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公主
阳光少女成长必读书的读者
国内第一个中学生原创文学网站暖色地带站长 曾索狄
无论发生什么,有一件事是不会改变的。即使我外在褴褛,我的内在也必须是一位公主。作为一位穿金戴玉的公主,实在是件简单的事。可是,一个人一直有公主的情操,却没有人知道的时候,这才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小公主》
三年级的时候,在台湾的姑姑邮了一本书来让我读。
大概有5A纸那么大的一本书,粉红皮,封面上有个美丽的女孩子的水粉画像。厚厚的一大本,掂在手上竟也不觉沉。题目是——《小公主》。翻开书,是让人费解的繁体字。但我却终于因为太喜欢那插画以及它旁边简单的介绍而开始囫囵地阅读,看不懂的字就问问家人,或是跳过去,当然,偶尔也翻翻字典。
就这么着,匆匆,读完了厚厚的一本书,并在后来的时光中,一遍又一遍地重温,看那些熟悉的几乎可以背出来的段落,忍不住微笑。
故事很简单,富有的女孩莎拉在初抵寄宿学校时,的确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小公主。然而,父亲的去世突然改变了这一切,在冷酷自私的校长的安排下,她成了小女佣、小教师,甚至屡屡流浪街头。可无论如何,她的行为举止依然始终像个小公主。于是可喜的是,幸运再次眷顾她,幸福重新来临。
这终究是孩子所盼望的,皆大欢喜的结局。
故事写的却不落俗套,人物和情节都极具代表性,字里行间更是充满着神奇的吸引力——有那么多可爱的对白,巧妙的安排——看着十分动人。真正属于孩子的语言,简单的言辞之中,有让人折服的道理。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到的世界,尽管充满困惑和不解,却真切地反映出何为善,何为恶,何为信仰,何为希望。
年幼的我,也就在这样一种奇妙的氛围中,开始找寻自己的位置。不敢说自己是公主,但每一个小女孩的梦想,正是做一位万千宠爱的小公主,那么得光彩照人。所以慢慢地对自己就有了期望。
失望的时候,要像个公主一样镇定并且保持希望不灭。
生气的时候,要像个公主一样温和有礼,懂得控制自己。
快乐的时候,要像个公主一样明白感恩,学会与人分享。
……
太多的东西。无人知晓,在一个黄毛丫头的心中,曾经有着那么多的起起伏伏,更有一个虚幻的书中的与她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在潜移默化地教导着她,让她学会了幻想,学会表达,学会谦和,学会有原则,有信仰,有希望。故事里的美丽的女孩子让故事外的黄毛丫头,在后来那么长的时间里,与同龄人都有了可喜的不同。
公主,永远是公主。
那时候我相信,现在一样坚持:公主的身份,是一种内在的气质,谁也夺不走。容貌仅是其次,财富也未必重要。然而丰富的学识,感性的思维,坚定的信念和不甘堕落的态度逐渐将一个公主的轮廓勾勒得很清晰,像打上了一个永不磨灭的烙印——
于是当看到《罗马假日》里的赫本优雅而活泼的形象时,一下就有了共鸣。
顺便想起,故事的作者法兰西斯•贺格森•柏内特幼年生活曾在英国,这个故事也因此带上了浓浓的雾都的气息,带上了属于英国人独特的典雅的气质。她试图用一个孩子的经历,去影响千万个孩子的成长。一个经历幸福和痛苦后依然坚持自己信念的女孩,总是能够让人动容的。
于是小公主莎拉,便成为了千万个孩子心中,永远的公主。
永远的公主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