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人的故事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 KuningTelur 2018-11-08 20:06:31

    回忆录虽短,但是附录的小说好极了!张光直真幸运啊,亲历了两岸共同经历的40年代共产党走向光明的美好,家有关系以幸免于50年代的国民党白色恐怖,旅美学术以贯穿古今中外,又真能同情理解地参加到80年代中国百废待兴的建设中来。齿轮、炮灰的人生不应也不算白费;海外学阀也得自己挺起脊梁,才能不沦为走穴的苏秦张仪。

  • 8 霜闕〆 2013-04-01 09:15:27

    张光直的文字平静而深沉,想必与多年思索“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相关。正如标题中的“番薯人”,这本身便带有“认同”的意味。后面附录的三篇小说也同样精彩,几乎就是隐藏在另一些身份标志下的实录:“吴襄”,是否寄寓着“无乡”的惆怅?

  • 5 熊阿姨 2018-02-27 22:50:26

    童年少年伙伴的人生不同遭际让人瞠目结舌,可惜都是点到为止。感觉张光直对很多事都是欲言又止的态度。

  • 2 傻囡秀 2014-06-12 15:11:49

    那个时代,艰难的时代。有战乱、有革命,没有自由、没有信仰。番薯,不仅仅是地形的相似,我觉得更多的是番薯那种坚毅的精神,不屈不饶的生根发芽。番薯=甜土豆,哈哈哈哈~~

  • 2 韧勉 2013-08-02 17:02:56

    张光直先生的笔法平实幽默,人生经历非凡,最后一篇附录<小人物速写>力道十足,本书篇幅虽短,内容精悍。

  • 1 務-虛-眞-人 2013-04-21 21:43:55

    太短了。。北京生活

  • 2 大甜甜~~ 2013-06-30 21:25:59

    如果不是冲着作者,谁会觉得这样一本薄薄的册子能值40块?而且北师大果然盛产中国现代史上各种学术大神牛。。。的夫人们。。。

  • 1 bluewater 2015-09-20 20:12:34

    考古学家写出来的回忆文章,很干巴没水分,另外儿子确实长得像妈多些.

  • 1 carrie柔光 2015-08-12 11:29:07

    这本书算是张先生研究考古、人类学之后得出“人之所以为人”的答案之一种吧

  • 1 或曰 2013-06-18 10:37:39

    很平常的语气,但是,总给人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可惜的是这只是关于早年生活的自述,如果是一生的回忆或者日记,那就太好了!读这本书,让我想起余英时悼念张氏的《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一文。文中有段话说:“有一次在火车上,他忽然说,他早年一直有一种向往,即如果能为人类、国家或民族做出一件大有贡献的事,而自己炸得粉身碎骨,那才是最痛快不过的。”我似乎可以读懂张光直这种心情,也更加能够理解他后来的研究生活。

  • 1 安提戈涅 2016-09-30 19:16:07

    清华书屋拆迁改造时五折入手,地铁上读完。记忆深的一段是“中山装”与本地服装冲突引发的血案,以及张光直入狱时所遇之人、所遇之刑——不知怎么,想起了徐晓,这群人总在信仰被玷污的年代提示我们,信仰的纯洁性。

  • 0 辄馨 2013-05-31 10:36:29

    新版就是变精装了,其实老版我也没看过。系狱那段比较有意思。

  • 0 冰糖花木鱼 2013-06-21 11:10:02

    台湾46的故事蛮有意思。

  • 2 中世与近世之间 2021-06-20 21:53:08

    我个人还是更喜欢能够展现学者学术成长历程类的回忆录,当然有点学术八卦更好,这本还是过于朴实了,不过话说张先生真是帅,也算是给学历史的增光了😂

  • 1 [已注销] 2015-09-05 05:51:22

    失眠读物,K.C.的文字永远在回忆中包含忧伤。

  • 0 2014-06-04 21:04:02

    过去两年看过三四本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写的回忆录(自传),最最令我不解的是,当下那么多人对那个年代的那种想象甚至狂热是哪来的?

  • 0 Mr. Curiosity 2015-06-21 09:00:28

    这记忆力也太好了

  • 0 曼仔 2020-07-18 03:31:29

    收到书才发现是非常薄的小册子,仅一百页,讲张光直因为四六事件入狱的一年生活很详细,前文+附录小说勾勒出了四十年代双方立场的众生相,比起我之前所接触的文本,又是一个新的切入视角,是大时代席卷过的遗迹。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