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自己是去过抚顺战犯管理所遗址才来看的这本书,看到大多数人都说后半部分写的又红又专差评,只能叹息一声。本书初稿是在溥仪坐牢时内部出版的,而溥仪特赦是在59年,文革还没完,你说那个时候人被改造除了变得“又红又专”还能怎么变?为建国初期辩护一句,那个时候千不好万不好,但大多数人心真的比现在的人要干净得多,没有人能否定我这句话吧?去了抚顺战犯管理所才能知道这一切都是史实,强烈推荐大家去一次!虽然又是特利尔幽灵的洗脑,但起码是向着向善的方向!
末代皇帝的回忆录,读的时候经常会想起红楼梦,满清朝廷不就是一部放大版的贾府吗?溥仪的自我剖析也非常有趣,看得出他非常机智、圆滑,能够在历次变革中保全自己,还是很费脑子的
末代皇帝,面对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被裹挟卷进历史漩涡中,浮沉、飘零,直至吞没,掩不住的悲叹与苍凉。
宫里的生活原来这么奢靡 我还在想 溥仪写这书的时候 思想咋这么理智先进 原来是在抚顺坐牢时候写的... 读完了,胆小懦弱自私的这位皇帝 文采真不错 可怜又可恨 一辈子都在被命运推着走 人生从封建社会过来经历了中国最动荡的几十年 超值的好么
对宫里生活的部分看起来算是有趣 但文字间很多故作让人看起来不是很舒服 像是为了反省和让看的人觉得这是忏悔录所以这样说的 没有绝对的真实。
好久没有读过这么有意思的书了。他幼年时的生活着实让人大开眼界,而他 “改造” 后的言行是否发自内心,我想这就见仁见智了。全书看下来,一句最透彻的话就是 —— 他们心里的我,不过是纸牌上的皇帝,这种皇帝的作用不过是可以吃掉别人的牌,以赢得一笔赌注而已。
我倒觉得他是位很好的作家
2021 no.6 7.5/10 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庆亲王奕劻丑谥一段,溥仪本人还原现场和史官记录间的差别,才晓得原来史书是如此写就的。 从人到神到人,一个悲惨的童年,无助的青年和一段彻悟的老年。回忆录中最后的坦白,又有几分是真正的坦白呢?
后面……嗯……一言难尽
前三分之一写得还有点意思,对于清朝的那些历史还相对比较客观,刻画得也挺有意思又觉得溥仪真的是个十足的可怜人。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中间三分之一,溥仪的软骨癌越来越严重,称呼日本天皇位父亲,把日本神仙当成自己的祖宗,为了活命丝毫不顾百姓死活,简直可恶至极。最后三分之一,写得又红又专极度无趣,他还是他,软骨癌晚期的他
一个被推着去承载时代和历史的人,一个见证时代和历史的人。推荐《非常公民》。
阅读时能感受到随时随地地表忠心,可能是当时的一种意识形态,可能是颠沛半生形成的自保策略,也可能是出于记录者的二次加工,不过晚清皇宫和伪满宫廷的描写很满足我的猎奇心的。如果文革没发生就好了,“我们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總之他這一生是各種無奈
我如果不当皇帝,我存在于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书肯定被审核了,除了皇宫内的事相信,其余的选择看看了
写这段历史,没有人能比溥仪写的更深刻的了。 但是不喜欢最后接受改造的章节。或许是时代趋势,或许是言不由衷,谁知道呢?
还是很生动的,很有意思。我一直对满清贵胄的遗老生活颇感兴趣。
看过《末代皇帝》好奇又读了这本书。溥仪的悲剧人生在他3岁踏进紫禁城的那天就已经注定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风雨飘摇的清王朝,连皇帝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书中描写的清宫轶事、熊孩子溥仪的熊往事很有意思,除了忏悔歌颂的篇幅实在太多显得啰嗦,文章比预期的好看很多。
1⃣️这本书的意义 不是8.3分可以衡量的2⃣️后半本看不下去了 历史进行到这个时候 发生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输赢早在做决定的时候 就已经注定了 要成就自己 一定要顺应时代的趋势 水涨船高 水到渠成 不存在逆流而上
看看我的家, 面对着无限广阔的未来, 我永远不能忘记我的新生是怎样得到的.
> 我的前半生
137 有用 あめ 2015-08-21 10:26:40
自己是去过抚顺战犯管理所遗址才来看的这本书,看到大多数人都说后半部分写的又红又专差评,只能叹息一声。本书初稿是在溥仪坐牢时内部出版的,而溥仪特赦是在59年,文革还没完,你说那个时候人被改造除了变得“又红又专”还能怎么变?为建国初期辩护一句,那个时候千不好万不好,但大多数人心真的比现在的人要干净得多,没有人能否定我这句话吧?去了抚顺战犯管理所才能知道这一切都是史实,强烈推荐大家去一次!虽然又是特利尔幽灵的洗脑,但起码是向着向善的方向!
61 有用 無逸 2017-04-26 19:24:54
末代皇帝的回忆录,读的时候经常会想起红楼梦,满清朝廷不就是一部放大版的贾府吗?溥仪的自我剖析也非常有趣,看得出他非常机智、圆滑,能够在历次变革中保全自己,还是很费脑子的
35 有用 Homfeer 2017-06-09 15:32:46
末代皇帝,面对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被裹挟卷进历史漩涡中,浮沉、飘零,直至吞没,掩不住的悲叹与苍凉。
31 有用 胡椒王 2016-02-21 10:00:54
宫里的生活原来这么奢靡 我还在想 溥仪写这书的时候 思想咋这么理智先进 原来是在抚顺坐牢时候写的... 读完了,胆小懦弱自私的这位皇帝 文采真不错 可怜又可恨 一辈子都在被命运推着走 人生从封建社会过来经历了中国最动荡的几十年 超值的好么
8 有用 羊羊plus 2018-06-24 21:13:37
对宫里生活的部分看起来算是有趣 但文字间很多故作让人看起来不是很舒服 像是为了反省和让看的人觉得这是忏悔录所以这样说的 没有绝对的真实。
8 有用 アキラキラ 2018-12-20 10:46:45
好久没有读过这么有意思的书了。他幼年时的生活着实让人大开眼界,而他 “改造” 后的言行是否发自内心,我想这就见仁见智了。全书看下来,一句最透彻的话就是 —— 他们心里的我,不过是纸牌上的皇帝,这种皇帝的作用不过是可以吃掉别人的牌,以赢得一笔赌注而已。
4 有用 碰碰狗 2020-03-30 00:55:40
我倒觉得他是位很好的作家
2 有用 有姓名的Momo 2021-02-08 21:02:39
2021 no.6 7.5/10 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庆亲王奕劻丑谥一段,溥仪本人还原现场和史官记录间的差别,才晓得原来史书是如此写就的。 从人到神到人,一个悲惨的童年,无助的青年和一段彻悟的老年。回忆录中最后的坦白,又有几分是真正的坦白呢?
4 有用 YU莹MI 2020-06-24 16:08:43
后面……嗯……一言难尽
1 有用 momo 2020-11-25 22:14:37
前三分之一写得还有点意思,对于清朝的那些历史还相对比较客观,刻画得也挺有意思又觉得溥仪真的是个十足的可怜人。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中间三分之一,溥仪的软骨癌越来越严重,称呼日本天皇位父亲,把日本神仙当成自己的祖宗,为了活命丝毫不顾百姓死活,简直可恶至极。最后三分之一,写得又红又专极度无趣,他还是他,软骨癌晚期的他
2 有用 简凊 2016-01-01 16:11:16
一个被推着去承载时代和历史的人,一个见证时代和历史的人。推荐《非常公民》。
3 有用 萧晴明(礼貌版 2020-07-12 10:49:43
阅读时能感受到随时随地地表忠心,可能是当时的一种意识形态,可能是颠沛半生形成的自保策略,也可能是出于记录者的二次加工,不过晚清皇宫和伪满宫廷的描写很满足我的猎奇心的。如果文革没发生就好了,“我们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 有用 無心 2018-06-17 09:51:23
總之他這一生是各種無奈
1 有用 Lloyd 2021-01-05 14:43:03
我如果不当皇帝,我存在于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呢?
1 有用 Carrie 2020-12-22 08:12:11
这书肯定被审核了,除了皇宫内的事相信,其余的选择看看了
3 有用 明镜台 2020-06-07 16:33:14
写这段历史,没有人能比溥仪写的更深刻的了。 但是不喜欢最后接受改造的章节。或许是时代趋势,或许是言不由衷,谁知道呢?
3 有用 砂丁 2016-05-15 18:07:34
还是很生动的,很有意思。我一直对满清贵胄的遗老生活颇感兴趣。
2 有用 Red 2020-05-18 21:47:14
看过《末代皇帝》好奇又读了这本书。溥仪的悲剧人生在他3岁踏进紫禁城的那天就已经注定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风雨飘摇的清王朝,连皇帝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书中描写的清宫轶事、熊孩子溥仪的熊往事很有意思,除了忏悔歌颂的篇幅实在太多显得啰嗦,文章比预期的好看很多。
1 有用 65032558 2020-07-31 09:24:10
1⃣️这本书的意义 不是8.3分可以衡量的2⃣️后半本看不下去了 历史进行到这个时候 发生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输赢早在做决定的时候 就已经注定了 要成就自己 一定要顺应时代的趋势 水涨船高 水到渠成 不存在逆流而上
0 有用 弯弯 2017-06-21 21:09:19
看看我的家, 面对着无限广阔的未来, 我永远不能忘记我的新生是怎样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