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短评

热门
  • 3 狼仔 2014-01-15 21:15:17

    其实就是两本书拼起来,这就是大家风范吗。根本就是读书笔记,谈不上什么学术可言吧,享誉海内外,其实只是公关做得好吧。我突然想孔子的政治抱负和帝皇将相又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是另一个毛而已吧

  • 0 狼奔豕突 2010-03-12 14:17:57

    至少他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服我

  • 0 页川 2009-05-24 18:11:58

    在南楼附近小书店购入。

  • 0 叹小姐 2011-09-20 20:24:25

    林语堂的国学底蕴毋庸置疑,解读有自己的风格,评论与观点也相当地道。倒真该挑个时间好好拜读一下道、论等经典著作。

  • 0 福禾,字武烈 2013-10-21 13:34:03

    林语堂就是中西文化的桥梁,用更适合外国人理解的方式阐述中国人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让中国人用自己人的方式去理解西方文化。

  • 0 Imp 2012-11-06 06:09:58

    写得相当有趣,想来也是个有趣的人。看文字也是头脑清晰的很,只是不知道怎么就成了反动文人。后来看他一些散文,写得很正常,不像是同时代的鲁大叔那般晦涩,改变了我以为新文化运动很不成功以至于认为大家都是半文言半白话的印象。

  • 0 石头 2013-07-23 04:37:49

    孔子跟原以为的很不一样,是个嫉恶如仇,博学,有趣的人

  • 0 kg赤葉 2011-07-18 15:46:14

    《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合订本,老子部分留待以后,无需多言。。。。。。

  • 0 我爱喝奶 2014-02-04 13:34:41

    就是孔子的智慧和老子的智慧两本书的前面一部分合成此书,感觉有点坑

  • 0 Liliakircheis 2008-11-27 14:02:52

    实在非常地不喜欢,就还掉了

  • 0 Libera 2013-04-14 21:51:51

    呵呵,依旧是高中的书,当时对国学真的是一番热情啊,现在完全被西方感化了,翻开,只是淡淡遗忘的痕迹。

  • 0 勺罗罗 2011-01-02 17:05:10

    谁解其中精髓?

  • 0 易沛 2018-06-15 14:08:04

    摘抄过多,有些耳熟能详的有趣故事经作者一讲又陌生又无聊。在我看来儒家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如果要写,你不要照搬原文,再把他翻译一遍。然后说就是这样的你们自己理解吧……作者竟然把论语和孔子传原文贴上来翻译一遍,然后说孔子其人幽默风趣,啥玩意儿啊叫我说应该选取一部分特别深刻有趣的地方着重来讲,讲出自己的见解才对。

  • 0 Sinsoul酱 2023-06-23 17:14:46 上海

    大型翻译现场 像我这种没有读过原文的很合适,外加一些林语堂自己的解读 ,很多核心智慧更古不变,但依然有不少思辨已经无法应用到当下社会

  • 0 静电黑蝙蝠 2022-07-02 12:53:58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典出狂歌笑孔丘的楚狂人。“调和而顺应它,便是德;无心而顺应它,就是道了。”古代科学太不发达,以致拿哲学错误解释科学现象会连带老子的哲学都没有说服力。庄子里一直写老子教育孔子,比孔子高明多少,读起来就是在没有自信地碰瓷。从古人的思想直到科考八股文和现代的高考材料作文,都是以客观比喻发散思维,试图得出什么有益的大道理,这其实并没有什么逻辑,两者并无实质上的共同点,语言和例子应该反过来为论证你的想法服务。这是我作文不好的合理借口吧。甚至还有辫(辩)僧(憎)两个错字。上部翻译史记孔子列传并分类摘录论语,下部翻译《庄子》。是难看的工具书。

  • 0 jinshijiu 2013-08-11 17:01:53

    林语堂的书还是可以一读的

  • 0 MindTeQCapital 2017-01-05 22:40:16

    大家对经典有非常明晰的认识和关联,作为读者却看的云里雾里,跟不上节奏。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