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陆天明,现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会员。作品曾多次获各种国家奖项。作为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借用作者的话来说,即是,这本书写的其实也是小人物心底的一种感觉,是多年蕴藏在很多人心里的某种生存困惑。不要做委屈求全的人,尽管你很善良。敢于坚持自己的信念,才对得起自己的生命。
1995年《苍天在上》横空出世时我刚上高一,不过火爆的主要是同名剧集,以其在央视首播引发的话题性使然,学校里课堂上下师生之间的诸多热议我至今犹记。只是彼时的高中生没有看电视的权利,真正读小说已是大三,也是借《大雪无痕》热播的东风。记得那书我是在统计学课上一口气偷看完的,下课还落在抽屉里,转过身就丢了。现在回看,《苍天在上》的时代意义远胜文学意义,即使作者多次重申他写此作的初衷不为反腐,而是塑造黄江... 1995年《苍天在上》横空出世时我刚上高一,不过火爆的主要是同名剧集,以其在央视首播引发的话题性使然,学校里课堂上下师生之间的诸多热议我至今犹记。只是彼时的高中生没有看电视的权利,真正读小说已是大三,也是借《大雪无痕》热播的东风。记得那书我是在统计学课上一口气偷看完的,下课还落在抽屉里,转过身就丢了。现在回看,《苍天在上》的时代意义远胜文学意义,即使作者多次重申他写此作的初衷不为反腐,而是塑造黄江北这一矛盾人物,刻画其在漩涡中的挣扎和纠结,但客观上确实竖起了所谓反腐小说的旗帜,并且让副职贪腐和自杀避祸等桥段成为后来人屡试不爽的套路。不过,不知从何时起,反腐小说的提法逐渐淡化,继之以各路崛起的官场小说,但不论王跃文还是周梅森,本质上和张平陆天明并无二致,或曰,官场与反腐本就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吧 (展开)
比较早的,如今看起来挺假的,不过还好,毕竟比较早。
第一次一口气读完一本书,几个小时坐在凳子上没有挪动。几次落泪。黄江北踌躇满志,真正做事时,却遭遇种种阻力,深深的无奈。理想与现实碰撞时,尤其是在官场,作为黄江北这样一个人,他的理想注定是要被现实击碎的吧?
1990年贪官的故事,当时的副省长贪污170万就是创造历史了,20年后换汤不换药只是又加了若干个0。
> 2人在读
> 53人读过
> 15人想读
订阅关于苍天在上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葵光婧少年 2012-05-22 09:25:37
借用作者的话来说,即是,这本书写的其实也是小人物心底的一种感觉,是多年蕴藏在很多人心里的某种生存困惑。不要做委屈求全的人,尽管你很善良。敢于坚持自己的信念,才对得起自己的生命。
2 有用 bookbug 2022-08-27 11:29:53 北京
1995年《苍天在上》横空出世时我刚上高一,不过火爆的主要是同名剧集,以其在央视首播引发的话题性使然,学校里课堂上下师生之间的诸多热议我至今犹记。只是彼时的高中生没有看电视的权利,真正读小说已是大三,也是借《大雪无痕》热播的东风。记得那书我是在统计学课上一口气偷看完的,下课还落在抽屉里,转过身就丢了。现在回看,《苍天在上》的时代意义远胜文学意义,即使作者多次重申他写此作的初衷不为反腐,而是塑造黄江... 1995年《苍天在上》横空出世时我刚上高一,不过火爆的主要是同名剧集,以其在央视首播引发的话题性使然,学校里课堂上下师生之间的诸多热议我至今犹记。只是彼时的高中生没有看电视的权利,真正读小说已是大三,也是借《大雪无痕》热播的东风。记得那书我是在统计学课上一口气偷看完的,下课还落在抽屉里,转过身就丢了。现在回看,《苍天在上》的时代意义远胜文学意义,即使作者多次重申他写此作的初衷不为反腐,而是塑造黄江北这一矛盾人物,刻画其在漩涡中的挣扎和纠结,但客观上确实竖起了所谓反腐小说的旗帜,并且让副职贪腐和自杀避祸等桥段成为后来人屡试不爽的套路。不过,不知从何时起,反腐小说的提法逐渐淡化,继之以各路崛起的官场小说,但不论王跃文还是周梅森,本质上和张平陆天明并无二致,或曰,官场与反腐本就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吧 (展开)
0 有用 思迅 2019-06-20 07:41:11
比较早的,如今看起来挺假的,不过还好,毕竟比较早。
0 有用 daodao 2011-06-17 10:45:20
第一次一口气读完一本书,几个小时坐在凳子上没有挪动。几次落泪。黄江北踌躇满志,真正做事时,却遭遇种种阻力,深深的无奈。理想与现实碰撞时,尤其是在官场,作为黄江北这样一个人,他的理想注定是要被现实击碎的吧?
0 有用 Nellie 2013-04-17 16:52:43
1990年贪官的故事,当时的副省长贪污170万就是创造历史了,20年后换汤不换药只是又加了若干个0。