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烧了吗?的书评 (118)

与信上帝相比,我选择相信爱情
在《巴黎烧了吗》这部描绘二战尾声巴黎战事的壮阔画卷中,有一对夫妇的身影特别引起我注意。 巴黎抵抗运动领袖皮埃尔·勒福歇被秘密警察关在弗莱斯纳监狱。在盟军解放巴黎的前夕,德军将这座监狱的大部分囚犯押上一列火车,向边境进发。皮埃尔·勒福歇的妻子玛丽-海伦得到消息...
(展开)

《巴黎烧了吗?》片段
战地记者埃德·鲍尔形容人们庆祝巴黎解放时的盛况:“要用言语来形容今天的巴黎,就像用黑白两色来画沙漠的日落。”但《巴黎烧了吗?》的两位作者做到了。本书当然不仅是新闻采写专业的参考书,对普通读者来说也极具可读性。这是俺当年从书中撷取的若干小段落,标题是俺自...
(展开)

我在读历史的时候在读什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已经布置好炸弹后,肖尔铁茨迟迟不下达引爆的命令。到最后也没有想这么做(记得是)。 主要还是巴黎这座城市太强了,摧残,如果换做别的小城市,也就无所谓了吧 不太喜欢读历史书 这种写法也不喜欢,读起来文艺,但是事情不够清晰 (展开)
Is Paris Burning? 是希特勒一直在问的一句话,烧了吗,烧了吗?!
《巴黎烧了吗?》这本书非常好看,原因就在于整个事件都处于一个张力中,各处力量在拽,典型的矛盾和冲突集合体。整本书的事件背景在二战1944年8月15日巴黎解放前几日直到巴黎解放。从书的扉页开始,冲突就在不断升级,当希特勒发出那道命令“毁了巴黎”的时候,高潮就开始了。...
(展开)

巴黎没有烧 但作者确实疯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的的确确生动而又详细地描绘了1944年8月解放巴黎的战斗全过程 所以人名多到过眼云烟抓不住 以至于连译者都不知道主要人员的名字在前面出现的时候被自己翻译成什么 作为纪实小说,本书前后两部分的写作风格差别很大,在盟军还没有改变绕过巴黎的决定之前,作者的叙事还是围... (展开)
巴黎解放时那些动人的片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个人尤其喜欢巴黎解放时,对群像的描述,故事都特别动人,先摘录一些我喜欢的片段 随便哪个巴黎人那天晚上往窗外看,就可以看到战争中的一大奇迹—巴黎仍完好无损。圣母院、卢浮宫圣心教堂、凯旋门,所有这些举世无双的伟大建筑物曾经使这个城市成为人类文... (展开)
我们活在当下,也活在历史之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巴黎烧了吗”这句话是希特勒在二战时期盟军进入巴黎欲将解放巴黎之时,在当时的德军最高统帅部腊斯顿堡里向手下将军们发出的质问。 这本书讲的是二战巴黎解放时期发生的种种事情,它并不是虚构的,而是以各个不同的视角来力图还原当时巴黎解放的真实情况。作者在写这本书之前... (展开)
7x24小时,巴黎烧了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是这样介绍的,这是一篇采访了800多位当事人和采用530多起真实事件串起的报告文学,全书没有主角、也没有配角,上到统领300万军队的盟军总司令,下到一个普通的巴黎市民,都被描写的如此真实而又看似无足轻重。 【每次我走在巴黎街头,看见铁塔、卢浮宫、方尖碑(还要感谢... (展开)
《巴黎烧了吗》读后感
真得说,这本书不容易啃完。 首先是我完全不熟悉的历史事件,还是法国与德国之间的;其次,就像所有国外书籍共同存在的问题一样,人名长得无法记得清楚,况且本书在主线外每个小节都会出来很多新的人物。 终于一鼓作气看完了,不得不说,在最后看到法国熬过一劫的时候,心里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