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大师》的原文摘录

  • 假如您失去了最亲近的人,那么一切对您来说无不空虚,您可以随意往哪儿看,一切都是空虚,您到处望啊望啊,看见的一切皆为空虚,而且是永远的空虚。您于是认识到,不是这些伟大人物,不是这些历代大师让您几十年维持生命,而是惟一的、您最爱的人。 (查看原文)
    大芬儿 5赞 2014-01-17 19:06:39
    —— 引自第250页
  • 他说,施蒂夫特确实让我一再想起海德格尔,这位可笑的、国家社会主义的、穿灯笼裤的小市民。如果说施蒂夫特将高雅的文学变成煽情工具,那么海德格尔,黑森林山区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把哲学当成了廉价煽情的工具,海德格尔和施蒂夫特各按自己的方式将哲学和文学当成了廉价煽情的工具。海德格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一代人以及战后那一代人追随的对象,为了研究探讨他,他们写了大量的思想狭隘、令人生厌的博士论文,在他还在世时,我就总是看到他在黑森林山区家里的长椅上坐着,旁边是他的妻子,过分热衷于织毛活的她,用她亲自从海德格尔绵羊身上剪下来的羊毛不停地为丈夫织冬天穿的长腰袜。我所能看到的海德格尔,总是坐在他在黑森林家中的长椅上,在他妻子的身旁,妻子在与海德格尔共同生活中完全控制了他,所有他穿的袜子都是妻子给织的,所有他戴的毛线帽子都是妻子给钩的,她给丈夫烤面包,织他用的床上用品,甚至于给丈夫亲手做家里穿的拖鞋。海德格尔是一个矫情的人,雷格尔说,跟施蒂夫特一样,但远比施蒂夫特更可笑。海德格尔总是很滑稽,具有和施蒂夫特一样的小市民习性,同样可怕的狂妄,海德格尔是阿尔卑斯山前的弱智者,我想,与德国的大杂烩哲学一拍即合。他们从未对任何一个哲学家像对海德格尔那样,几十年如饥似渴地吃他喝他,用他来填满那德国的语言文学家和哲学家的肚子。雷格尔说,海德格尔的相貌一般,没有一张显示睿智的面孔,地地道道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不懂得什么是幻想,没有敏锐的感受力,是纯粹的德国哲学的反刍动物,一头不断怀孕的哲学母牛,被放牧在德国的哲学里,然后几十年里在黑森林排泄出一摊一摊具有诱惑性的俏货。海德格尔是所谓的哲学上的骗婚者,雷格尔说,能够成功地使整个一代的德国的人文学者晕头转向找不到北。海德格尔是德国哲学史上一段令人反感的插曲,雷格尔昨天说,所有的德国科学界人士都曾参与或正在参与这段插曲。今天人们仍然没有看清海德格尔的真面目,虽然他消瘦了... (查看原文)
    Mo 2赞 2017-06-16 22:23:17
    —— 引自第76页
  • 我还从来没有读完一本书,我读书的方式是天赋很高的那种翻阅者的读书方式,这样一个人宁可翻阅而不是阅读,在读一页之前他可能已经翻阅了几十或几百页了;这惟一的一页他读得比任何人都彻底,会令人难以设想地投入。我与其说是阅读者不如说是个翻阅者,我给您讲,我像喜欢阅读一样喜欢翻阅,在我一生中翻阅的次数比阅读要多出百万倍,说到读书的乐趣,地地道道的精神上的乐趣,翻阅给予我的至少总是像阅读一样多。雷格尔说,我们拿来一本比方说四百页的书,总的来说我们只精读其中的三页,而一个普通阅读者则从头到尾把书里的一切都读了,但没有一页是精读的,是彻底读的,相比之下,我们的方式当然是更好了。一本书我们高度集中地读它十二页,像通常所说的那样,完全把它吃透,要比像普通读者那样阅读书的全部更好,这样阅读到头来对他所读的书的了解,就如同乘飞机旅行的人对他飞越过去的风景的了解,都是所知甚少。他甚至于连大概的轮廓也没有获得。今天人们都是这样飞快地去阅读一切,他们阅读全部,但却一无所知。我走进一本书,就在它上面安顿下来,倾注全部精力,您要想到,比方说用来阅读一部哲学著作的一页或者两页,仿佛我进入一个风景区、一处大自然、一个国家,或者也可以说世界的一个很小的局部,全力以赴地,而不是只拿出部分力量、半心半意地,深入到这世界的很小局部当中去,去研究它,竭尽全力将它研究透彻了,然后就可以举一反三达到推断认识全部的目的。他说,阅读全部的人,什么也读不懂。不必非读全部歌德、全部康德,也不必去读全部叔本华;阅读几页“维特”、几页“亲和力”就行了,最后我们对这些书的了解要比从头到尾的全部阅读多得多,后者肯定使阅读变得索然寡味。我们这种阅读方式体现了严格的自我限制,做到这一点需要很大的勇气和罕见的精神力量,我们自己也难得涌现出这样的精神力量;一个阅读者像肉食动物一样饕餮,像肉食动物因令人厌恶的贪婪而伤了胃和整个躯体的健康那样,损害了头脑... (查看原文)
    叶隐 2回复 1赞 2019-05-13 21:14:16
    —— 引自章节:历代大师
  • 国家认为,儿童是国家的儿童,于是也就与此相应地行动,几百年来施展其毁灭性的影响,事实上是国家在生孩子,只有国家孩子才被生到这个世上来,这是事实。没有自由的孩子,只有国家的孩子,对国家孩子国家可以为所欲为,国家生育出这些孩子,孩子是从国家肚子里生出来,这是事实。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国家孩子从国家的肚子里出来,这是事实。国家孩子从国家肚子里来到世界上,上国家的学校,由国家老师教他们学习。国家给国家生孩子,这是事实,国家把他的孩子生育到国家中去,不再让他们出来。我们不管往哪儿看,到处都是国家孩子、国家学生、国家工人、国家雇员、国家老人、国家死人,这是事实。国家只生育和培养国家人,这是事实。不再存在自然人,只有国家人,不管什么地方,如果还有自然人存在,他就会受到迫害,就会被追击,就会死去,或者被打造成国家人。 (查看原文)
    octopus 2赞 2021-04-14 20:11:54
    —— 引自第51页
  • 有思想的人从本质上说是不幸的人。 (查看原文)
    影随茵动 2013-08-14 10:36:08
    —— 引自第94页
  • 内行来到博物馆, 最多也就只看一幅画、一尊雕像, 一件物品,他们来到博物馆为了观看一幅韦罗内塞、一幅委拉斯凯兹, 为了鉴赏他们, ......外行在博物馆不加选择和批评的将一切都吞食下去,恨不能在一个上午就把全部西方绘画艺术一网打尽, (查看原文)
    大芬儿 2014-01-13 20:57:58
    —— 引自第175页
  • ……一个人怎么会庆祝他的生日,我总是想,因为这的确是世界上的不幸啊,我总是在想,如果人们把他们的生日那天定为一个纪念时刻,借以不要忘记他们的生身父母对他们犯下的罪行,这我倒可以理解,怎么也不能成为一个节庆日呀!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4-07-21 19:23:07
    —— 引自第99页
  • 人们到博物馆里来并不是出于兴趣,人们对艺术没有兴趣,至少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对艺术没有任何兴趣,他们所以参观博物馆,只因为他们听说这是文化人该做的事情 (查看原文)
    愁容袋鼠 2014-09-17 16:22:20
    —— 引自第8页
  • 我们的大多数教师是些可怜的人似乎他们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去阻碍大多数年轻人的正常生活,使他们对生活消沉和沮丧 (查看原文)
    愁容袋鼠 2014-09-18 08:07:44
    —— 引自第45页
  • 我们喜欢帕斯卡,不是因为他完美,而是说到底因为他的茫然,如同我们喜欢蒙田,是因为他那一辈子寻求着的、但终究一无所获的无可奈何的状态 (查看原文)
    等那风再起时 2015-04-16 22:22:54
    —— 引自第37页
  • 真正的理智是不会去赞叹的,它注意到了,它尊重,它重视,这就够了。 (查看原文)
    等那风再起时 2015-04-25 22:21:00
    —— 引自第106页
  • “必须是这样,就是这样。”老师说,不容许半点异议,因为这个天主教国家不容忍、不允许学生有任何见解,更不要说有自己的见解了。就像往鹅嘴里填玉米豆一样,往学生脑子里填国家垃圾,而且不断地填塞,直至将他们窒息。国家认为,儿童是国家的儿童,于是也就与此相应地行动,几百年来施展其毁灭性的影响,事实上是国家在生孩子,只有国家孩子才被生到这个世上来,这是事实。没有自由的孩子,只有国家的孩子,对国家孩子国家可以为所欲为,国家生育出这些孩子,孩子是从国家肚子里生出来,这是事实。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国家孩子从国家的肚子里出来,这是事实。国家孩子从国家肚子里来到世界上,上国家的学校,由国家老师教他们学习。国家给国家生孩子,这是事实,国家把他的孩子生育到国家中去,不再让他们出来。我们不管往哪儿看,到处都是国家孩子、国家学生、国家工人、国家雇员、国家老人、国家死人,这是事实。国家只生育和培养国家人,这是事实。不再存在自然人,只有国家人,不管什么地方,如果还有自然人存在,他就会受到迫害,就会被追击,就会死去,或者被打造成国家人。我的童年,我想,是美好的,同时也是残酷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童年,在我的童年里,在外祖父母那里我可以是个自然人,而在学校里我则必须是国家人…… (查看原文)
    叶隐 2019-05-13 21:19:33
    —— 引自章节:历代大师
  • 国家强迫我,与对待所有其他人一样,把我纳入国家中,把我驯服,把我塑造成像所有其他人一样的国家人,一个被规矩、被约束、被训练、被扭曲、被登记在册的沮丧的人。我们看到的人都是国家人,正确地说是国家仆人,我们看见的不是自然的人,而是彻底地变成了作为国家仆人的、非自然的国家人,整个一生都在为国家服务,也就是为非自然服务。我们看到的人,都是作为非自然的、被迟钝和冷漠的国家所掌控的国家人,我们看见的人,都是交付给国家的、为国家服务的人,是国家的牺牲品。我们所看到的人都是国家的牺牲品,我们所见到的人类,就是国家的饲料,用以饲养日益贪婪的国家。我想,人类只不过是国家人类,自有国家以来的几百年里,他们失去了自我。我想,人类今天已经不是人类, 而是国家。我想,今天,人只是国家人,也就是说他今天只不过是被消灭了的人,国家人是惟一的可能成为人的人。我想,自然的人根本不可能存在了。每逢我们看到大城市里聚集的几百万国家人,我们会感到不舒服,因为我们看到国家,也是如此的感觉。每天当我们醒来我们都会因这个国家而不舒服,走到大街上会因看到无处不在的国家人而感不适。人类是一个巨大的国家,说实话每天早晨睁开眼睛都感到难受。与所有的人一样,我生活在一个我每天醒来看到它都感到不舒服的国家里。我们的老师教我们知道国家,教我们知道国家里的让人害怕与恐惧的一切,国家里的一切虚伪和谎言,只是不教我们知道,国家就是这些让人害怕与恐惧的一切,就是虚伪和谎言。 (查看原文)
    叶隐 2019-05-13 21:19:33
    —— 引自章节:历代大师
  • 这里墙上挂的艺术品不是别的,都是国家艺术,至少在艺术史博物馆油画厅里挂的这些都是如此。所有在这里墙上悬挂着的画都是国家艺术家的画。也可以说就是天主教的国家艺术。总是只是面貌,雷格尔说,而不是面孔。总是只是头部,而不是脑袋。总而言之只是没有反面的正面,只是没有实际和真情的谎言和欺骗。所有这些画家都是地地道道的、讨好委托者的虚伪的国家艺术家,伦勃朗甚至也不例外,雷格尔说。您看一下委拉斯凯兹,纯粹是国家艺术,看看洛托、乔托,难道不都是国家艺术吗,好像这位可怕的、纳粹的前身,纳粹老祖宗丢勒,他把自然置入画布上将其杀死,雷格尔经常说,这个让人不寒而栗的丢勒,雷格尔的确特别憎恨这位出生于纽伦堡的金属雕刻艺术家。雷格尔把这里墙上挂的画,包括《白胡子男人》那幅画在内,通统称为国家委托艺术。雷格尔一再说,那些所谓的历代大师总是只为国家服务,或者为教会服务,结果是一样的,不管是为皇帝还是为教皇,为大公爵还是为大主教。雷格尔常说,所谓自由艺术家与自由人一样都永远是乌托邦。雷格尔说,艺术家,那些杰出的大艺术家,我想,是一切人中的最狂妄者,比政治家还要狂妄。艺术家最虚伪,比政治家更加虚伪,也就是说为艺术的艺术家比国家艺术家更加虚伪,我现在又听见雷格尔说。这种艺术面向万能的上帝和所有天神,脱离我们的世界,雷格尔常说,这是艺术的卑鄙无耻。我今天从塞巴斯蒂亚诺展厅观察他时,我听见他昨天说,这种艺术真是太可怜了。雷格尔昨天再次表示疑问,画家究竟为什么绘画?即使那极其优秀的艺术品,他说,也不过只是毫无意义的、毫无用处地模仿自然,临摹自然。他又发问,伦勃朗画的他母亲的面孔跟我自己这张实在的脸相比又怎样呢?那多瑙河谷草地,我能观看也能在上面行走,与那画的画相比孰高孰低呢?他说。他昨天说,没有什么比绘画出来的权势更让我厌恶的了。权势绘画,岂有他哉,他说。人们说什么,抓住、忠实表现出来,但如我们所知,只有那些虚伪的不... (查看原文)
    叶隐 2019-05-13 21:26:43
    —— 引自章节:历代大师
  • 我们了解的艺术史就是彻头彻尾的令人沮丧的天主教绘画史,选取的题材不是天上就是地狱,从来没有来自人世间的。画家所画的不是他们要画的,而是委托他们画的题材,给他们带来金钱或荣誉的题材。大部分时间里让我特别感到恶心的、总让我感到惶恐的画家,这些历代大师,总是只为某一个统治者服务,从来不为自己,就是说不是为众人。为了金钱和荣誉,他们画的总是一个被他们彻底伪装了的世界;他们所有的人都是源于对金钱和荣誉的追求而作画,不是为了成为画家,而是只为了得到荣誉,或者金钱,或者荣誉和金钱。他说,在欧洲他们总是为天主教上帝及其众神帮忙,为他们做宣传。这些所谓的历代大师,他们画出的、哪怕是那绝妙的每一笔,都是一个谎言。 (查看原文)
    叶隐 2019-05-13 21:26:43
    —— 引自章节:历代大师
  • 这些历代大师如此使我厌恶,但我却总是研究他们。他昨天说,他们令人厌恶是显而易见的。数百年来被称为历代大师的这些人,肤浅地观看一下还可以,但绝对禁不起推敲,如果我们深入地去观看,那他们就会逐渐垮掉,如果我们确实真正地,就是说竭尽全力彻底地长时间地去研究,到最后他们就瓦解了,就崩溃了,多数情况下留在我们的头脑中只是平淡、糟糕的气味。最伟大的、最重要的艺术品到头来好似一团沉重的巨大的卑劣谎言充斥在我们的头脑中,好似过于巨大的肉块塞在我们的胃中。我们被一件艺术品吸引,说到底是很可笑的。如果您腾出时间来,比平常更深入地去读歌德,远比通常更集中精力,远比通常更放肆,那么到最后您会觉得您读得很可笑,不管您读的是什么,只要您比以往更经常地去读,它就会不可避免地变得很可笑,即使那最智慧的最终也会成为愚蠢。多么不幸啊,您要是深入地去读,您就毁掉了一切您读到的。无论您读的是什么,最终它会变得可笑,最终会变得一钱不值。他说,对待艺术作品您要当心,不要深入进去,否则的话您会破坏了一切,即使是您那最热爱的。不要长时间地观看一幅画,不要太深入地读一本书,不要太集中精力听一部音乐作品,否则的话您就自己把一切都给毁掉了,因此也就毁掉了世界上最美的和最有用的一切。去读您所喜欢的,但不要完全深入其中,去听您所喜欢的,但不要全力以赴地听,去看您所喜欢的,但不要看得那么彻底。就是因为我总是看什么都那么聚精会神,听什么都那么全神贯注,总是读什么都那么全面深入,或者至少总是试图不论听什么、读什么、看什么都全力以赴,结果最终我把一切都弄得使我感到很可怕,把整个造型艺术、整个音乐和整个文学,他昨天说。我用此方法结果最终把整个世界弄得使我感到不寒而栗,可以说把一切。多年以来我简直把一切都弄得让我感到可怕,让我深感懊悔的是也让我的妻子对这一切感到恐惧。他说,多年以来我只有使用和通过这一方法才能生存。现在我明白了,我如果想继续活... (查看原文)
    叶隐 2019-05-13 21:26:43
    —— 引自章节:历代大师
  • 国家强迫我,与对待所有其他人一样把我纳入国家中,把我驯服,把我塑造成像所有其他人样的国家人,一个被规矩、被约束、被训练、被扭曲、被登记在册的沮丧的人。我们看到的人都是国家人,正确地说是国家仆人,我们看见的不是自然的人,而是彻底地变成了作为国家仆人的、非自然的国家人,整个一生都在为国家服务,也就是为非自然服务。 (查看原文)
    秦时燕鸣 2021-01-23 19:14:13
    —— 引自章节:None
  • 最近来参观艺术史博物馆的外国人,意大利人比法国人多,英国人比美国人多。意大利人天生富有艺术鉴赏能力,他们仿佛生来就是行家里手。法国人在艺术史博物馆里毋宁说感到无聊,而英国人的样子仿佛他们对切都了如指掌。俄国人对所看到的一切赞有加。波兰人看一切都带有做慢的神情。德国人在艺术史博物馆展里的整个时间都在读展品目录,几乎不看墙上挂着的原作,他们走在博物馆里按着目录册的指引,越来越卑躬屈膝地爬行在目录册中,直到进入目录册的最后一页,就是说直到他们人离开博物馆到了外边。奥地利人,尤其是维也纳人,他们只有少数人来艺术史博物馆,不算那成干个学校班级,他们每年按规定必须来艺术史博物馆参观。 (查看原文)
    octopus 2021-04-11 23:57:36
    —— 引自章节:None
  • 在此期间人们在伦敦已经知道了这个情况,当然在维也纳还没有,维也纳人不读《泰晤士报》,他们满足于诸如那些低级的、极其乏味的报纸,全世界出版这种报纸只是为了使人们更愚蠢,对于违反常态的维也纳的情感和精神状态来说,这样的报纸再合适也没有了。 (查看原文)
    octopus 2021-04-26 13:18:55
    —— 引自第101页
  • 海德格尔是阿尔卑斯山前的弱智者,我想,与德国的大杂烩哲学拍即合。他们从未对任何一个哲学家像对海德格尔那样,几十年如饥似渴地吃他喝他,用他来填满那德国的语言文学家和哲学家的肚子雷格尔说,海德格尔的相貌一般,没有一张显示睿智的面孔,地地道道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不懂得什么是幻想,没有敏锐的感受力,是纯粹的德国哲学的反刍动物,一头不断怀孕的哲学牡牛,被放牧在德国的哲学里,然后几十年里在黑森林排泄出一又一推具有诱惑性的俏货。 (查看原文)
    北邙大鱼 2021-10-04 18:21:15
    —— 引自第85页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