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湖湖的奇幻夏天 短评

热门
  • 7 微尘 2015-05-23 10:20:06

    陆源的语言!

  • 5 侯磊 2013-05-19 02:27:33

    作者是位诗人和中国古代交通史的专家……

  • 4 2018-07-19 23:32:02

    不要因为名字误食,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欧亚大陆的精神之旅。

  • 2 花衣云影 2021-05-28 07:01:31

    这部小说语言和形制都繁复密集,但它偏偏具有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完的潜质。用来“吊”住读者的不是情节,甚至也不是叙事(这篇小说的叙事态度其实很传统),而是在于作者的“元气”一直都很集中,会把读者的注意力和心流都带进去。一段看似小众的历史却非常适合“神游”,主人公行踪不仅遍布唐帝国兴盛时期的繁华都市,而且横跨欧亚大陆和东南亚,体现出从陆地到海洋的征服。作为虚构文学,基本材料却来自正史和信史,避免了虚假和空疏。另一重现实是当下生活中一对年轻男女因孤独而互相吸引,但因为设置了更厚重和开阔的背景,没有沦为小资情感故事或单薄的个人成长。从历史到现实的转换时,用到的技巧是教科书级别的。北京的夏天炎热濡湿,最接近作者精神上的热带故乡。陆源是在文体实验上走得远而成熟的作家,这部小说开启了知识密集型写作的一种范式。

  • 2 五味子 2018-04-10 21:23:15

    裹面过度的干瘦炸鸡腿

  • 1 销铂氚 2018-07-06 10:18:05

    开胃健脾,头晕目眩,骨质可,有癌变

  • 2 斯卡里茨干饭王 2020-08-19 11:50:10

    文本厚密丰富,作者做了很多深入的资料搜集工作,但是不舍得删削,导致作者写着累读者读着更累,算是比较硬核玩家的书。写历史小说重点还是在人物剧情,很怕写成古代文化常识报菜名,这本算是在悬崖边跳跃吧。

  • 0 傅楚楼 2022-07-22 21:35:54

    我决定放弃读完这本书。

  • 2 Keen 2019-02-12 17:53:18

    双声道。很好的汉语。2013.5.24

  • 0 任丘 2024-07-27 09:35:43 天津

    和王小波的《青铜时代》在结构上相似,都是古今两条线,当下的知识分子和大唐的冒险家,今人在古人身上寄托情思,古人的际遇其实也是今人的折射。只不过王小波是借古讽今,陆源是对于古人充满瑰丽的想象,对今人贫乏而无奈的生活一筹莫展。作者知识储备强大,文字信马由缰,往往在主线上忽然生出岔题,岔题上再生岔题,稍不留意便会不知所云,需要持续集中精神才可。

  • 3 桑羿幻 2018-04-05 23:41:17

    此书属于那种,你第一遍根本就看不懂作者想说什么的装逼之作。等到第二遍你发现,这种文笔确实只有陆源能写

  • 0 黑土藏着秘密 2022-02-03 22:48:43

    开篇和结尾最精彩,中间一度想要放弃甚至读着读着就睡着了,但这是我的问题,书是好书,故事也是好故事。

  • 2 之之 2020-12-27 17:19:52

    信息量非常的大,以至于经常读着读着,就忘了刚刚看了啥,又得重头来,所以这本书真的读了很久很久。那些一晃而过的人生诸事,读到结尾我就莫名地哭了,自己都描述不出到底是被什么感动到,就是糊里糊涂地被震撼,陆老师的文笔太厉害了

  • 0 蛾子 2025-03-13 15:00:49 浙江

    踩在王小波的肩膀上滑了一脚

  • 5 1983的K 2015-06-13 15:55:23

    我总想起杜环赤身裸体在荒漠中奔亡求生的情形。多想回去《经行记》还没失散的朝代,去寻来读读,此生或可足矣。阅读小贴士:这部的文字是很稠密的,一天读十页便可,太快无益。

  • 8 老色 2019-06-04 21:53:21

    第一章大开大合,挺惊艳,但后面变成了常规叙事,且又不是持续深入,而是铺张开来。它的结构像王小波的《万寿寺》,有些腔调也像。然后写着写着又变得像埃科的《玫瑰的名字》,喜欢掉书袋。在虚构或者说还原历史的细节上,又类似于福楼拜的《萨郞宝》。最后在呈现的效果上还像《镜花缘》,没办法,因为游历海外异域的情节太像了。看得出来,作者找了很多资料,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然后在写的过程中也许是心疼,不忍心砍掉那些心血,于是只好把它们罗列出来。这倒至累坠、臃肿,整篇读下来让人较厌,因为不管是跟情节的推进还是内容的深入都没有太必然的关系。总的感觉有点可惜,因为它本可以更好。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