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短评

热门 最新
  • 9 Futurismus 2018-10-24 21:09:46

    导论性,入门式的书,基本都只是泛泛而谈,缺乏深入。本来也只是英国本科生的文学理论教材而已。看来全世界教材都差不多的无聊。就形式比较新颖,采取了关键词的形式。 读起来不很顺畅,感觉不太好,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原文皆有,泛泛而谈,讲解没讲清楚过就拉拉杂杂说其他的了 读的我气闷!有的段落反复看好几遍也没看清楚他想说什么,像解释诗,或者用理论分析文本,不谈精辟,深入都难以深入,一点都没讲清楚,就拉拉杂杂说其他的了。不仅原文,感觉翻译问题也挺大的

  • 4 不懒奇特 2015-04-24 23:41:31

    相对韦勒克的分类既广又深,以后再不说什么是最好了···打脸

  • 6 鹅掌柴 2014-05-08 16:22:07

    说好的改评价。这本书我第一次看完的时候,给的三星。后来又读过两次,并且很严肃地整理了一部分读书笔记。整本书的关键词以文本为核心的部分较多,比较偏向于新批评那一边。而这些关键词也恰好可以构成完整的文学概念,并且涉及文学作品中的较多观念。在我整理的笔记中,尤以世界-作者-读者-文本-世界的关联最为出彩,读过三遍之后,完全可以在一切文艺作品中使用,并对从文本中的技术手法入手,进行文本和意图分析有极大的好处。至于其他方面,诸如「神秘」、「笑」这类的关键词,相对而言要弱很多,缺乏严肃的论证和材料分析,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上的认识。其中涉及的女权、宗教这类话题,属于文学作品的热门词汇,论述上系统性较弱。但全书单就文本角度和叙事学的理论而言,是值得上五颗星的。

  • 1 把噗 2014-12-18 22:05:05

    作为导论 不可思议的厚度 深度和广度

  • 0 指间 2011-06-24 08:57:11

    关键词中的精品,外国人治学的严谨与认真值得学习

  • 1 [已注销] 2009-09-09 15:07:33

    对讨论建筑很有用

  • 3 雷霆的纶音 2019-03-08 20:51:03

    这本书大部分内容都曾接触过,花了两三天时间,重记了笔记温习了一遍,以便之后学习的检索。我想,只要认真读的人都会发现这本书除了令人拍案(是愤怒不是叫好)的翻译之外,有着很像布罗姆《影响的焦虑》的构架(开头到结尾),也有着较为后现代的立场观点。前者,我只能依我现在的学识予以反感的态度,因为这是照虎画猫;关于后者,我认为这本书一定要放在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之后,不仅因为它太过同一反复、如孙行者被收去又冒出个行者孙似的的后现代思想,还因为它在结尾不成一个统领性观点的“特色”。(这对初学者是极为不好的,先要有框架,再有理论知识填充)而从这三十二个关键词中,又有许多都是不利于检索的,更是不成一个关键词的,这无疑是在鸡肋上再加上了一层榴莲汁。

  • 0 交工站姐某脱 2023-03-23 23:02:50 陕西

    左派立场鲜明,但没有威廉斯那本那么强的论辨色彩。作者也没有音序罗列术语黑话,而是别有机杼地设置专题,问题为导向地重新梳理文学理论史,真正做到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也因此未必适合备考)。章末的“进一步阅读”,体贴地介绍每一部书与本专题的关联性,不止罗列书目而已。体例近乎完美,也想这样编一部文献学的教材。

  • 1 花二乔 2015-10-29 20:52:23

    本书特色:采用大量文学文本做例子分析,信息量很大论述合理清晰,理论思想挖掘的很深。选用的关键词很不起眼,但是借助没有停留在此,而是由此出发探讨文学与其他ideology等方面的关系,以小见大。每章结束都有此话题的相关阅读书籍推荐,指导读者进一步阅读研究。很扎实的理论著作。

  • 0 alpha 2010-05-31 10:40:03

    如果有十颗星也该打满的

  • 0 钟螺 2016-01-23 01:15:15

    挺好的入门教材,比卡勒和韦勒克都写得好。部分小专题的提法很有意思。

  • 0 白藏 2008-08-28 23:01:42

    渠好中意德里达、老弗、华兹华斯……

  • 0 su 2009-08-02 12:41:33

    西方文论的辅助材料

  • 0 东禾呢 2010-11-29 15:37:28

    笑、意识形态、欲望、后现代 我比较喜欢这几章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