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原作名: Manic Depression and Creativity
译者: 郭永茂
出版年: 2007-6
页数: 315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2624673
内容简介 · · · · · ·
《躁狂抑郁多才俊》一书,是一本深入探讨躁狂抑郁与创造力二者之间关系的著作,本书作者所做出的努力,应被看作是提醒和规劝人们认知自我、善待自我以及发扬自我的性格特质的一次有益尝试。区别于通常的医学和精神病学著作以及其他以专家姿态自居而做出的论述的是,本书更多地将躁狂抑郁放在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审视,并且试图通过大量鲜活生动的事实来让规律性的认识浮出水面。作者深刻地指出,“天才是一种关系。”作者认为,天才一定是被社会认可了的、具有超卓能力的人们,而尚未得到认可的所谓“天才”,只能被认为其是具有“禀赋”而已。正如作者所言,“天才不是一种属性,而是天才潜力拥有者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动态关系。”天才是一种应运而生而又应运而起的、人的禀赋与社会关系高度契合的产物。换成我们熟悉的叙述方式,这种关系则可以表达为:时代呼唤天才,而天才则回应了社会的呼唤。没有呼唤,...
《躁狂抑郁多才俊》一书,是一本深入探讨躁狂抑郁与创造力二者之间关系的著作,本书作者所做出的努力,应被看作是提醒和规劝人们认知自我、善待自我以及发扬自我的性格特质的一次有益尝试。区别于通常的医学和精神病学著作以及其他以专家姿态自居而做出的论述的是,本书更多地将躁狂抑郁放在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审视,并且试图通过大量鲜活生动的事实来让规律性的认识浮出水面。作者深刻地指出,“天才是一种关系。”作者认为,天才一定是被社会认可了的、具有超卓能力的人们,而尚未得到认可的所谓“天才”,只能被认为其是具有“禀赋”而已。正如作者所言,“天才不是一种属性,而是天才潜力拥有者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动态关系。”天才是一种应运而生而又应运而起的、人的禀赋与社会关系高度契合的产物。换成我们熟悉的叙述方式,这种关系则可以表达为:时代呼唤天才,而天才则回应了社会的呼唤。没有呼唤,就构不成应答;没有龃龉,就彰显不出契合。本书的作者是两位美国人,因而,他们的研究对象集中于西方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集中于身处其中的精英们。而对于西方精英群体的研究,就不能不涉及到大量的西方社会和文化现象,这一特点和诉求,既增加了译者忠实和贴切地表达原著意义的难度,同时,又为翻译过程本身带来了西方社会和文化之旅的愉悦。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满足阅读书籍时对其背景必要的“知情”的权利,译者对本书所提及的大量人名、地名以及少量的物品名和事件名酌情添加了尽可能兼顾全面与趣味的注释。尽管过多的注释会影响阅读的快感,但译者坚信,更多的信息应该会给予阅读这一追求快感的行为以更为充实的满足。本书是一本关于精神疾患的专业著作,同时,它又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著作,此外,它还是一本引发人们阅读人物传记之浓厚兴趣的向导书籍。正是因为西方社会人物传记品种和内容的丰富,才为本书的成就提供了厚实的“物质基础”。而对于本书所引领的对于人物传记的初步分析解读,则又会让人因“窥一斑”而产生“见全豹”的冲动。也就是说,当你吃到一盘好菜的时候,有时难免会想要见一下做菜的厨师,以便进一步讨教佳肴的奥妙。相较而言,中国的人物传记则大多重大体而轻细节,重评价而缺探究,即便是有少量的生活细节描写,也殊少多视角的审视和小心求证式的因果关系探索。这样的疏漏和不足,恐怕有时难免是故意的。其中原因多种多样,很重要的,包括“为贤者讳”之类的文化回避,也包括“为尊者讳”之类的现实考虑。因此,读来就更加让人痒不可止又触不可及。阅读传记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启迪,恐怕更有获得安慰、寻求共鸣甚至直接“拿来主义”般地模仿榜样人物一言一行的需求,在这一点上,西方的传记读物普遍达到了上述有关实用性的判断标准。而《躁狂抑郁多才俊》一书,则同样具有人物的“精神传记”的特点,阅读本书,可以直接让人深入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体会他们的狂热与悲哀、得意与痛苦、自大与困惑、无畏与辛酸,让人感同身受,暗自警醒。
躁狂抑郁多才俊的创作者
· · · · · ·
-
朱立安·李布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朱立安·李布(Julian Lieb)医学博士,私人执业的精神病医师,艺术家和小说家,曾任耶鲁-纽黑文医院的达纳精神科门诊部主任。
D.杰布罗·赫士曼(D.Jablow Hershman)与朱立安·李布合著有《暴君的手足之情——躁狂抑郁与绝对权力》(A Brotherhood of Tyrants:Manic Depression & Absolute Power)、《天才的奥秘——躁狂抑郁与富于创造力的生命》(The Key to Genius:Manic Depression and the Creative Life)等书。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章 剖析天才
第二章 躁狂抑郁症
第三章 牛顿
第四章 贝多芬
第五章 狄更斯
第六章 梵·高
第七章 减弱创造力
第八章 增强天才
结语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喜欢读"躁狂抑郁多才俊"的人也喜欢 · · · · · ·
躁狂抑郁多才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4 条 )


探索成功的另一面,发现“天才候选人”

特立独行的你离天才只差一个机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通俗科普读物,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躁狂抑郁症的另一面,让人不要谈躁狂抑郁色变,中重度会影响生活,甚至还会带来伤害,但是轻症或许可以塑造天才。 作者在开篇先笼统的介绍了一下他的观点是轻度的躁狂抑郁可以促进创造力,从而创造出天才,为何产生这样的观点,其实从古... (展开)> 更多书评 34篇
论坛 · · · · · ·
什么鬼书,翻译得,一塌糊涂 | 来自小明 | 2023-06-07 21:21:21 | |
哪有在线阅读的地方? | 来自Freak | 9 回应 | 2018-05-02 22:51:33 |
也有一种是又躁郁又傻子的 | 来自[已注销] | 2013-03-04 11:09:00 | |
我想知道这本书适合不适合躁郁症患者阅读? | 来自疯长的灌木 | 3 回应 | 2012-04-20 23:55:04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Prometheus Books (1998)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4)8.3分 3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凭名字认定了你 (小盆景)
- 医疗、卫生、药品、食品领域阅读 (左思)
- “卫生话”,或曰疾病的文化与历史 (合理肉食)
- 多血质英雄群像 (㗊蕤冰)
- 哲学 (Drif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躁狂抑郁多才俊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大丽花 2010-11-16 13:22:25
一次大发飙之后小王买给我的,也不知道他什么意思。不过挺好看的。嗯。
10 有用 [已注销] 2012-04-21 19:40:38
一句話總結:“天才與瘋狂,相隔如紙薄。” 個人認為狄更斯那一段很有意思。英文標題manic depression and creativity的manic 更是傾向一種褒義或是中立的說法,狂熱和執著,狂躁抑鬱的翻譯反而只體現了病態。天才式的人物必有極高的專注力和信念,但是隨之而來的精神折磨也是巨大的,思考帶來的痛苦讓他們瘋狂但是也因此取得成就。各位狂躁抑鬱的友鄰們,請繼續堅持你們的理想吧親!
1 有用 李念 2008-03-02 13:32:36
是一本精彩的精神传记。也普及了燥狂忧郁症这一不为人熟悉的精神疾病。但是对其分析还是稍微简单了些,希望可以介绍其治疗方法、和简单的自我控制方法
0 有用 Mercury Tears 2012-06-18 03:37:31
挺到位的
1 有用 大鲸 2014-07-17 10:17:53
躁狂是创作力的暴发,抑郁是燃烧过后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