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读(也无需全读,研究哪个作家读哪章就好),念了导言和莫尔。标题有些文字游戏的意思,既指“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制造”,但我看也会想到文艺复兴的文化也在制造自己,写的是打造自己的文化身份,同时也就造就了文化。可用于理解Wyatt对彼得拉克的翻译,他以此从欧洲文艺复兴文化中制造出英国宫廷文化。另一个主要切入点是制造文化身份中包含了“因人成己”的过程,大概因为这个简单问题涉及的我觉得不相干的哲学背景,作者谈起这个问题就比较飘。More乌托邦具体的解读很恰当,也正好关注了我觉得重要的篇章(alia philosophia),但谈起因人成己与莫尔的自我消灭则较玄虚。各类史料(不同时期的文本、绘画)放在一起讨论不严谨。有些是内容(如world as prison)是传统母题,没有考虑到。
作者: Stephen Greenblatt,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 副标题: From More to Shakespeare isbn: 0226306593 书名: 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 页数: 332 定价: USD 26.00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出版年: 2005-10-1 装帧: Paperback
4 有用 綦 2010-01-30 09:09:55
后现代的乱花旨在迷眼。
2 有用 莫某人 2021-05-20 02:20:13
不管Greenblatt最近这些年整了多少活,都无法掩盖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批评作品的事实。正如标题所示,这本书探讨的是十六世纪英国作家作品中的自我这一本体;而G着重阐释的则是自我于这些作家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作家在作品和“自己作为作品”这一过程中主动、有意识、充满焦虑感地构建的,也正是所谓的self-fashioning。我认为最出色的地方还不仅是新历史主义对于历史/文学材料的纵横解读,而是行文中随处可见的理论关怀;最重要的是他指出,对于自我的构建依托于不同的对于”我“和”他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而这正隐含了列维纳斯、海德格尔等人对于黑格尔思想的反思和重构——他者对于自我是一个必须克服、超越的存在吗?方法论层面则受到福柯很大影响。你或许可以不认同他的观点,但是无法不赞叹他的问题意识…
1 有用 skeeter 2009-05-21 13:41:32
沒有想像的好,70-80年代生產的學問的痕跡太重,也可能是不太習慣新歷史主義怎麼用新批評的語言講述出來。史學視野畢竟不是文學闡釋的必然語境。不過意外發現了K老師The Science of Vanity思路的來源了,哈哈。就此小得意一番。
1 有用 小红帽 2010-09-17 10:56:37
正巧同时开始读布克哈特,prince, state, art,这些问题都连起来了
0 有用 momo 2012-01-30 21:12:29
nan!!!!!!!!!!!!!!!!!!!!!!!
0 有用 Angine 2012-10-15 04:06:39
self-fashioning/self-cancellation/fantasize a non-private community/to struggle for the unwillingness of being classified/theatricality
1 有用 胖达叔 2021-06-17 21:42:17
终于翻译完了~~~
0 有用 泽漆 2023-09-30 15:06:57 北京
两年前读序言和首章,这两天陆续读完。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今天学界尚存的余衍。语言优秀,材料较丰富,历史-传记学加特定模型的方法论尚显粗糙、瑕瑜互见但轮廓已备,敏锐地吸纳同时代最重要的思想资源,摇荡于左右之间(尽管晚期不能免俗地右转)。疑心作者是莫尔的fanfic作者,第一章才能写得那么好看,廷代尔、斯宾塞云云作为被迫的劳作,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一种智力和理解力上的疲惫。
0 有用 Ichi 2023-05-13 14:05:39 北京
看了intro感觉会是非常好的著作,但后面的正文跟intro里设想的还是有距离
3 有用 尘与土 2021-08-04 05:08:56
没有全读(也无需全读,研究哪个作家读哪章就好),念了导言和莫尔。标题有些文字游戏的意思,既指“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制造”,但我看也会想到文艺复兴的文化也在制造自己,写的是打造自己的文化身份,同时也就造就了文化。可用于理解Wyatt对彼得拉克的翻译,他以此从欧洲文艺复兴文化中制造出英国宫廷文化。另一个主要切入点是制造文化身份中包含了“因人成己”的过程,大概因为这个简单问题涉及的我觉得不相干的哲学背景,作者谈起这个问题就比较飘。More乌托邦具体的解读很恰当,也正好关注了我觉得重要的篇章(alia philosophia),但谈起因人成己与莫尔的自我消灭则较玄虚。各类史料(不同时期的文本、绘画)放在一起讨论不严谨。有些是内容(如world as prison)是传统母题,没有考虑到。
0 有用 Andyyyz 2025-03-26 03:58:28 美国
读了intro和莎士比亚那篇,没有想象的好。读完看评论发现大家都说莎士比亚那章最无趣,笑死
0 有用 Osamslova 2021-12-04 10:07:10
挺难的,不是很好读。最喜欢写More和Marlowe的两章。
0 有用 上尉是主唱的狗 2013-06-19 04:10:05
这看得好想哭T T
0 有用 estellerenee 2020-05-04 17:50:07
恰恰因为not a doctrine,新历史主义在我学文论的开山之路上显得最为生动活泼。看格林布拉特就像在听一个有文化的亲戚给你讲道理,乐乐呵呵,不知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