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浅显… 缺少科学数据和实例,只有作者的“我认为……” 言语啰嗦… 车轱辘话… 很多重复… 就像这样… 比较“呵呵”的一本书
比较一般的一本书,没有体现应有的水平。
脑开发不会退化,而是一直进行中
一般吧,浅显。但是感动和留白是制造创意的细节哦
延伸阅读:创意是一笔灵魂交易,专念,专念创造力,大师的创造力,让大脑自由
难以定位。。。 不定位为心理励志类书记,单纯作为脑科学的简单阐述,没有过多期望的简单阅读,还是很不错的。。。
创造力=体验深度×热情强度
很主观映象的一本书。科学依据当然不足,但是个人情感挺分明的,作为一种例证,也有些许打动人的地方。
语言过于直白,基本上可以说是一本鸡汤~
隔靴搔痒
写得还行。有不少新观点。关键是在生活里运用。
读起来很快,有一些知识点还是蛮有意思的。破窗效应应用在生活中就是:很想做某件事,办公桌太乱,收拾完也没心情了.....it happens all the time等等
发现了一本创意类的鸡汤书…
看惯了公知们和文科生写的鸡汤吗?来试试这本以脑神经认知科学研究为来源的进化版鸡汤吧,本书提到一个镜像神经元的玩意,俗称“大脑魔镜”,好玩
太差了,
写得一般,泛泛而谈,讲到科学研究的时候只谈“某研究表明XXXXX”。 总结一下就是:创造力产生于 积累基础知识+丰富体验 + 保持热情/好奇心/欲望 + 正面积极的情绪+美好的环境 +生活中适当留白。
日本人写得书较多比较啰嗦,感觉头脑比较简单。原书是感动脑,原本觉得所谓的感动脑没什么,但是在中国策划成创意脑,也就增加一点点可看性,也有太大必要。有点情商的人貌似不用太读。
给泪点低的我注入了无穷的正能量,并且让我更清楚地看到我的“间隔年”对我产生的影响是有科学根据的。 和那个韩国教授写的《因为痛,所以叫青春》有些许相像。或许因为他们都是做学问的人。仿佛也只有身在教学研究领域的人,才能这样抱持着理想主义的态度,孜孜不倦地给年轻人励志吧。
鼓励亲身体验,让我们重新拾得儿童时期常常产生的感动,感动的体验总能加深我们对生活的感触和积极的情绪。创造感动,静下心来审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拿起这本书,只是因为它薄,易看完。本以为会很枯燥,但被作者淡淡的如家常聊天似的语言吸引,一点点读下来还是很有收获的。
> 创意脑
1 有用 攸行影书手账 2016-03-29 21:44:17
浅显… 缺少科学数据和实例,只有作者的“我认为……” 言语啰嗦… 车轱辘话… 很多重复… 就像这样… 比较“呵呵”的一本书
0 有用 倪考梦&自主论 2013-03-17 12:20:39
比较一般的一本书,没有体现应有的水平。
0 有用 MAYHOW 2015-12-13 12:44:49
脑开发不会退化,而是一直进行中
0 有用 rasamond 2014-05-06 13:04:17
一般吧,浅显。但是感动和留白是制造创意的细节哦
0 有用 孙熙霁 2013-02-18 22:04:45
延伸阅读:创意是一笔灵魂交易,专念,专念创造力,大师的创造力,让大脑自由
0 有用 319 2013-05-11 15:13:04
难以定位。。。 不定位为心理励志类书记,单纯作为脑科学的简单阐述,没有过多期望的简单阅读,还是很不错的。。。
0 有用 和乐而舒展 2021-12-25 17:28:04
创造力=体验深度×热情强度
0 有用 LENA 2024-02-17 16:04:17 广东
很主观映象的一本书。科学依据当然不足,但是个人情感挺分明的,作为一种例证,也有些许打动人的地方。
0 有用 lulu 2016-01-17 20:01:25
语言过于直白,基本上可以说是一本鸡汤~
0 有用 伊娃酱 2019-07-01 09:24:17
隔靴搔痒
0 有用 炼金巫师 2019-04-19 12:01:08
写得还行。有不少新观点。关键是在生活里运用。
0 有用 龙光彪 2014-03-28 21:08:36
读起来很快,有一些知识点还是蛮有意思的。破窗效应应用在生活中就是:很想做某件事,办公桌太乱,收拾完也没心情了.....it happens all the time等等
0 有用 happy_1208 2015-06-03 22:11:10
发现了一本创意类的鸡汤书…
0 有用 八戒哥 2016-03-10 02:35:06
看惯了公知们和文科生写的鸡汤吗?来试试这本以脑神经认知科学研究为来源的进化版鸡汤吧,本书提到一个镜像神经元的玩意,俗称“大脑魔镜”,好玩
0 有用 Genesis 2020-12-14 11:23:50
太差了,
0 有用 流浪地球の木南 2017-02-25 18:56:41
写得一般,泛泛而谈,讲到科学研究的时候只谈“某研究表明XXXXX”。 总结一下就是:创造力产生于 积累基础知识+丰富体验 + 保持热情/好奇心/欲望 + 正面积极的情绪+美好的环境 +生活中适当留白。
0 有用 Culture First 2013-03-07 11:22:42
日本人写得书较多比较啰嗦,感觉头脑比较简单。原书是感动脑,原本觉得所谓的感动脑没什么,但是在中国策划成创意脑,也就增加一点点可看性,也有太大必要。有点情商的人貌似不用太读。
0 有用 fairsky 2013-06-17 21:35:30
给泪点低的我注入了无穷的正能量,并且让我更清楚地看到我的“间隔年”对我产生的影响是有科学根据的。 和那个韩国教授写的《因为痛,所以叫青春》有些许相像。或许因为他们都是做学问的人。仿佛也只有身在教学研究领域的人,才能这样抱持着理想主义的态度,孜孜不倦地给年轻人励志吧。
0 有用 ErBao 2013-07-11 17:10:14
鼓励亲身体验,让我们重新拾得儿童时期常常产生的感动,感动的体验总能加深我们对生活的感触和积极的情绪。创造感动,静下心来审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0 有用 aqua 2015-03-11 12:01:31
拿起这本书,只是因为它薄,易看完。本以为会很枯燥,但被作者淡淡的如家常聊天似的语言吸引,一点点读下来还是很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