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齐森华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面对“学术史时代”
二、《西游记》学术史对象的确认与主体自觉
三、也说“真理与方法”
第一编 明清《西游记》学术史轨迹
第一章 明清《西游记》学术史概述
一、明清之际社会剧变与《西游记》学术背景
二、明清《西游记》学术史鸟瞰
第二章 明代《西游记》评点
一、冰泮发蛰、百草权舆:作为《西游记》评点发轫的世本
二、李评本与《西游记》评点的成熟
第三章 清代《西游记》评点
一、《西游证道书》:清代《西游记》文本发展的主潮
二、《西游真诠》与“谈禅”说
三、儒学别体——《新说西游记》
第二编 现代《西游记》学术史进程
第四章 现代《西游记》学术史概述
一、五四新文化与现代《西游记》研究开端
二、现代《西游记》研究的辉煌历程
三、现代学术范式:一个历史的总结
第五章 鲁迅与胡适
一、鲁迅、胡适与《西游记》研究的现代转型
二、胡适对现代《西游记》学术史的一个特殊贡献
三、同含异体、和而不同:鲁迅、胡适的学术差异
第六章 郑振铎、孙楷第和刘修业
一、《〈西游记〉的演化》:现代小说研究的世纪“杰构”
二、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孙楷第的《西游记》版本目录学研究
三、刘修业:吴承恩研究的奠基者与集大成者
第三编 当代《西游记》学术史流向
第七章 当代《西游记》学术史概述
一、当代《西游记》研究历史回眸
二、《〈西游记〉研究论文集》:建国以来(十七年间)《西游记》研究的精华
三、首届全国《西游记》学术讨论会:新时期《西游记》研究的振兴
第八章 《西游记》成书(源流)论
一、关于《西游记》成书阶段的划分
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的“祖宗”?
三、《西游记》杂剧对后世百回本小说的作用与影响
四、对《西游记》平话的再认识
第九章 《西游记》作者与版本论
一、旷日持久的《西游记》作者之争
二、异军突起的《西游记》版本研究
第十章 《西游记》文本解读
一、新时期《西游记》主题观的变迁
二、《西游记》的文化阐释
三、《西游记》八十一难与《还源篇》未必侔合——对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的一点批评
余论 关于构建“《西游》学”的一点感想
主要征引和参考书目
附录 现代《西游记》研究论文要目索引
后记
补记
· · · · · · (
收起)
0 有用 青莹 2016-11-07 19:20:42
算是相对完整的梳理了,各种观点都有涉及,并且有自己的思路和整合,蛮有启发的。比陈俊宏的《西游记主题接受史研究》要浑融很多。
1 有用 RovingMutt 2015-02-01 06:37:23
正如我对国内学术印象,学术梳理还是挺一丝不苟的。但好多材料都没有纵深讨论,浪费了。
3 有用 茨威格的银环 2014-12-11 11:31:33
详尽的西游记研究过程。只可惜本人逼格太低只能将其当论文参考文献看。。。
1 有用 山鬼 2022-08-27 20:35:38 上海
不理解为什么评分这么低。于我而言,完整地看成书的学术史这还是第一次,何况从某种角度讲还是非本专业的,那也不敢乱评了。 虽然自己是文学系的外行,但是这本书涉及的大部分内容(成书、版本、作者考证等),其研究思路其实是与咱历史学或文献学的理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作者是梳理叙述得比较清晰的,好。 《西游记》版本问题几乎贯穿全书(版本自然涉及一部分成书过程),非常重要,印象最深,但也自觉繁难。阅... 不理解为什么评分这么低。于我而言,完整地看成书的学术史这还是第一次,何况从某种角度讲还是非本专业的,那也不敢乱评了。 虽然自己是文学系的外行,但是这本书涉及的大部分内容(成书、版本、作者考证等),其研究思路其实是与咱历史学或文献学的理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作者是梳理叙述得比较清晰的,好。 《西游记》版本问题几乎贯穿全书(版本自然涉及一部分成书过程),非常重要,印象最深,但也自觉繁难。阅读中记下不少想认真一看的文章或书籍,但读完后发现量较大,恐怕这个暑假看不成了。意外收获则是对戏曲史有了兴趣(因其成书涉及戏剧)。原打算假期还要读《西游故事跨文本研究》,我感觉学术史这本书还是起到了预备和铺垫作用的,但也没时间看了;不知是否会读完余秋雨和王国维的戏剧/曲史后再看,也好。 常午饭后读。 (展开)
0 有用 漆狂诗 2022-05-03 10:52:54
我觉得入门了解是很好的。梳理和框架都搭好了。作为博士论文可能趣味性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