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表象与认知 (維舟)
- 2013 (疯清扬)
- ❸·❸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7分区) (无心恋战)
- 海外汉学第一辑:国民性研究 (斗篷客)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江苏人民出版社)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4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认知诸形式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栖泉子 2015-11-26 23:13:59
两百年前人们就基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做过整合,可能是现在整合起来更困难了?
3 有用 甚小望远镜 2015-03-24 14:18:20
相当有意思。原初人类学意义上的人类统一性/多样性探究。
1 有用 鹭岛小姐 2022-08-19 23:43:35 北京
后半段简直不能看,研究生课程书摘水平
1 有用 w 2019-12-14 13:12:14
毫无存在必要的一本书——平庸的头脑提出的平庸的问题给出了平庸的结论。“反思人类精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这个题目本身就很矛盾,到底是要反思多样性还是统一性?而其论证的办法,就是对各种分类原则进行比较,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到文化与现象之间的循环论证当中。当初之所以买这书,是因为觉得人类的认知形式的确是一个了讨论的主题,但在我看来,探讨的思路应当是:比较不同认知形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赋予的重要性和价值... 毫无存在必要的一本书——平庸的头脑提出的平庸的问题给出了平庸的结论。“反思人类精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这个题目本身就很矛盾,到底是要反思多样性还是统一性?而其论证的办法,就是对各种分类原则进行比较,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到文化与现象之间的循环论证当中。当初之所以买这书,是因为觉得人类的认知形式的确是一个了讨论的主题,但在我看来,探讨的思路应当是:比较不同认知形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赋予的重要性和价值的不同,而不是直接对认知本身“统一还是差异”这个完全无解但又显而易见(当然是统一中包含着差异差异中亦有统一)的问题进行讨论,连作者自己都说不清他到底得出了什么值得一提或给人启发的结论。 (展开)
0 有用 soloye 2019-04-25 17:19:33
看個熱鬧。普遍性和特殊性需要尋找一個中庸的路徑。東西方當然有差異,也有共性。不過傳統中國觀念裡辨析華夷之辨時認為共性恰恰是基於自然狀態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