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嘤嘤 2019-02-16 00:00:22

    李文达同志真的鞠躬尽瘁,现行版本里除去老舍的润笔,可读性基本上全是李主任和溥杰的功劳,溥仪除了是主人公之外和这本书有什么关系啊。

  • 1 朱颜瘦 2019-11-07 19:53:29

    该书是1962年由群众出版社李文达对溥仪60年的《我的前半生》"另起炉灶"重新撰写而得,溥仪作增补或订正史实的工作。但批校本上溥仪的批注,多是细枝末节的校正。这本书里的溥仪以"封建皇帝的千古一人——被中国共产党改造好了"的形象呈现。通过溥仪,或许多少也能看出刘禅人生的剪影。书中有一句话印象深刻:"明朝崇祯皇帝最后上煤山的时候。那个从小长在身后的尾巴只剩了一个太监,冲这一点,我想也够他上吊的了"。

  • 1 Lloyd 2021-01-05 14:43:03

    我如果不当皇帝,我存在于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呢?

  • 1 豆丁的姐姐 2020-03-21 22:23:54

    大一读的了,今天忽然想起了溥仪,他的一生真的很厚重了,是真的命不由己,却有非常特殊。

  • 0 2020-05-12 23:37:34

    因为自小就对皇族历史感兴趣,所以很早就想读一读这本溥仪的自传,耽误了很多年才偶然的从学校图书馆借了出来。以前看过的关于清朝末代皇族的书和节目讲座大都不可避免地引用过这本书的内容,所以读起来没什么隔阂,也谈不上什么感慨。 各国基本都有一些末代皇族,有的仍死死抱着旧日的尊荣不放,有的已经泯然众人,连自己都忘掉了那个身份。爱新觉罗氏算是够特殊的一个皇族,虽然被革命赶下台,但仍然被和平对待,最后顺利融入新时代的洪流,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PS:不过如果我是皇族中的一员的话,我可能在融入新时代的同时还抱着旧日的尊荣不放,好在我没那个生而为王的命😂😂😂)

  • 1 zuitaoran 2020-11-04 22:11:58

    观点有三:1.溥仪标榜自己是傀儡和工具人,个人感觉前半生里隐约不太像;2.末代皇帝比较幸运,没掉脑袋,没遭受非人待遇;3.帝王之家没有亲情是肯定的,前面对宫廷生活比较有借鉴,后面感觉是,,检讨书?

  • 0 Treeman 2020-03-21 10:20:11

    【溥仪自传】毫无权谋,焉能复辟

  • 0 Narcissus 2020-12-28 14:25:07

    溥仪这一生真的是崎岖坎坷

  • 1 𐂂往昔愁𐂂 2021-01-29 01:35:52

    按照自身的逻辑推演的话,自己可以证明自己至少不是矛盾或者错误的,这就是简单的自洽性。 溥仪是个很会藏拙的人啊,单纯从文学角度来说,这本书我觉得写得融会贯通,一泻汪洋,而他本人又说自己没什么笔墨。 我不知道宣统到底是接受了改造,成为了一个新人又或者说是怎样。我只知道,我不了解那个时代,不了解那个时代的人的热情和激情。 最后,从后面的历史来看新中国对不起的人太多了。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个人的征程又算什么? 可能我怎么也搞不清了。

  • 2 有姓名的Momo 2021-02-08 21:02:39

    2021 no.6 7.5/10 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庆亲王奕劻丑谥一段,溥仪本人还原现场和史官记录间的差别,才晓得原来史书是如此写就的。 从人到神到人,一个悲惨的童年,无助的青年和一段彻悟的老年。回忆录中最后的坦白,又有几分是真正的坦白呢?

  • 0 喜喜 2021-02-02 18:23:49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蛮喜欢溥仪的二老婆文绣的,放弃了荣华富贵当了一名天津小学老师,活到五十多岁病死。富贵和自由都有过,算是乱世纷纷里善终的了~

  • 1 76. 2020-03-15 19:54:51

    很红很红的一本书。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五味杂陈。

  • 0 熱煙帶雲 2020-07-22 01:37:32

    补标,初二的夏天在书店看完了《我的前半生》(图录)本。

  • 0 PDiary 2021-03-24 14:23:42

    “溥仪咋那么能写啊”“他可是这紫禁城最后一个主子啊”

  • 1 PPPPP 2021-06-28 18:10:01

    后面一言难尽

  • 1 高密葱子 2021-06-23 00:59:05

    皇帝陛下像条泥鳅

  • 1 于鳳至 2021-07-17 23:43:30

    读着感觉半真半假吧 红色味道太浓了

  • 0 小七 2021-05-13 15:25:32

    泛读了一遍。。。印象深刻的居然是宫廷生活

  • 0 宁宁哥智慧多 2021-05-28 14:20:39

    读到最后几十页的时候,每一章节我都觉得是结尾的情感升华,就这样在一次次升华中结束了。这些内容我想有一部分出于讨好,其中也有真心话,所以就是这样识时务且谨小慎微的性格造成了溥仪可以在经历了那么多之后活了下来。

  • 0 kw 2021-06-12 18:16:09

    竟然读了十天,史料价值丰富,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