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烧了吗?的书评 (118)

嘎嘣嘎嘣脆 2013-04-10 09:44:58

细节,还是细节

摘自《读库》 作者:张立宪(@老六) 结局并不值钱,道理也不值钱,过程中的细节才值钱。 “巴黎值得死掉二十万人。”策划发动起义的罗尔上校说。尽管这样做的代价可能是巴黎的毁灭,但他相信,掌握了大部分巴黎地下武装力量的法国共产党,还有许多在德军铁蹄下生活...  (展开)
西雅图之声 2013-02-27 12:51:05

历史的丰态

上中学时,赏析《断臂的维纳斯》时老师提了个问题:你们认为维纳斯美吗?我们班上的头号腐女(高玉老师,哈哈)回答:我觉得她太胖了。我多年以来一直记得这句吐槽。其实这也是中西方艺术的区别所在。你看看西方绘画,一直以来都是细节丰满著称的,就算到了现代派的绘画,色彩...  (展开)
水流云在 2013-06-15 14:19:01

与信上帝相比,我选择相信爱情

在《巴黎烧了吗》这部描绘二战尾声巴黎战事的壮阔画卷中,有一对夫妇的身影特别引起我注意。 巴黎抵抗运动领袖皮埃尔·勒福歇被秘密警察关在弗莱斯纳监狱。在盟军解放巴黎的前夕,德军将这座监狱的大部分囚犯押上一列火车,向边境进发。皮埃尔·勒福歇的妻子玛丽-海伦得到消息...  (展开)
老六 2013-03-04 12:29:02

《巴黎烧了吗?》片段

战地记者埃德·鲍尔形容人们庆祝巴黎解放时的盛况:“要用言语来形容今天的巴黎,就像用黑白两色来画沙漠的日落。”但《巴黎烧了吗?》的两位作者做到了。本书当然不仅是新闻采写专业的参考书,对普通读者来说也极具可读性。这是俺当年从书中撷取的若干小段落,标题是俺自...  (展开)
丛二 2013-08-23 16:36:18

到底是法国人

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在解放前夕看着雪铁龙汽车:“解放就在眼前,我们又可坐在司机驾驶的汽车里四处走了。” 追着被逮捕的丈夫被押送的火车,法国女人手里不忘攥着一个LANVIN的手包。战前买的。 解放了巴黎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欢快地奔向姨妈家,他直接从窗户里跳了进去。优雅的法国...  (展开)
买超 2019-04-20 19:07:57

拯救巴黎

历史的细节一定要丰富,才能令后来者更好地触摸历史的纹理。史书的结论如果没有充分的史料细节支撑,我会投以怀疑的目光,担心自己被作者的偏见屏蔽。越是慷慨激昂的词句,热血贲张的情节,越令我警惕,因为在崇伟和高尚背后,往往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卑琐,有很多声音为山呼海啸...  (展开)
马斯特 2014-03-25 17:36:37

他的名字叫冯

一座城池,两名记者,三个春秋,五百多段经历,八百位受访者口述,凝成一座新闻史上的丰碑。《巴黎烧了吗?》由《新闻周刊》记者拉莱·科林斯与《巴黎竞赛》记者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合作完成,详尽地重现了1944年8月的巴黎历史场景,并以希特勒那句愤怒的质问为书名,一...  (展开)
我是肉球你是么 2014-01-27 13:27:47

我在读历史的时候在读什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已经布置好炸弹后,肖尔铁茨迟迟不下达引爆的命令。到最后也没有想这么做(记得是)。 主要还是巴黎这座城市太强了,摧残,如果换做别的小城市,也就无所谓了吧 不太喜欢读历史书 这种写法也不喜欢,读起来文艺,但是事情不够清晰  (展开)
水木雨小月 2013-08-28 21:56:21

Is Paris Burning? 是希特勒一直在问的一句话,烧了吗,烧了吗?!

《巴黎烧了吗?》这本书非常好看,原因就在于整个事件都处于一个张力中,各处力量在拽,典型的矛盾和冲突集合体。整本书的事件背景在二战1944年8月15日巴黎解放前几日直到巴黎解放。从书的扉页开始,冲突就在不断升级,当希特勒发出那道命令“毁了巴黎”的时候,高潮就开始了。...  (展开)
Jsvensic 2013-02-12 22:48:31

一点为什么要读书的感悟

在过年这几天兵荒马乱的日子把书看完,读的时候想了一个话题外的东西,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 前几天上知乎也有人问类似的问题,当然还是那些能想见的通兑答案了。可是读到这样一本书的时候才体会到读书能产生的一种奇特的生理化学反映,告诉我其除了获取知识外的奇...  (展开)
dotchin 2022-06-10 17:29:08

给董乐山挑错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也没人理我,那我主动搞点破坏吧。 The Führer therefore categorically reaffirms his order: Paris must at all costs be defended by locking the city inside a strong position. He reminds the Commander in Chief of the West that reinforcements h...  (展开)
竹纸 2022-04-25 01:48:09

巴黎没有烧 但作者确实疯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的的确确生动而又详细地描绘了1944年8月解放巴黎的战斗全过程 所以人名多到过眼云烟抓不住 以至于连译者都不知道主要人员的名字在前面出现的时候被自己翻译成什么 作为纪实小说,本书前后两部分的写作风格差别很大,在盟军还没有改变绕过巴黎的决定之前,作者的叙事还是围...  (展开)
天然呆 2016-01-07 09:46:16

巴黎解放时那些动人的片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个人尤其喜欢巴黎解放时,对群像的描述,故事都特别动人,先摘录一些我喜欢的片段 随便哪个巴黎人那天晚上往窗外看,就可以看到战争中的一大奇迹—巴黎仍完好无损。圣母院、卢浮宫圣心教堂、凯旋门,所有这些举世无双的伟大建筑物曾经使这个城市成为人类文...  (展开)
奇迹的彬 2014-02-15 22:08:59

历史就是凡人的神话

上周,我主笔写了一份主题类似于如何大炼钢铁跨越式发展并在三个月内灭亡美国征服世界的内部汇报PPT。由于任务重、时间急、美国又太过强大,哥几个实在没想到太好的办法,难免陷入了焦头烂额的状态。在这种焦头烂额的状态中,我想起了西线快要崩盘的希特勒。 想起西线快要崩盘...  (展开)
Echo 2020-11-29 18:39:27

我们活在当下,也活在历史之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巴黎烧了吗”这句话是希特勒在二战时期盟军进入巴黎欲将解放巴黎之时,在当时的德军最高统帅部腊斯顿堡里向手下将军们发出的质问。 这本书讲的是二战巴黎解放时期发生的种种事情,它并不是虚构的,而是以各个不同的视角来力图还原当时巴黎解放的真实情况。作者在写这本书之前...  (展开)
omom 2018-02-01 12:29:58

7x24小时,巴黎烧了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是这样介绍的,这是一篇采访了800多位当事人和采用530多起真实事件串起的报告文学,全书没有主角、也没有配角,上到统领300万军队的盟军总司令,下到一个普通的巴黎市民,都被描写的如此真实而又看似无足轻重。 【每次我走在巴黎街头,看见铁塔、卢浮宫、方尖碑(还要感谢...  (展开)
Longz 2016-08-14 20:59:43

人为什么要有良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但是我有诺言要履行, 我在睡觉以前有好长的路要走, 我在睡觉以前有好长的路要走。 ——罗伯特·弗罗斯特 人为什么要有良心?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扣问是这句。 远离真实生命的人们容易冷漠,独裁者从不关心细节,他们只关注成功。而在「巴黎烧了吗」当中,短暂的历史进程里,...  (展开)
Norawooooo 2015-08-10 22:47:02

《巴黎烧了吗》读后感

真得说,这本书不容易啃完。 首先是我完全不熟悉的历史事件,还是法国与德国之间的;其次,就像所有国外书籍共同存在的问题一样,人名长得无法记得清楚,况且本书在主线外每个小节都会出来很多新的人物。 终于一鼓作气看完了,不得不说,在最后看到法国熬过一劫的时候,心里面...  (展开)
我在远方想念你 2013-12-05 11:55:14

我们怎样抵抗侵略

这本书是豆瓣推荐的,不知道是我看了什么和这本书关联上了。但事实上我选择看这本书并不是因为豆瓣推荐,而纯粹是被书名吸引,然而我被书名吸引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一本纪实文学,总之吧,曲曲折折的,我看了这本书,前前后后一共两个星期。 刚开始看的时候,并没有意识...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18条)

订阅巴黎烧了吗?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