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书评 (26)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萨提亚
萨提亚家庭治疗体系简述 心理学流派众多,而每一种理论的发展,背后都隐藏着一种人性观。萨提亚-----作为家庭治疗的创始人,她一直怀着“人可以持续成长、改变,并开拓对生活崭新的信念”,由这种积极乐观的人性观,她发...
(展开)

指导萨提亚模式引导师的辅助教材
几周读完,觉得这本书对于想要了解萨提亚模式的人来说,稍显专业和技术性了一些。我本身是赞同这种深入个体所处的环境和关系、通过引导来帮助个体发现自己内心误区的做法,但是读完全书,除了对三角关系、族谱图、影响力车轮这些所谓工具略感皮毛之外,并没有对治疗的内容产生...
(展开)

信仰:掷地有声,有始有终
萨提亚的名字在我参加的Who Am I?生涯设计与咨询师的工作坊中被老师和同学们频繁提及,而且对于她的家庭治疗理论给予了高度的赞誉,以及对于她个人的敬仰。当然我阅读这本书并不是因为我身边的人的推荐,而是该书被纳入到此次工作坊的学习教材目录里。在我的认知体系里,教育...
(展开)

去觉察、去接纳、去转化
发展心理学家鲍尔贝曾经提出,在生命的早期阶段,个体就会在和父母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对自我、他人的心理表征,也就是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 并认为这种依恋模型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个体理解并预测环境、做出生存适应反应、建立并保持心理安全感的基础。 甚至说,这种早期的亲子...
(展开)

【读书笔记】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这本书并不是维吉尼亚·萨提亚本人单独著作,是她与三个同事合著的一本书,这本书历时三年,主要是关于萨提亚理论的著述。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心理咨询当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 01— 这本书的第一章到第四章,主要表达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展开)
原生家庭悲惨的人,为何能成功逆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 心理学家维吉尼亚·萨提亚曾经说过:“我们不能改变过去的事情,但是可以改变它们对我们的影响。” 每年都有无数新人踏上社会,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些在职场中艰难前进的人会把一切归于自己的原生家庭,认为没有好的家庭背景,认为从小就输在了... (展开)
高自尊与表里一致是评价个体内在完善的标签
书中所说的高自尊的状态于我而言应该是一生不可企及 我没办法对领导说“你真是傻逼”,不能很好地拒绝别人,不能一点也不在意别人的目光 你所有的内在状态的问题都与你的原生家庭有关 作为一名社会学学生却觉得不能这么肯定 我反思了自己想要做丁克的想法,可能就是因为当时妈...
(展开)

自我认识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修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有一种神奇的作用,刚开始我觉得我可能要放弃,然后硬着头皮看到第五章,觉得真有意思,今天再看到第九章的时候,觉得这个心理治疗的模式真适合我,温和又有力量。不像精神分析那样犀利和咄咄逼人的感觉。萨提亚体系像大米饭,看似平淡无奇,嚼嚼就有甜甜地味道了。精神... (展开)
似曾相识的感觉 ——读《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同事的培训记录里,我看到了“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大名,所以把本书作为重点来学习。可惜看完之后回想时,只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本书犯了英译中的老毛病,缺乏中文的逻辑结构,硬凑字数和内容,不方便理解。但还是有一些精彩的片段,接下来和书友们一起学习。 作者强调个性的... (展开)
你的真实自我,还有多少余额?
光光读完一本书是无法体会到萨提亚理念核心的,最多只能说是获得了一些启发。 1. 比如关于自我 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决策者,赋予个体以力量感。在萨提亚眼里,一个人的问题和出路都在自己身上。 她描绘出一个自我的曼陀罗,自我由这么8个资源组成。有身体、智力、...
(展开)

保持自我价值感的完整性
虽然萨提亚奶奶是第一作者,但其实这本书主要还是她的三个最著名的徒弟,约翰·贝曼、简·格伯、玛丽亚·葛莫莉整理的合集。 在详细的介绍了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基本理念的同时,更是将几个核心技术都一一做了详尽的描述。虽然我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萨提亚,但感觉这已经是最核...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