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E.P.汤普森 (Thompson,E.P.)
/
E. P. 汤普森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译者: 钱乘旦
出版年: 2013-3
页数: 1033
定价: 6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人文与社会译丛
ISBN: 9787544733953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译者: 钱乘旦
出版年: 2013-3
页数: 1033
定价: 6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人文与社会译丛
ISBN: 9787544733953
内容简介 · · · · · ·
“工人阶级并不像太阳那样在预定的时间升起,它出现在自己的形成中。”本书为历史学领域经典之作,采用马克思主义视角,选取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为考察对象,阐述了汤普森关于工人阶级及其形成过程的理论,书中详尽地考察了工人阶级经历的政治、文化、生产、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从这个阶级的成长全貌中回顾了英国工人阶级如何作为“外力的产物”和“自身的发明”,创造出属于他们的政治意识的过程。作为一本划时代的著作,汤普森的工人阶级历史观见解独到,挑战了许多正统观点。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册)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社会主义者,和平主义运动家。曾参加过英国共产党,在英国新左派运动中担任重要角色,投身欧洲反核运动等和平反战运动。以研究18世纪至19世纪的英国历史而闻名,代表作有《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理论的贫穷》、《烛下夜话》、《辉格党与猎人》、《公众习俗》等。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部 自由之树
第一章 成员无数
第二章 基督徒与地狱魔王
第三章 “魔鬼之窟”
第四章 生而自由的英国人
第五章 栽培自由之树
第二部 受诅咒的亚当
第六章 剥削
第七章 农业工人
第八章 工匠及其他
第九章 织工
第十章 生活水平和经历
1 生活品
2 住家
3 生活
4 儿童
第十一章 十字架的转换力
1 道德机器
2 绝望中的千年至福
第十二章 社会
1 闲暇与人际关系
2 互助之风
3 爱尔兰人
4 永世万代
第三部 工人阶级的存在
索引
· · · · · · (收起)
第一部 自由之树
第一章 成员无数
第二章 基督徒与地狱魔王
第三章 “魔鬼之窟”
第四章 生而自由的英国人
第五章 栽培自由之树
第二部 受诅咒的亚当
第六章 剥削
第七章 农业工人
第八章 工匠及其他
第九章 织工
第十章 生活水平和经历
1 生活品
2 住家
3 生活
4 儿童
第十一章 十字架的转换力
1 道德机器
2 绝望中的千年至福
第十二章 社会
1 闲暇与人际关系
2 互助之风
3 爱尔兰人
4 永世万代
第三部 工人阶级的存在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想把那些穷苦的织袜工、卢德派的剪绒工、‘落伍的’手织工、‘乌托邦式’的手艺人,乃至受骗上当而跟着乔安娜·索斯科特跑的人都从后世的不屑一顾中解救出来,他们的手艺与传统也许已经消失,他们对新出现的工业社会持敌对态度。这看起来很落后,他们的集体主义理想也许只是空想,他们的造反密谋也许是有勇无谋;然而,是他们生活在那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而不是我们;他们的愿望符合他们自身的经历。如果说他们是历史的牺牲品,那么他们现在还是牺牲品,他们在世时就一直受人诅咒。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页 -
的暴民就更重要。伦敦暴民始终存在于18世纪的政治史中,而威尔克斯在18世纪60年代竞能完全消除政府代理人对他们的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处于演变中的暴民,正在成为具有自我意识的激进群体,非国教和政治教育的酵母已在产生作用,使得人民倾向于维护大众自由,对抗当局和参加“社会抗议运动,而运动中潜在的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冲突…已昭然若揭了…”②斯皮特菲尔兹的丝织工和他们的学徒长期以来一直以其反政府骚动而著称。吕德博土在他的《威尔克斯与自由》一书中注意到工业冲突曾多次转变为威尔克斯信徒的示威,示威者的口号也转变为共和或者革命口号,比如“让国王见鬼去吧!让政府见鬼去吧!让法官见鬼去吧!”,“史无前例的、最光荣的发动革命的时机到来了!”等等。在将近十个年头里,伦敦和南方似乎(按一个评论家之语)是“一个无人管辖的疯人院,一伙赤贫的、闲散的和发狂的暴民成了它的主宰,而激励他们的仅仅是威尔克斯这个字眼…”这些人是威尔克斯的支持者,他们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 “魔鬼之窟”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人文与社会译丛(共246册),
这套丛书还有
《启蒙的三个批评者》《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人文与社会译丛·人文辑》《技术与时间》《现代性与大屠杀》
等
。
喜欢读"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理论的危机 8.1
-
- 从马克思至今的左派史 8.1
-
- 革命节日 8.8
-
-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9.2
-
- 纳粹德国经济史 8.6
-
- 在理论内部 8.8
-
- 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起源 8.7
-
- 漫长的革命 9.1
-
- 法兰西的特性 9.4
-
- 创造现代世界 9.1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E.P.汤普森和《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钱乘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63年,英国史学界出现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一出版,立刻引起轰动,受到广泛重视。许多报刊杂志发表评论,各种书评纷至沓来。《泰晤士报》评论说,它“帮助人们重新想起工人阶级在自我形成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苦恼、英雄事迹和理想追求,凡是对英国人民的历史进程感兴趣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2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Vintage (1966)9.0分 61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1)8.8分 332人读过
-
麥田 (2001)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Penguin (1991)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工人与新工人 (猫不许)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世纪最重要的100本社会学著作 (食菠萝)
- 消费主义、大众传媒和文化资本主义 (花衣云影)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缪 2015-11-04 23:33:23
确实是马义框架,精髓却在类新文化史的叙述上,作者笔力万钧,把阶级形成写出了史诗感。
2 有用 林中鹿藏 2023-12-28 17:52:44 云南
英国的工人阶级并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它的生根发芽过程确证了阶级意识的生成是一个极其缓慢和曲折的过程。历经十八十九两个世纪,在立宪主义国民思想的加持下,从手织工、羊毛工等手工业者扩及所有国民,「结社」、「宣导」、「立法」轮番上场成为敌对双方的斗争利器。经历过流血和暴力,也曾试图以和平的协商,英国人对「自由」的坚持,有时助力,有时阻力。而宗教与政治的角力,新旧传统的碰撞,大城市与小地方不同的组织管... 英国的工人阶级并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它的生根发芽过程确证了阶级意识的生成是一个极其缓慢和曲折的过程。历经十八十九两个世纪,在立宪主义国民思想的加持下,从手织工、羊毛工等手工业者扩及所有国民,「结社」、「宣导」、「立法」轮番上场成为敌对双方的斗争利器。经历过流血和暴力,也曾试图以和平的协商,英国人对「自由」的坚持,有时助力,有时阻力。而宗教与政治的角力,新旧传统的碰撞,大城市与小地方不同的组织管理方式和工业版图的演变,都作为其间的推手生发了意想不到的力道。 英国的阶级意识是实实在在的,爱尔兰人真是惨啊,他们可能是这一进程里遭罪最多的民族,简直就是以命换未来的加速啊,这本书也解开了我读完《批判之源》存留的阶级困惑。 (展开)
26 有用 橙子换马甲 2013-10-03 21:33:22
这标题对一个自认为的英国电影饭来说是多么诱人啊!结果人家根本不是给小白的扫盲科普,而是对(目标)读者们耳熟能详的各个人物事件思想进行分析评论的…而我对每一个人名地名事件名著作名宗教政治流派名都闻所未闻于是一句话都没看懂!不信邪地用一个月时间坚持了看完了1000页还是一句话都没看懂!但是我看完了一本一句话都没看懂的1000页的书顿时觉得没有什么书不能看了!orz…正经地,只能说一下翻译,由于是分工翻... 这标题对一个自认为的英国电影饭来说是多么诱人啊!结果人家根本不是给小白的扫盲科普,而是对(目标)读者们耳熟能详的各个人物事件思想进行分析评论的…而我对每一个人名地名事件名著作名宗教政治流派名都闻所未闻于是一句话都没看懂!不信邪地用一个月时间坚持了看完了1000页还是一句话都没看懂!但是我看完了一本一句话都没看懂的1000页的书顿时觉得没有什么书不能看了!orz…正经地,只能说一下翻译,由于是分工翻译,有些章节好得令人感动,有些章节比如最后两章就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不过反正我也是看不懂== (展开)
1 有用 远树 2015-12-13 21:31:51
笔力雄健,洋洋大观,字里行间蕴藏着汤普森炽热的生命韵律,将深刻影响我今后的道路。“我们不应该仅仅把工人看作是永恒的失败者,他们的50年历程以无比的坚韧性哺育了自由之树。我们可以因这些年英雄的文化而感激他们。”
4 有用 鱼鱼鱼 2019-05-17 10:49:46
英国工人阶级从哪里来?从大革命的雅各宾分子到卢德运动,从激进派的酒馆到欧文的理想公社,从秘密传播的报刊手册到强调内在纪律的新教伦理,从绞刑架旁怒吼的群众,从义勇骑兵的刀下,诞生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有政治意识,有纪律,有秩序的工人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土地贵族和工业资产阶级对民间暴动的镇压创造出了无产阶级,而对他们亲手创造出的有纪律的无产者大军的恐惧又直接导致了土地与资本的联合。阶级对垒的格局在历... 英国工人阶级从哪里来?从大革命的雅各宾分子到卢德运动,从激进派的酒馆到欧文的理想公社,从秘密传播的报刊手册到强调内在纪律的新教伦理,从绞刑架旁怒吼的群众,从义勇骑兵的刀下,诞生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有政治意识,有纪律,有秩序的工人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土地贵族和工业资产阶级对民间暴动的镇压创造出了无产阶级,而对他们亲手创造出的有纪律的无产者大军的恐惧又直接导致了土地与资本的联合。阶级对垒的格局在历史中形成,阶级冲突蔓延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并将成为未来一个世纪的主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