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洞篇的书评 (23)

哲夫成城 2021-01-05 13:17:53

【转】贺方婴:两种幽暗——比较荷马《奥德赛》与柏拉图《斐多》的冥府教谕

【作者简介】贺方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古典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古典学研究》(辑刊)执行主编。研究方向为古希腊史诗研究、古典政治哲学研究、法国近代戏剧理论。曾先后在《世界哲学》《国外文学》《学...  (展开)
明月前身 2016-05-17 19:51:26

读书笔记:柏拉图《斐多篇》

【按语:《斐多篇》记述的是苏格拉底临死前和众人谈话的情景,谈论主题是热爱智慧的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和灵魂是否不朽等。本篇读书笔记仅是对该场对话内容的梳理,不涉及相关二手文本对其的解读。 参考译本:水建馥译本、王太庆译本,刘小枫译本。】 格贝对...  (展开)
子骗湖江 2023-05-23 16:23:31

裴洞篇(字数过多的短评)

1⃣️论证 1)苏格拉底的核心观点其实就一句话:灵魂先于肉体存在并在肉体消亡后继续存在。辛弥亚和格贝提出了两点很尖锐的质疑,然后苏格拉底就绕了好大一个圈子东拉西扯说一堆有的没的,大致意思就是“灵魂它确实存在且不死,你爱信信,不信拉倒”,还用上了典型的PUA话...  (展开)
学级崩坏 2020-04-26 22:23:07

笔记

本书记录了艾克格拉底与裴洞谈论苏格拉底在狱中服毒那日的情况,又称《论灵魂》,试图通过探讨灵魂与身体的关系论证灵魂的“机制”。 灵魂是不可见且不可证的。人囚于身体的牢笼中,身体是欲望、恐惧的载体。靠身体/官能察知灵魂,导向错乱;灵魂自身察知自身的状态,叫明智。...  (展开)
NADPH 2016-08-23 09:19:20

裴洞篇疑问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P19我们还记得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认为这些灵魂从这个世界到那个世界, 再回到这里, 从死者托生. 如果真是这样, 如果活人是都是死者托生的, 我们的灵魂就曾经存在于彼处, 是不是? 因为它们如果不存在了, 就无法再度托生; 这就充分证明它们存在,因为十分明显,活人是来自死者的。...  (展开)
shaon船 2023-09-02 22:02:44

物质世界面纱下的永恒花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阅读《会饮篇》后不久,我翻开了《斐多篇(Phaedo)》,并很快发现它比《会饮篇》要难懂得多。它反映了柏拉图的一些主要哲学观点和古希腊信仰。对于其中提及的理念,例如「灵魂的不朽」,「概念先于实体的存在」,「所有的学习只是回忆(Anamnesis)」,「知识就是记忆」等等...  (展开)
tinajian 2021-04-25 20:21:13

如何进入哲学的世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对如何进入哲学的世界之前并没有仔细的想过,觉得看看书,领略一下哲学家伟大的脑洞就已经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了。但随着跟着老师一直不断地在文本中的浸染,慢慢地发现,自己多少开始有了更加深入的阅读与思考,以前貌似艰深晦涩的文本越来越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同时,我的认知...  (展开)
灵山南 2019-03-28 21:19:58

人生是一组虚拟程序

读译本,不如读原文;读原文,不如与作者面对面交谈。但无论如何交谈,他人都无法理解作者心中真实所想。如果说,思想是一团信息,随着思想向外传播,其信息的精度便也呈现出耗散的趋势。作者真正要表达的,经过文字转述、经过时间沉淀、翻译的转录,多多少少有些失真。 我想以...  (展开)
唐俟 2018-11-30 21:20:48

不如冒险相信灵魂

这篇对话由诗人Euenos引起,但实际上,它可看作Socrates在临死之前,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最集中最详尽的讨论。Socrates说哲学家一生都在为死做准备,因为只有死才能使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获得美德与智慧;况且,人死后灵魂的遭遇由他生前表现决定,Socrates自信死后灵魂将进入...  (展开)
陈圆圆2025 2023-12-01 10:13:43

死亡正是这样一种分离

这本书我看了3遍才深入读进去! 苏格拉底潜隐的观点大概是哲人/常人对待死亡的态度的不同,就是对待哲学的态度不同。众人害怕死亡特别是灵魂死亡,尤其格贝辛弥亚两人追根究底的两次让苏格拉底论证灵魂不死!最终以描述彼岸世界-大地的景象和苏格拉底坦然赴死告终。 苏格拉底主...  (展开)
Pygmalion 2023-09-28 22:51:02

理想和锤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斐多篇》的论证好像一个哲学上的三一律,行动整饬(讨论人的死亡和灵魂的问题)、时间集中(苏格拉底的最后一天)、场景固定(监狱)。和这个结构一样完美的或许是苏格拉底的论证,他依旧说服了所有人,在我真正意义上接触尼采之前,或许他可以说服我。 苏格拉底相信他在死后...  (展开)
一个好人 2022-12-15 10:36:16

《裴洞篇》思维导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重要的部分:· 真正的智慧只有死后才能获得 o 真正献身哲学的人所学的无非是赴死和死亡 o 哲学家要尽量摆脱灵魂与肉体的联系 o 只要我们有形体,灵魂受到形体的累赘,就不能获得真理 o 如果要获得真理,就必须摆脱肉体,单用灵魂来观照 o 死亡可以使灵魂脱离肉体而单独存在...  (展开)
cy 2021-10-20 10:03:17

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柏拉图的《斐多篇》谈论死亡和灵魂,记录了苏格拉底赴死之前最后一场哲学辩论。在这场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死亡场景里,没有悲痛欲绝,没有哀叹惋惜,苏格拉底从始至终安详而从容,幸福地迎接了他的死亡。 苏格拉底感觉不到死亡的痛苦,因为他认为哲学就是学习死亡。对于一个哲学...  (展开)
Solaire 2021-05-22 08:07:17

浪漫的死亡,不朽的灵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裴洞篇记述了苏格拉底在狱中服毒那天,对前来送别的朋友阐述灵魂和他不拒死亡的原因:存在一种可以称为灵魂的东西,如同穿衣服一样穿破了很多躯体,而自身是永恒的。 为了证明灵魂的存在,他提出一个观点:本质不存在于现实中,而存在与概念里,而种种概念是只有灵魂才拥有的知...  (展开)
沂雩 2021-03-09 13:48:11

裴洞篇。

挺有趣。主要包含了三个论点(以及论证)和一个辩护。 一,生命来自于灵魂和肉体的结合。人由生至死,但也由死至生。柏拉图富有洞察地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即所有属性只能在其自身所属的连续统进行变化(70E-72A)。例如,说苏格拉底是白色的。白色这个属性也许会在一定条件下...  (展开)
烏普西侖巴 2020-05-29 23:10:28

……

最近從朋友那裡借來一大厚本的人民文學出版的《希臘哲學史》第二卷,開始慢慢啃。從智者開始講修辭學、論辯術、自然研究再到普羅泰格拉和高爾吉亞的三大命題,然後就是蘇格拉底。讀哲學真的是一種鍛煉思維的方式。以前的時候我經常會想些在存在中又懷疑存在的東西,或者對無知...  (展开)
卑以自牧 2019-12-31 12:18:33

阅读柏拉图||论灵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裴洞篇》是苏格拉底临刑前的狱中谈论灵魂的场景。柏拉图真真好汉,刚开场,苏格拉底就让格黎东把他老婆孩子送走,因为要谈论灵魂问题,女人和孩子必须退场(柏拉图对话中常有这种安排,比如《理想国》开场后不久,克法洛斯就必须退场,因为老人在场,没法谈正义;而在《法篇...  (展开)
陆沉 2019-09-30 20:21:48

关于不朽——《裴洞篇》梳理与理解

本篇讲述苏格拉底临终前平静的和朋友及弟子探讨灵魂和灵魂不朽的文章,苏哥之坦然,让人动容,而苏哥之死,却是全人类的损失,然而,也是人类史上最辉煌的时刻。 1-4 裴洞追忆苏格拉底死亡那天的情形和在场的人。其中最重要的一笔是"我想柏拉图是病了",作为写作者的柏拉图,无...  (展开)
wildgun 2018-05-03 21:28:25

过时的世界观,不朽的思考与对话精神——《裴洞篇》读后小议

本文节选自:wildgun的个人博客。 http://wildgun.net/2018/05/bookreview_9787100094009/ 我应该算是提着胆子来写下这篇读后感的吧?因为实则我对苏格拉底并不了解,除了在历史书、文明史或是哲学史上稍微读到过其名字以外,其他并不了解。甚至连柏拉图或是苏格拉底的书,这次...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3条)

订阅裴洞篇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