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指导编书工程建设的著名编辑理论家 3
中国第一位编辑大师孔子 3
一、孔子的编纂学术活动 3
二、孔子与“六经”的编纂关系 4
三、孔子的编辑理论及编辑思想 12
四、孔子取得编辑成就的原因 19
五、孔子在中国编辑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21
中国古代编辑理论的奠基人刘向、刘歆父子 24
一、刘向、刘歆父子的编辑活动 24
二、刘向、刘歆父子审编图书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28
三、刘向、刘歆父子在中国编辑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38
建立古代编辑理论体系的刘知幾 40
一、刘知幾的编纂学术生涯 40
二、刘知幾的编辑主体观 42
三、《史通》所建立的古典编辑学体系 47
四、刘知幾的学术地位 57
以会通观点发展编辑理论的郑樵 60
一、郑樵的编辑生涯 60
二、郑樵编辑思想的特点 62
三、郑樵编纂《通志》的方法与成就 66
四、郑樵对编辑理论的贡献 69
五、郑樵取得编辑成就的原因 72
古代编辑理论的集大成者章学诚 75
一、章学诚的编辑活动及成就 75
二、章学诚的史籍编纂理论 80
三、章学诚的方志编纂理论 86
四、章学诚的图书目录编辑分类理论 88
第二编 首开编辑体裁先河的著名编辑家 93
首创纪传体编辑体裁的司马迁 93
一、司马迁坎坷的编纂之路 93
二、司马迁的编纂思想 95
三、司马迁的编纂成就 100
四、司马迁取得编辑成就的原因 104
首开断代史编辑体裁的班固 109
一、班固的编纂活动 109
二、班固的编纂思想 110
三、班固的编纂成就 116
四、班固取得编纂成就的原因 120
开创佛教经录编辑体裁的道安 124
一、一代高僧道安的学术生平活动及编辑事迹 124
二、《综理众经目录》的成书、结构及内容 132
三、《综理众经目录》的编辑特色及成就 135
四、编辑家梁启超对佛教经录编辑成就的评价 144
开创典志体通史编辑体裁的杜佑 149
一、杜佑编辑《通典》及其影响 149
二、《通典》的编辑特色 152
三、杜佑的编辑思想特点 157
四、杜佑取得编辑成就的原因 164
开纲目体史籍编辑体裁的朱熹 169
一、朱熹务实的编纂学术活动 169
二、一腔热血铸“道统”的编辑思想 173
三、《资治通鉴纲目》的编辑成就 178
开创纪事本末体编辑体裁的袁枢 181
一、袁枢的编辑活动 181
二、袁枢编辑《通鉴纪事本末》的思想动机 185
三、《通鉴纪事本末》的编辑特色 187
四、纪事本末编辑体裁的优缺点及影响 189
开学案体史籍编辑体裁的黄宗羲 192
一、黄宗羲的编辑与撰著活动 192
二、独具时代特色的编辑思想 194
三、《明儒学案》的编辑特色 198
四、“学案体”编辑体裁的建设和发展 201
第三编 科技典籍编辑中的著名编辑家 205
编辑我国现存最早针灸学名著的皇甫谧 205
一、皇甫谧的医学编著和生平事迹 205
二、《针灸甲乙经》的编辑成就及特色 208
三、皇甫谧取得编辑成就的原因 222
大型综合农书编辑体系的初创者贾思勰 225
一、贾思勰身体力行的采编活动 225
二、贾思勰的编辑思想 226
三、《齐民要术》的编辑特色 229
四、《齐民要术》的编辑成就与影响 234
主编理法方药俱全《太平圣惠方》的王怀隐 240
一、宋太宗与《太平圣惠方》编纂的缘起 240
二、主编王怀隐等人的医学编辑事迹 242
三、《太平圣惠方》的编辑特色 244
四、《太平圣惠方》的编辑思想特点 255
集宋代药物学编辑大成的唐慎微 260
一、唐慎微的生平事迹 260
二、《证类本草》的编辑特色 266
三、《证类本草》的版本刊布及传播 273
编辑图文并茂大型综合性农书的王祯 280
一、王祯的生平活动及事迹 280
二、王祯的编辑思想 282
三、《王祯农书》的编辑成就与特色 287
编辑第一部野生植物救荒著作的朱橚 296
一、朱橚关心民瘼的编辑思想 296
二、《救荒本草》的编纂特色 298
三、《救荒本草》的社会价值 303
四、《普济方》的编纂特色 305
集本草编著之大成的李时珍 312
一、李时珍的医书编纂实践活动 312
二、李时珍格物穷理的医药编辑思想 314
三、《本草纲目》的编纂特色 320
农学百科全书编辑大师徐光启 326
一、徐光启经世致用的编译及编纂活动 326
二、徐光启求真务实的编辑思想 330
三、《农政全书》的编纂特色 334
科技百科全书编辑巨匠宋应星 338
一、宋应星的生平及编辑活动 339
二、宋应星务实重农和创新的编辑思想 341
三、《天工开物》的编辑特色 348
四、《天工开物》的科技价值 352
五、宋应星取得科技编辑成就的原因 356
第四编 卓有建树的其他著名编辑家 3
编辑现存最早一部佛教经录的僧祐 3
一、僧祐的生平及编辑学术活动 3
二、《出三藏记集》的成书、结构及内容 7
三、《出三藏记集》的编辑特色及成就 11
四、僧祐取得编辑成就的原因 18
编辑通代文学作品选集的萧统 21
一、萧统的编著活动 21
二、萧统的编辑思想 22
三、《文选》的编辑特色 24
四、《文选》在中国编辑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27
主编大型类书《艺文类聚》的欧阳询 29
一、欧阳询的学术生涯 29
二、《艺文类聚》的编纂主导思想 30
三、《艺文类聚》的编纂方法 34
四、《艺文类聚》的得失 36
主编宋代三大部书的李昉 41
一、李昉的编辑生涯 41
二、李昉兼容并包的编辑思想 43
三、李昉的编辑成就 46
重振编年体编辑体裁的司马光 54
一、司马光的编辑学术活动 54
二、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的原则 56
三、司马光取得编辑成就的原因 62
四、《资治通鉴》对后世的影响 64
编辑私藏书目提要的三大家晁公武、尤袤和陈振孙 67
一、晁公武、尤袤和陈振孙的藏书与编辑活动 67
二、三大家的编辑思想特点 71
三、《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和《直斋书录解题》的编辑特色 75
四、《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和《直斋书录解题》的学术价值 81
立志做通儒的编辑家王应麟 84
一、王应麟的生平与政治活动 84
二、王应麟编辑思想的特点 86
三、王应麟的编辑成就 89
四、王应麟取得编辑成就的原因 91
完善典志体编辑体裁的马端临 93
一、马端临的编辑活动 93
二、马端临的编辑思想 95
三、《文献通考》的编辑特色及成就 100
主编世界上最早最大百科全书的解缙 110
一、解缙的编辑活动与编辑思想 110
二、《永乐大典》的编纂特色 116
建立考辨伪书章法的胡应麟 121
一、胡应麟的编著学术活动 121
二、《四部正讹》与图书辨伪学的建立 126
三、《经籍会通》的编辑学术成就 131
一生耽耽简编的书目文献编辑家祁承? 141
一、祁承?的生平事迹 141
二、祁承?独具特色的编辑思想 145
三、《澹生堂藏书目》的编辑创新特色 152
既为儒又为商的编辑家毛晋 157
一、毛晋的出版生平 157
二、毛晋编辑出版实践的特点 167
三、毛晋在中国编辑出版史上的地位 196
编辑治国制度型经世文编的陈子龙 201
一、陈子龙的编辑学术生平 201
二、陈子龙经世致用的编辑思想 203
三、《皇明经世文编》和《农政全书》的编辑特色 206
四、陈子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213
通俗文坛的编辑巨擘冯梦龙 217
一、冯梦龙的生平 217
二、冯梦龙的编辑成就 218
三、冯梦龙进步的编辑观 224
完善专科图书编辑分类的朱彝尊 229
一、朱彝尊的编辑与撰著活动 229
二、朱彝尊的编辑思想 232
三、《经义考》的编辑特色 234
现存最大一部类书的编者陈梦雷 238
一、陈梦雷坎坷的编辑学术生涯 238
二、关于《古今图书集成》的著作权问题 240
三、从《集成》的编辑特色看陈梦雷的编辑思想 242
主编我国最大一部丛书的纪昀 248
一、纪昀的编纂活动 248
二、《四库全书》的编纂 249
三、《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及特色 253
主编断代文学作品全集的董诰 261
一、董诰的编辑活动 261
二、《全唐文》的编纂动机 263
三、《全唐文》的编纂特色 268
编辑通代文学作品全集的严可均 274
一、严可均的撰著与编纂学术活动 274
二、关于《全文》的著作权问题 279
三、严可均的编辑思想 281
四、《全文》的编纂特色 284
清代辑佚第一大家马国翰 288
一、马国翰的生平及其辑佚活动 288
二、马国翰及其《玉函山房辑佚书》 294
三、《玉函山房辑佚书》的编辑特色 309
中国编辑传播史大事年表 321
一、先秦两汉时期(前841~220年) 321
二、魏晋时期(220~420年) 324
三、南北朝时期(420~589年) 326
四、隋唐五代时期(589~960年) 329
五、宋辽金元时期(960~1368年) 340
六、明清时期(1368~1911年) 352
附录 371
喜见编辑史研究新成果姚福申 371
涓涓溪流般的劳作 滔滔长河般的画卷董淮平 373
编辑学研究的新成果孙青艾 376
一个瞩目的编辑史研究新成果陈泓 378
中国古代编辑史研究的新成果闫宁 项福库 380
一部富有建设性的编辑学研究著作李衡眉 383
修订后记 385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