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随讲古代文论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曼仔 2016-02-20 01:42:11

    若能得遇明师如苦水先生。讲文赋极好。

  • 0 萬事胜意 2018-06-22 23:23:20

    仅限魏晋文论

  • 0 子正-含光左卫 2015-05-14 18:22:49

    我品评不出他说的是否正确,但是能够做到精确地爱憎,且言之成理,不容易。这是顾随晚年的言论集,很棒!

  • 0 触见 2018-06-11 09:44:57

    文赋注的还成

  • 0 free farm 2019-04-06 12:44:11

    句解可以传世,读之足以怡情

  • 0 鹿鸣东轩 2020-10-31 20:53:37

    时间关系只读了三曹部分,褒贬分明,对近代学人的观点还是要放到讲演之时代环境中思考。

  • 0 ⚓️ 2020-06-07 12:03:23

    建立在细读上的文论讲稿,由元典、注释、句解以及专题构成。书名是“讲古代文论”,但其实加上绪论中的先秦两汉儒家文论,也只是先隋文论。所以准确地讲,似应称为“魏晋六朝文论五讲”(《典论·论文》《与吴质书》《与杨德祖书》《文赋》《诗品序》)。耿文辉1950年代的听课笔记与叶嘉莹1946至1947年的听课笔记(《增订〈《文赋》十一讲〉》)风格相差挺大:前者扎根元典稳扎稳打,后者则时有感慨兴发。整理出版这类听课笔记很有意义,可为学术史提供很多细节。比如,1950年代讲“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时有“让压迫者心安理得地去压迫”的联想,但讲“兴观群怨”时竟只以“起点”“观察”“团结”“恨”带过而未加政治化的发挥。有些错误还须订正,如80页《中(典)论》、188页“米(朱)陆异同”、217页“三张”

  • 0 茭白 2018-09-21 14:49:13

    前有木心文学回忆录,再有这本顾随讲古代文论,更坚定了应该少看这类笔记型书的想法,虽然顾随是我学术偶像之一,也架不住这种七零八落的记录方式,就靠先生闪耀的人格魅力撑着了,最好还是本人专著,逻辑清晰论证完整。

  • 0 你谁 2021-11-01 00:37:49

    内容有点少…

  • 0 May 2021-08-21 19:53:21

    鉴赏文章的方法,古人用美丽的语言已经精微朗畅地告诉我们了。顾随先生再以其贴合无比的理解告诉我们,这期间也学习了古文知识。先生讲为文如为人,时时在讲解时点拨几处,最喜欢看到这样的段落,有老师循循善诱真好。晚上读,心里安宁极了。先生的书,要读纸质版。书里还时时可见时代印记,不能苛责他们的不易。以前在叶嘉莹先生书里看到过钟嵘《诗品》,实际却令人失望…

  • 0 青岚 2022-05-11 16:33:11

    这本仍然能看到鲁迅对顾随的影响,也能看到顾随对叶嘉莹的影响(比如对曹丕、曹植的看法,又如强调“文学必声调铿锵”)有意识形态痕迹,随处不忘“人民”,但很多观点都精辟,比如解释“虽离方而遯圆,期穷形而尽相。”不是不要规矩,而是“真正掌握了规律,才能灵活地‘离方而遯圆‘达到‘穷形而尽相’。” @2021-01-06 19:30:55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