 “小樽再生论坛”(执行委员会召集人崎恒夫)是在1985年小樽运河问题结束后,为结合市民力量,推动小樽社区营造而成立的团体。他们除了向市长和道知事提出 陈情书、建议书之外,还举办演讲、系列座谈会、小樽街屋散步等活动。在1995年8月的座谈会中,又编辑发行《小樽建筑探访》(北海道新闻社)一书,以彩 色照片介绍小樽地区现存的代表性建筑物共123栋。 在“小樽街屋座谈会”上,领导运河保存运动的峰山富美以“运河虽然已经被填埋了,然而想要留下运河的心情却没有被填埋,也不会被填埋!”这样的话来表述情怀,使得在座的听众无不动容。 如今,小樽已经成为每年有600万以上观光客到访的热门观光地区。为观光带来契机的小樽运河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呢?而诱使居民发起并投入这项运动的小樽魅力又是什么呢? 商业都市小樽的建立和小樽运河 小樽这个近代都市的发展,可以说是从1873年幌内发现煤炭开始... (查看原文)
    Freewheeling 1回复 3赞 2011-11-23 11:27:11
    —— 引自章节:01 十年后的小樽运河
  • 第六章 新县津川町 很不喜欢早起的我们, 为什么能如此持续不断, 仿佛消防队的清晨练习活动一样? 这是爱护乡土的心情在支持着我们。 在这条街道出生、成长的我们, 更希望今后也一直继续住在这条街上。 ——矢部和男   适合狐狸娶亲游行气氛的社区营造 新县津川町 会津和越后地方的边界 新县东蒲原郡津川町位于新市东南约45公里、与福岛县交界的山里面,人口有5800人,过去和会津的关系非常密切。1886年划归新县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属于会津藩,为福岛县的一部分。它是因为位于阿贺野川中流与支流交会点而兴盛起来的小城镇。 从近代的地图可以知道,津川町的街道朝向河川延伸,其中有一转折,又延伸至突出之守卫站。这里是搭乘船只的地方,聚落也终止于此。 津川的本町(包括港町、仲町、横町、上町)在1610年的大火过后,重建完成的空间架构、街道形态至今仍然留存着。 幕末戊辰战争[1]时,曾在这里爆发过枪战,此后再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事件了。全町人口在1960年达到10 000人的最高峰,然后便一天天减少。到了1980年,公路交流道完工后,商业重心开始移向郊外,中心地区的空洞化愈来愈明显。 旧本町再生俱乐部 这个始终维持老旧形态的小城,开始发生变化是1988年的事。 有感于中心商业街区面临衰退危机的中青年商店老板大约七八人,遂聚集在一起,交换有关商店街再生的意见。以此为开端,由町内经营饮食业的矢部和男为中心,组成了“旧本町再生俱乐部”这个团体。 此后两年之间,他们完全凭借本身的力量,前后共举行了70次以上的早课,在早上7-8点半之间,进行一个半小时的研究讨论。这个成果于1990年整理成名为《津川町文艺复兴》,副标题为“‘拥有吊桥公园的街道’构想”,这样一份由自己打字,总共28页的小方案。 它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商店街的再生,可使住在此地的人们感受到充满人性的商业空间和历史文化,这种感动将会... (查看原文)
    Freewheeling 1赞 2011-11-23 11:31:42
    —— 引自章节:适合狐狸娶亲游行气氛的社区营造
  • 历史性建筑物吸收了灿烂辉煌时代的热血和能量,靠着再利用的方法,可将一代代拥有者所花费的心思给传承下来。在石造仓库和历史性建筑物中举行演讲会和相声等活动,可说超越了日本向来所采用的冻结式(博物馆式)保存方法,具体实践了“历史性建筑物再生再利用”的“新保存手法”。通过这种再生与再利用,所提出的不仅仅是“供人参观”而已,而且是“充满活生生的生活感的观光”,对于“社区营造”有所贡献的提案。 (查看原文)
    口口水晶 2012-12-19 11:43:37
    —— 引自第37页
  • 地区的色彩营造。 他们用砂纸在建筑物的外墙慢慢摩擦,以显露出不同年代的油漆层(被命名为"时层色环"),让颜色像年轮般一一重现,经过这样特别方法研究过的建筑物共有85栋。通过色彩来回顾建筑物历史,同时从另一个新视点来挖掘这个城市的特色,可说是很独特的一种地区营造方法。 借由建筑物的再生,带给都市新生命。 (查看原文)
    口口水晶 2012-12-19 12:28:38
    —— 引自第61页
  • 协会还制作了市内建筑、工地临时建筑、广告物等相关的街景设计手册。并根据这些手册,对这些建筑颁发“街屋景观奖”。... 此外,还有“街屋导游培育讲座”、“街屋导览处”、“街屋建筑顾问会”、“街屋设计学校”以及手工草木染的须坂丝线的制作销售等,活动的方式极其丰富。 (查看原文)
    口口水晶 2012-12-19 12:52:26
    —— 引自第88页
  • 峰山富美因此把自己与小樽运河息息相关的二十余年历史写成了一本书,取名为《生活在这里——与小樽运河在一起》…… 书名的标题不再是“保护”或“爱”这样的语句,而是要人们去和小樽运河“在一起”,将保存运动的故事通通写在书里面,也不是要去批评谁,而是要像自然地拥抱一样,和小樽运河“在一起”,生活在这里——这是作者以最适当的言辞所表达出的人生观,也可以说是社区营造的思想结晶。 在落居之地圆满地生活,度过一生——这是身为一个人所面临的人生课题,社区营造运动正是其中的一部分表征。 (查看原文)
    Mo 2013-08-14 19:20:22
    —— 引自第45页
  • ……町长在庆典快到之前,就换上狐狸娶亲游行的服装,出席町内的会议,并且以同样的打扮,走向县政府和中央政府陈情。他的热情使得新费用经常能争取到手。 (查看原文)
    Mo 2013-08-16 06:44:31
    —— 引自第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