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法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K 2018-06-25 20:39:22

    要不说中戏毕业的基本功扎实,老师编的教材就比电影学院有深度。

  • 3 闪电杰克 2014-10-21 18:49:24

    太难了!并且所选例片有局限性——对称性影片,远不如《拉片子》通俗易懂。但这种学术与实践并重的钻研精神怎么说也值五星了!

  • 5 湖泊莉莉安 2014-11-16 11:03:26

    看完序言的举手(没人

  • 3 亢龙无悔 2013-04-21 13:14:55

    书是很好但分形学的理论还是有点刻意卖弄的嫌疑,因为本身混沌学和分形学就是有点让人混沌的理论,用在编剧学上更是让人一头雾水啊,中国电影的编剧们本就弱的可以了,再这样复杂的教学更是不知所谓了,不是吗

  • 0 楚大刀 2013-05-23 21:49:41

    跨学科的部分值得肯定,对形式感的注重也很赞。很看重工具的使用,理论性比较强。但我估计从理论转到实践,读者就要头疼了。

  • 0 云晓慧 2013-05-11 23:30:28

    读完这本书,就像吃过了一顿大餐但还没消化完全!深深佩服杨爷爷的治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 0 2017-05-31 16:27:01

    极其极其伟大!

  • 0 星云 2022-11-23 19:19:14 河南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科学理论对剧作法进行系统阐释,单凭这股劲,我就要给五星。 对于剧作有些地方讲解的太隐晦,有些点没讲到,相比《故事》而言。 但是这本书的理论角度是全新的,《故事》里也是没有的。 记得本书很多概念非一般意义的概念,分形:指进行轴对称操作。 主题分形有了,人物分形,事件分形,环境分形,视觉分形,所有分形也就有了。 1+1=3不是>2,主题呈现不是此一断或者彼一端,而是二者的映射。

  • 0 壹只孑孓 2022-08-30 09:55:45 湖南

    如果不是因为骨折在家修养,真没有时间耐着性子啃完……

  • 0 想做一只寄居蟹 2023-03-28 10:33:23 北京

    感觉作者致力于把一句话就能讲清楚的事用好几页云山雾罩的话故弄玄虚。

  • 0 哀小家 2023-03-01 00:33:46 广东

    2023.2.25卒。此書是2015年5月3日購於未退的Amazon中國。翻畢2本幾無何漧貨而只有老話長談——字面地長談——編劇敎材,無意中發現一直未讀的此書用所謂科學搞理讑有點趣——部份科學真科學(本書核心:對偁、分形),幾無其它文學理讑(此可乃文學書啊?不由得疑影視派是否皆不習其它文學)但易經也出來了(神學啊這!),科學理讑的應用則基本属生搬硬套的結構主義,但本書結構也正宗結構主義,只需讀盡含總結的導言即可,欲看理讑應用的例子就徑直翻至第6講案例,中間部份全可省,因對偁分形的應用全不可證僞:同值對偁,形類分形,皆一目了然,但何以判異值對偁、形異分形?實無法也,遂異亦強行適履地對偁分形。對偁分形只昰文讑中最基礎的對比,正負同絕對値時最大,不必盡10⁵字。餘謬尙有讑電影作者本意、日本、漫畫等

  • 1 北坡有琳宝 2019-06-02 14:26:09

    越懂事就会越明白,那些因为年轻幼稚而在课堂上错过的知识是多么珍贵。

  • 0 阿尔伯特·黄 2018-11-11 22:02:03

    混沌与分形的概念在这里被诠释得很有趣

  • 0 克里斯朵嘎 2013-09-15 10:29:26

    又翻了下杨健老师的新书<创作法>,突然想起以前跟同学讨论编剧被电脑取代〜我觉得书里的理论完全可以作为「编剧软件」的基础理论,在分形的框框里输入不同的字,情节会自动组合起来〜不过本书用在分析电影更好玩,写论文把情节用图表画出来,结构优劣显而易见!!此书永藏啊〜〜〜!!!

  • 0 莫小巧 2020-11-02 06:44:00

    案例部分没有读。原理部分令人陶醉,之前从未看过有人从哲学和甚至植物学的视角去思考故事的结构。当然也有门槛,但值得迈过。

  • 0 余余在看星星呀 2019-04-18 15:41:56

    跨学科讲剧本的创作方法。

  • 0 阿凤 2018-09-27 04:33:48

    你以为的反转真的是反转吗?杨老师是真伟大

  • 0 黎余 2016-12-15 18:20:38

    编剧界都是这么创作的……? 看完理论部分,感觉……有点疯狂。 为了创作,必须疯狂?

  • 0 姚衮 2017-12-18 17:32:41

    这看不懂。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